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超支化聚磷酰胺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超支化聚磷酰胺酯是由二氯磷酸苯酯、异丙基二氯磷酸、乙基二氯磷酸酯等A2型单体与醇胺类B′B2型单体在催化剂、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经过溶液聚合得到AB2型单体。AB2型单体再进一步缩聚,即得超支化聚磷酰胺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所制备的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骨架结构中含有磷酯键和磷酰胺键,这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同时,聚合物的反应原料来源广泛,均是商品化单体,所采用的方法是典型的缩聚反应。聚合物合成方法成熟、反应装置、操作及分离提纯过程简单,产物收率较高。所制备的超支化聚磷酰胺酯分子链末端含有大量官能团,可与多种活性基团进行反应,尤其是在生物材料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支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它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的载体主要有脂质体、线性聚合物和树状大分子。与传统线性聚合物相比,树枝状结构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使其作为潜在的药物输送载体而被应用一是药物分子能够被物理俘获在支化状结构内部;二是药物分子共价结合在超支化状结构的表面或其他基团上,形成超支化-药物结合物。但是树枝状聚合物合成繁复,得率低,成本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与树状大分子不同的是,超支化聚合物能够一步合成,并具有三维立体高度支化结构和末端丰富功能基团,具备了树枝状聚合物低的熔体和溶液粘度、分子链段无缠绕以及优异的溶解性能等众多的独特性质。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生物材料中得到应用的前提。目前的聚磷酯类合成高分子其主链为碳碳键,可生物降解的磷酯键均在侧链,磷酯键的降解不能使得高分子完全降解,这就大大限制了磷酯类高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因此,制备主链可生物降解的聚磷脂类高分子,可以扩大生物材料的来源。另一方面,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磷酰胺酶和磷酸酯酶的活性比正常细胞的高,聚磷酰胺作为药物载体时可提高药物的选择性。因此,超支化结构的聚磷酰胺酯是一类由磷酸酯和磷酰胺共价结合的聚合物,其可降解的磷酸酯键是构成支化结构的基本单元。因此,磷酯键的降解,使得超支化聚合物的骨架能够完全降解。同时磷酰胺结构的存在可以提高载药体系对肿瘤细胞的靶向。由此可见,超支化结构的聚磷酰胺酯是获得新型可生物降解性聚磷脂类高分子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其高度支化的拓扑结构对提高药物分子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以及改善药物的释放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获得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超支化结构的聚磷酰胺酯的制备方法,为其在生物材料领域尤其是纳米药物释放系统的应用奠定基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支化聚磷酰胺酯,所述超支化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5000 100000,分子量分布1 10,其结构如式1所示OIl-O-NZ \R1R2.OH(1); 其中,R1和&为碳原子数在2 10的烷基;R3为F、Cl、Br或碳原子数在2 10的烷氧基。所述队和&为0C2H4、0C3H6、0C4H8、碳原子数在2 10的烷氧基;R3为F、Cl、Br或碳原子数在2 10的烷氧基。一种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酰胺类、吡啶类或酸类物质作为催化剂,在敷酸剂的作用下,由二卤代磷酸类单体与醇胺类单体经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超支化聚合物。所述二卤代磷酸类单体选自二氯磷酸苯酯、二氯磷酸甲酯、二氯磷酸乙酯、2-氯苯基二氯磷酸酯、异丙基二氯磷酸、1-辛基二氯磷酸、叔丁基二氯磷酸以及2-氯乙基二氯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醇胺类单体选自二乙醇胺、二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催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4-二甲氨基吡啶、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磷酸三酚酯、咪唑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催化剂制备超支化聚磷酰胺酯。所述的敷酸剂为三乙胺、N, N-二甲基苯胺、二乙基苯胺、二异丙基乙基胺、无水碳酸钾、吡啶。所述的溶液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二卤代磷酸类单体与醇胺的摩尔比为1 10 10 1;所述的催化剂与单体的总摩尔比为0. 01 0. 5 ;所述的敷酸剂与醇胺的摩尔比为0. 1 20 ;所述的单体的摩尔浓度为0. 01 5mol/L。所述的催化剂与单体的总摩尔比为0. 01 0. 2 ;所述的敷酸剂与醇胺的摩尔比为 1 5 ;所述的单体的摩尔浓度为0. 05 lmol/L。所述反应温度为-20 150°C,反应时间2 120h。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有磷酰氯和醇胺的单体以 1/10 10/1的摩尔比于20°C 150°C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2 120h。反应过程中采用酰胺类、吡啶类、酸类等物质作为催化剂。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经过溶解、沉淀、过滤和干燥得到目标产物。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磷酰氯单体包括三氯氧磷、二氯磷酸苯酯、二氯磷酸甲酯、二氯磷酸乙酯、2-氯苯基二氯磷酸酯、异丙基二氯磷酸、1-辛基二氯磷酸、叔丁基二氯磷酸以及 2-氯乙基二氯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醇胺类单体包括二乙醇胺、二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乙醇胺、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氰、四氢呋喃、甲苯、N, 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催化体系包括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4- 二甲氨基吡啶、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磷酸三酚酯、咪唑中的一种或几种。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结构经过红外和核磁分析得到证实。聚合物的分子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以水为溶剂。附图说明图1为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测定。图2为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1H-NMR谱图,采用D2O为溶剂进行测定。图3为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13C-NMR谱图,采用D2O为溶剂进行测定。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方法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例1 将0. 1摩尔二异丙醇胺以及0. 4摩尔的三乙胺溶解于50mL的二氯甲烷和 5mL的DMF中,搅拌下向其中加入0. 15摩尔的二氯磷酸苯酯。在30°C下反应Mh,然后升温至60°C并在该温度下反应Mh。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分别用2mol/L的盐酸及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最小体积,并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醚沉淀3次,60°C真空干燥Mh,得淡黄色粘稠目标聚合物。产物的分子量6500。实例2 将0. 1摩尔二丙醇胺以及0. 4摩尔的三乙胺溶解于50mL的二氯甲烷和5mL 的DMF中,搅拌下向其中加入0. 15摩尔的二氯磷酸苯酯。在室温下反应Mh,然后升温至 60°C并在该温度下反应Mh。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分别用2mol/L的盐酸及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经减压浓缩至最小体积,并用二氯甲烷-无水乙醚沉淀3次,60°C真空干燥Mh,得淡黄色粘稠目标聚合物。产物的分子量9500。实例3 将0. 10摩尔二丙醇胺以及0. 40摩尔的N,N- 二甲基苯胺溶解于20mL的四氢呋喃和50mL的甲苯中,搅拌下向其中加入0. 15摩尔的二氯磷酸甲酯。在30°C下反应 Mh,然后升温至80°C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倾出上层清液,残余物质经三氯甲烷溶解,无水乙醚沉淀。上述溶剂-沉淀过程重复三次,经抽虑、洗涤,真空干燥后可得白色固体即为目标聚合物。产物的分子量27600。实例4 将0. 10摩尔二乙醇胺、0.50摩尔的N,N-二甲基苯胺以及5. OX 10_5摩尔的4- 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20mL的二氯甲烷和50mL的甲苯中,搅拌下向其中加入0. 15摩尔的二氯磷酸甲酯。在0°C下反应Mh,然后升温至80°C并在该温度下反应48h。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倾出上层清液,残余物质经三氯甲烷溶解,用无水乙醚沉淀。上述溶剂-沉淀过程重复三次,经抽虑、洗涤,真空干燥后可得白色固体即为目标聚合物。产物的分子量 41300。实例5 将0. 20摩尔乙醇胺、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支化聚磷酰胺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5000~100000,分子量分布1~10,其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R1和R2为碳原子数在2~10的烷基;R3为F、Cl、Br或碳原子数在2~10的烷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育红,李峰,程平,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