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磁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1182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磁辊,包括磁体和芯轴,磁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圆棒磁体,圆棒磁体由五个磁极构成即磁极S1、磁极N2、磁极S3、磁极S2、磁极N1,每个磁极的角度为磁极S1-磁极N2为69°、磁极N2-磁极S3为66°、磁极S3-磁极S2为88°、磁极S2-磁极N1为64°、磁极N1-磁极S1为73°,在圆棒磁体两个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盲孔,两个芯轴分别镶嵌在盲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磁极角和磁感应强度通过模具控制,尺寸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磁特性要求高的显影磁辊,既节约了芯轴材料又保证了所要求的磁能积和磁体的不开裂,还可以避免芯轴偏心造成的磁特性不稳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彩色激光打印机中的显影组件,特别设计显影组件中的显影磁辊
技术介绍
激光打印机的显影原理一般是通过显影组件内的显影磁辊磁体的磁力将墨粉吸附在显影组件的套筒表面上,又通过磁辊上的五个磁极角作用和在显影偏压作用下使墨粉翻转并吸附在感光鼓上达到显影目的。目前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显影磁辊上的五个磁极是将预先注塑好的磁条按磁极角要求粘贴在一个通芯轴上面,加工工序多,磁条易脱落,造成磁条与芯轴产生错位,进而影响磁极角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注塑成型的显影磁辊。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影磁辊,包括磁体和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圆棒磁体,圆棒磁体由五个磁极构成即磁极51、磁极N2、磁极S3、磁极S2、磁极Ni,每个磁极的角度为磁极Sl-磁极N2为69°、磁极 N2-磁极S3为66°、磁极S3-磁极S2为88°、磁极S2-磁极附为64°、磁极Nl-磁极 Sl为73°,在圆棒磁体两个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盲孔,两个所述的芯轴分别镶嵌在盲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磁体采用一次注塑成型,其磁极角和磁感应强度通过模具控制,尺寸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表面可进行机械加工以获得预期的质量特征,更适用于磁体直径小,磁特性要求高的显影磁辊,采用在磁体两端面镶嵌芯轴既节约了芯轴材料又保证了所要求的磁能积和磁体的不开裂,还可以避免芯轴偏心造成的磁特性不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磁极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显影磁辊,包括磁体1和芯轴2,磁体1采用铁氧体磁粉注塑磁粒料一次注塑成形为圆棒磁体,圆棒磁体由五个磁极构成即磁极Si、磁极N2、磁极S3、磁极52、磁极Ni,每个磁极的角度为磁极Sl-磁极N2为69°、磁极N2-磁极S3为66°、磁极 S3-磁极S2为88°、磁极S2-磁极附为64°、磁极磁极Sl为73°,在圆棒磁体两个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盲孔1-1,两个芯轴2分别镶嵌在盲孔1-1中。权利要求1. 一种显影磁辊,包括磁体(1)和芯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1)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圆棒磁体,圆棒磁体由五个磁极构成即磁极S1、磁极N2、磁极S3、磁极S2、磁极Nl,每个磁极的角度为磁极Sl-磁极N2为69°、磁极N2-磁极S3为66°、磁极S3-磁极S2为 88°、磁极S2-磁极附为64°、磁极Nl-磁极Sl为73°,在圆棒磁体两个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盲孔(1-1 ),两个所述的芯轴(2)分别镶嵌在盲孔(1-1)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显影磁辊,包括磁体和芯轴,磁体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圆棒磁体,圆棒磁体由五个磁极构成即磁极S1、磁极N2、磁极S3、磁极S2、磁极N1,每个磁极的角度为磁极S1-磁极N2为69°、磁极N2-磁极S3为66°、磁极S3-磁极S2为88°、磁极S2-磁极N1为64°、磁极N1-磁极S1为73°,在圆棒磁体两个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盲孔,两个芯轴分别镶嵌在盲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磁极角和磁感应强度通过模具控制,尺寸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适合大批量生产,磁特性要求高的显影磁辊,既节约了芯轴材料又保证了所要求的磁能积和磁体的不开裂,还可以避免芯轴偏心造成的磁特性不稳定。文档编号G03G15/09GK202093319SQ20112021084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何兢伟, 姜真, 张明熠, 陈维, 韩立胜 申请人:天津市中环天佳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影磁辊,包括磁体(1)和芯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1)为一次注塑成型的圆棒磁体,圆棒磁体由五个磁极构成即磁极S1、磁极N2、磁极S3、磁极S2、磁极N1,每个磁极的角度为磁极S1-磁极N2为 69°、磁极N2-磁极S3 为66°、磁极S3-磁极S2为 88°、磁极S2-磁极N1为 64°、磁极N1-磁极S1 为73°,在圆棒磁体两个端面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盲孔(1-1),两个所述的芯轴(2)分别镶嵌在盲孔(1-1)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真何兢伟陈维韩立胜张明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环天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