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包括有水箱及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含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水箱内,水箱具有出水口、回水口,回水口接驳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端延伸到水箱内底部,但不与水箱内底面接触。回水管具有一平直段和一下垂段,下垂段垂直水箱内底面延伸。回水管的出水端平齐或低于水箱的出水口。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垂直朝向水箱内底面的出水孔;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螺旋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的回水管促进了水流量,使得回流的水与水箱内的蒸发器充分交换同时在水箱内部形成水循环,提高了冷冻水与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制冷降温的速度更快,能耗更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指一种由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水箱和泵组成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习知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主要包括水冷制冷机或风冷制冷机,由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水箱等构成,其中蒸发器容设于水箱中。工作时,冷媒通过压缩机作功后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经由水冷(或风冷)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环境后,节流降压, 冷媒重新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从而获得低温的冷冻水,冷冻水由水泵从出水口泵出后供给冷凝负荷,热交换后的冷凝水再经回水口回流至水箱,如此循环制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凝水在水箱中的热交换效率较低,因此能耗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设回水管、提高制冷效率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有水箱及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含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水箱内,水箱具有出水口、回水口,回水口接驳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端延伸到水箱内底部,但不与水箱内底面接触。回水管具有一平直段和一下垂段,下垂段垂直水箱内底面延伸;回水管的出水端平齐或低于水箱的出水口 ;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垂直朝向水箱内底面的出水孔;出水端的管壁上设计有开口朝下的通孔。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螺旋的出水孔。螺旋设计的出水孔是由回水管的出水端螺旋弯曲构造。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的回水管促进了水流的流动,使得回流的水与水箱内的蒸发器充分交换同时在水箱内部形成水循环,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制冷降温的速度更快,能耗更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回流管下端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回流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有水箱4及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含有压缩机3、冷凝器1、蒸发器2,蒸发器2设置在水箱4内,水箱4具有出水口 41、回水口 42, 回水口 42接驳有回水管5,回水管5的出水端延伸到水箱4内底部,但不与水箱4内底面接触。回水管5具有一平直段和一下垂段,下垂段垂直水箱4内底面延伸;回水管5的出水端平齐或低于水箱的出水口 41 ;回水管5的出水端设计为垂直朝向水箱4内底面的出水孔;出水端的管壁上设计有开口朝下的通孔51。所述回水管5将冷凝水由回水口 42引导至水箱4底部流出,增加了冷凝水的流动,且冷凝水经通孔51流出时形成紊流,加速了冷冻水的流动,提高了冷冻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风/水冷制冷机的效率。实施例二如图3至4所示,包括风冷冷凝器1、蒸发器2、压缩机3和水箱4,水箱4 底部具有出水口 41,上部具有回水口 42,水箱4中的水由出水口至用冷负荷完成热交换后, 再由回水口 42回流至水箱4,水箱4内部具有一回水管5,回水管5上端联通回水口 42,下端延伸至水箱4底部。所述回水管5的下端具有一段垂直于水箱底部的通孔51,增加了出水压力。所述回水管5将冷凝水由回水口 42引导至水箱4底部流出,增加了冷凝水的流动,且冷凝水经通孔51流出时形成漩涡(内部循环),加速了冷冻水的流动,提高了冷冻水与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从而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风/水冷制冷机组的效率。回水管5的出水端还可设计为螺旋的通孔51。螺旋设计的通孔51是由回水管的出水端螺旋弯曲构造。权利要求1.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包括有水箱及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含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水箱内,水箱具有出水口、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回水口接驳有回水管, 回水管的出水端延伸到水箱内底部,但不与水箱内底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水管具有一平直段和一下垂段,下垂段垂直水箱内底面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水管的出水端平齐或低于水箱的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垂直朝向水箱内底面的出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端的管壁上还可设计有开口朝下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水管的出水端还可设计为螺旋出水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出水孔是由回水管的出水端螺旋弯曲构造。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指一种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包括有水箱及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含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水箱内,水箱具有出水口、回水口,回水口接驳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端延伸到水箱内底部,但不与水箱内底面接触。回水管具有一平直段和一下垂段,下垂段垂直水箱内底面延伸。回水管的出水端平齐或低于水箱的出水口。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垂直朝向水箱内底面的出水孔;回水管的出水端设计为螺旋的出水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的回水管促进了水流量,使得回流的水与水箱内的蒸发器充分交换同时在水箱内部形成水循环,提高了冷冻水与蒸发器的热交换效率,制冷降温的速度更快,能耗更少。文档编号F28F13/12GK202024646SQ201020649140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汪永斌, 黄愈淞 申请人:东莞市泰格冷热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水机水路循环装置,包括有水箱及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含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水箱内,水箱具有出水口、回水口,其特征在于:回水口接驳有回水管,回水管的出水端延伸到水箱内底部,但不与水箱内底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斌,黄愈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泰格冷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