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0503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包括表面装饰层,与表面装饰层复合的填充粘接层,与填充粘接层复合的塑料结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刚性好,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成品率高,适用于在模具中完成,能够有效地解决复合体由于塑料层收缩而造成的应力及变形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结构件的复合装饰技术,通过注塑或或挤塑压注工艺就可完成适用于电子电器、汽车内饰件、建材等行业领域的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有关。技术背景专利号ZL200610020181.X提供了一种可用普通注塑模具完成的模内装饰塑料件及其制作方法。该专利在实际应用中,不能解决部分结构的变形问题当产品中塑料结构层部件尺度较大,其尺寸超出表面金属边界范围较多,或塑料层厚度较厚,有较多复杂筋肋结构以及注塑高强度塑料时,以上塑料结构在注塑完成后,塑料会因为由高温流体状态冷却至低温固体状态而产生较大的尺寸收缩。在塑料收缩的过程中,由于金属层材料不会收缩, 因而两种材料会产生内应力。如果塑料收缩应力超过金属层的弯曲强度,则会引起整体部件的弯曲变形,严重时会造成塑料断裂或塑料与金属结合层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刚性好,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成品率高,适用于在模具中完成的能够有效地解决复合体由于塑料层收缩而造成的应力及变形问题的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件的制作方法。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技术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包括表面装饰层,与表面装饰层复合的填充粘接层,与填充粘接层复合的塑料结构层。上述的表面装饰层的厚度为0. 1 1. 2mm。本技术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中材料选择如下(一 )、表面装饰层材料的选择可根据产品需要选择以下材料A.覆膜金属板,即金属板表面的有图案和/或文字的装饰柔性层,金属层的厚度为0. 1 1. 2mm(金属层厚度主要根据装饰件的尺寸大小来确定,尺寸越大,相应的厚度应越厚),装饰柔性层由透明塑料薄膜及位于透明塑料薄膜里面上的印刷图案和/或文字装饰层组成。B.具有表面装饰效果的金属薄板(如拉丝、镜面铝板/不锈钢板等)。( 二)、填充粘接层材料的选择填充粘接层的作用是在模具内完成对表面装饰层和塑料结构层的连接,其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表面装饰层材料的类型来确定.a.表面装饰层的金属基板无表面涂层,即填充粘接层直接与金属界面进行连接, 可选用和金属结合力较强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如改性聚酰胺树脂或改性聚氨酯聚合物,但不限于这两类聚合物材料。b.表面装饰层的金属基板已有防锈或改性涂层,则可选择与涂层材料相同极性的高分子聚合物,使填充层能与金属涂层相熔连接。(三)、塑料结构层材料的选择可根据产品的外观及性能要求选择材料进行成型。如对塑料结构层有较高强度要求,可选用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Q或其他高强度塑料;如塑料对结构部件有透明度或色彩要求,也可选用相应的透明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注塑成型。与专利ZL200610020181.X和传统金属塑料连接件相比,本技术模内连接装饰复合结构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模内连接装饰复合结构件中采用了填充粘接层来连接表面装饰层和塑料结构层,不会产生因塑料的收缩而导致部件弯曲的情况,刚性好,生产成本低。2.产品可实现各种外观装饰效果与不同材质、性能的塑料结构件的紧密结合,极大的拓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3.本技术是在注塑或挤塑或压注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塑料表面的装饰效果, 无需后续进行装饰工序,故工艺简单,节约加工成本和设备投入成本,生产速度快,成品率尚ο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尺寸和各类结构较复杂的装饰复合塑料件,如电子电器产品外观部件,汽车内部装饰件,以及其他领域的复合塑料结构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电视机面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1电视机面框示意图。参见图1、图2,电视机面框由厚度为0. 6mm的覆膜冷轧薄钢板层1,填充粘接层2,塑料结构层3组成。塑料结构层3的下直边的尺寸已超出覆膜冷轧薄钢板层外边缘尺寸。本实施例电视机面框的制作方法步骤如下1.选用贴合有装饰柔性材料的覆膜冷轧薄钢板,将上述覆膜冷轧薄钢板经过裁切后,再用冲压模具进行三维成型;2.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制作塑料结构层,本实施例选用高透明聚碳酸酯(PC)塑料进行注塑成型。为使填充粘接材料(改性聚酰胺树脂)与塑料结构层的连接紧密牢固,在塑料部件上制作出锥型孔洞;3.将三维成型的覆膜冷轧薄钢板放入模具前模型腔内,把注塑成型的高透明聚碳酸酯塑料件放在模具后模上(为放置准确,可在模具后模上安装相应定位柱);4.将模具合模,然后向模具内注射入填充粘接材料,热熔的填充材料在模具型腔内将覆膜冷轧薄钢板和聚碳酸酯塑料件进行融合连接;5.在填充材料冷却凝固后,便可开模取出有装饰效果的电视机面框复合塑料结构件。 上述各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1.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装饰层,与表面装饰层复合的填充粘接层,与填充粘接层复合的塑料结构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其特征在于表面装饰层的厚度为 0· 1 L 2mm。专利摘要本技术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包括表面装饰层,与表面装饰层复合的填充粘接层,与填充粘接层复合的塑料结构层。本技术刚性好,生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成品率高,适用于在模具中完成,能够有效地解决复合体由于塑料层收缩而造成的应力及变形问题。文档编号B32B15/04GK202053596SQ201020589500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 林 申请人:成都中基国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内连接装饰复合塑料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装饰层,与表面装饰层复合的填充粘接层,与填充粘接层复合的塑料结构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基国业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