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靖敏专利>正文

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03904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针,具体是涉及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用于单系统电脑针织机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针尾、与针尾为一个整体的针身、针夸头和翻针弹簧片;针尾设置在针身的一端,针身的另一端形成针钩;针夸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针身上,其与针钩配合;翻针弹簧片固定在针身上,其包括固定部和动作部,固定部和动作部为一个整体,固定部固定在针身上,动作部与针身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弹簧片的固定部一端向上折弯形成连接部,动作部连接在连接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编织密度更紧凑、收针和放针更快捷、绞花更合理,不易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针,具体是涉及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用于单系统电脑针织机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针尾1’、与针尾1’为一 个整体的针身2’、针夸头3’和翻针弹簧片4’,针身2’的一端形成针钩5’。弹簧片4’的固 定部41’固定在针身2’上,固定部41’的一端微微翘起向前延伸成为动作部42’,固定部 41,和动作部42,之间非常平滑。翻针弹簧片4’在翻针、花样编织、收针放针、绞花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的翻针弹簧片4’有如下的缺点编织密度较松、收针和放针比较慢、绞 花不合理、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 种结构设计合理、效果更好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 针,包括针尾、与针尾为一个整体的针身、针夸头和翻针弹簧片;针尾设置在针身的一端,针 身的另一端形成针钩;针夸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针身上,其与针钩配合;翻针弹簧片固 定在针身上,其包括固定部和动作部,固定部和动作部为一个整体,固定部固定在针身上, 动作部与针身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弹簧片的固定部一端向上折弯形成连接部,动 作部连接在连接部上。本技术所述的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夹角< 135°。本技术所述的连接部与固定部的夹角为1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设计合理;2、编织密 度更紧凑、收针和放针更快捷、绞花更合理;3、不易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翻针弹簧片的纵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翻针弹簧片的纵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 图4,本技术实施例包括针尾1、与针尾为一个整体的针身2、针夸 头3和翻针弹簧片4。针尾1设置在针身2的一端,针身2的另一端形成针钩5。针夸头3 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在针身1上,其与针钩5配合,针夸头3可以转动到与针钩5闭合的位 置。翻针弹簧片4固定在针身2上,其包括固定部41、动作部42和连接部43,固定部41、动 作部42和连接部43为一个整体,属于同一片金属片。固定部41固定在针身2上,动作部 42与针身2配合。翻针弹簧片4的固定部41 一端向上折弯形成了连接部43,动作部42连 接在连接部43上。连接部23与固定部21的夹角a彡135°,一般夹角a的度数为90° 135°, 在本实施例中,夹角a的度数为120°。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包括针尾、与针尾为一个整体的针身、针夸头和翻针弹簧片;针尾设置在针身的一端,针身的另一端形成针钩;针夸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针身上,其与针钩配合;翻针弹簧片固定在针身上,其包括固定部和动作部,固定部和动作部为一个整体,固定部固定在针身上,动作部与针身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弹簧片的固定部一端向上折弯形成连接部,动作部连接在连接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与固定 部的夹角< 1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与固定 部的夹角为12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织针,具体是涉及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用于单系统电脑针织机上。本技术包括针尾、与针尾为一个整体的针身、针夸头和翻针弹簧片;针尾设置在针身的一端,针身的另一端形成针钩;针夸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针身上,其与针钩配合;翻针弹簧片固定在针身上,其包括固定部和动作部,固定部和动作部为一个整体,固定部固定在针身上,动作部与针身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弹簧片的固定部一端向上折弯形成连接部,动作部连接在连接部上。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编织密度更紧凑、收针和放针更快捷、绞花更合理,不易断裂,延长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D04B35/08GK201614464SQ20102004995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靖敏 申请人:王靖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系统电脑针织机织针,包括针尾、与针尾为一个整体的针身、针夸头和翻针弹簧片;针尾设置在针身的一端,针身的另一端形成针钩;针夸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针身上,其与针钩配合;翻针弹簧片固定在针身上,其包括固定部和动作部,固定部和动作部为一个整体,固定部固定在针身上,动作部与针身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弹簧片的固定部一端向上折弯形成连接部,动作部连接在连接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靖敏
申请(专利权)人:王靖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