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9458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使用简单手段情况下具有高度形状稳定性的多层过滤元件,其设有过滤介质,该过滤介质具有至少一个由折叠层及将其覆盖的下部和上部带层组成的复合体。复合体成行设置并形成具有通道壁的流动通道,该流动通道具有入流侧和排流侧。流动通道在其入流侧的区域内交替借助封闭线封闭并在其排流侧的区域内相对于入流侧的封闭部偏移地交替借助另一个封闭线封闭,这样使在所要过滤的流体流入时,至少在流动通道的一个分区内产生通道壁的通流,其中,相对于另一封闭线设置粘合线,该粘合线将折叠层与下部带层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过滤元件,该过滤元件具有带有由过滤层构成的复合体的过滤介质。
技术介绍
WO 00/50149公开了一种过滤元件,其具有带有由折叠层和设置在其两侧 的带层组成的复合体的过滤介质。复合体形成彼此成行的流动通道,该流动通 道设有一个入流侧和一个排流侧。流动通道在其入流侧的区域内交WI昔助封闭 线(Verschlussspur)封闭。此外,流动通道在其排流侧的区域内相对于入流侧 的封闭部偏移地交樹昔助另一个封闭线封闭。在流动通道入流所要过滤的流体 时,在流动M的至少一个分区内产生通道壁的通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简单手段情况下具有高度形状稳定性 的过滤元件。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过滤元件得以实现。借助粘合线(Haftspur)结合两^tit闭线产生一种形状稳定、尺寸精确和抗 扭曲的过滤元件。因此无需保持过滤元件形状的,件,例如,网或者支承 环。这是一种无支承件的过滤波纹管,由于其固有刚性而可以直接设置需要支 承的附件,例如径向密封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禾中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粘合线。这些粘合线例如以20 - 80mm的距离彼此相距设置并具有2 -4 mm的宽度和0.05 - 0.4 mm的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过滤介质具有圆柱体的形状,因此形成一 种紧凑式的结构。具有优点的是,过滤介质具有巻绕的过滤层。由巻绕的过滤层巻绕的过滤 介质可以特别简单地在{顿带>1^1滤层的情况下制造。在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过滤介质环绕一个巻绕芯巻绕,由此一 方面进一步提高过滤元件的强度,而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靠近过滤元件中心的过 滤层压縮娜。具有优点的是,巻绕芯为楔形,从而巻绕芯在过滤元件中心的巻绕过滤介 质上最佳±真充可供支配的自由空间。特别具有优点的是,环绕的密封件在过滤介质的外壳面上布置&t置的封 闭线和粘合线的高度上,由此可以在一个多重相互连接的过滤层复合体的区域 内例如以径向密封件的形式设置需要支承的密封件。因此在过滤元件的使用期 间保证所要求的密封效果,而无需密封载体。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件角形地在过滤元件外壳面与端面之间的区域 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密封件的端面段作为过滤器外壳的设置在上面的外壳 盖的止挡使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具有波浪形的表面,由此在径向密封 的情况下,产生一种轴向顺序分别自动密封的密封圈并由此在过滤元件的原始 面与净化面之间的分离方面可以取得最力呈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纟雅细说明。其中图1示出由折SM及^S在其上面的带层或者基本层组成的复合体的透视图2示出借助巻绕的过滤介质构成的过滤元件的空间视亂图3示出图2的过滤元件及径向环,滤元件的角形密封件的部分剖面侧视图4示出具有波浪形分段的角形密封件的剖面图;以及 图5示出^A过滤默卜壳内的按图3的过滤元件的侧视图,具有示意示出 的外織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具有由过滤层组成的复合体的过滤介质10的一部分。第一过滤 层利用带层11形成。其上面设置作为折叠层12构成的另一^31滤层。过滤层 复合体也称为半成品。^il滤器的中间区域内示出一个粘合线23。过滤介质IO 的端部区域内也设有这种粘合线。通过布置这些粘合线达到高度的固有稳定性。图2示出一个包含过滤介质10的过滤元件13。过滤介质10的带层11在 这种情况下具有一个底面14和一个上面I5。此外,折叠层12作为过滤介质10 的组成部分具有一个底面16和一个上面17。折叠层12的底面16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带层11的上面15上。图1所示的中间粘合线23处于过滤介质10的上面15上,同样还有i^里戶万示处于下部区域内的粘合线23。折艱12特别是作为回形层或者波浪层构成。折艱12在这种情况下具 有一行横向于带层11的纵轴线设置的褶印18。这种设置在带层11的上面15与 折艱12的底面16之间形成一行具有鹏壁的并排的流动鹏19。流动通道19具有一个入流侧20和一个排流侧21,其中,流动通道19在 入流侧20的区域内、特别是在过滤元件13的端缘区域内禾U用封闭线22封闭。 封闭线22例如可以作为粘贴线构成,期每折觀12粘贴在带层11上。在与入流侧20的区嫩目隔开的一个区域内具有粘合线23,其樹斤叠层12 与带层11线状连接。具有粘合线23的区域可以大致在通道中心^S在流动通 道19的边缘区域内或者也可以与流动通道19的,区域相距设置。Mil滤介质10例如以巻绕技:^者堆叠技术分层的结构形成图2所示的 椭圆形过滤元件13。过滤元件13在使用螺旋 绕的过滤介质10盼瞎况下这 样构成,使折叠层12 —方面以其底面16设置在带层11的上面15上,而另一 方面以其上面17 在带层11的底面14上。由此作为最小的过滤介质单元形 成包嵌折觀12的一个下部和一个上部带层11 。这种设置使带层11的底面14 与折叠层12的上面17之间形成另一行并排的流动通道24。另一疗流动通道24在排流侧21的区域内,特别是在过滤元件13的端缘区 域内用另外的封闭线25封闭。另夕卜的封闭线25在这种情况下體在粘合线23 的高度上。粘合线23因此处于带层ll的上面15上,而与此相反另外的封闭线 25则设置在折艱12的上面17与带层11的底面14之间。另外的封闭线25 在本实施例中也利用粘贴线实现,其樹斤叠层12与带层11连接。这样分层并 彼此密封的流动鹏19; 24在此方面这样交替封闭,在所要过滤的流体入流的 情况下,至少在流动通道19; 24的一个分区内产生ilit壁的通流。图3示出了过滤元件13,其具有一个角形的密封件26,该密封件26顿 置的线23; 25的高度上环绕包嵌一方面过滤元件13外壳面的一个分区和另一 方面过滤元件13排流侧端面的一个分区。此外,在图3的局部剖面图中可以看 出一个具有格栅结构的巻绕芯27 。密封件26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径向 密封件构成,其仅在过滤元件13的外壳面上延伸。所有类型的密封件均可以粘 贴、嚼余、浇注或者插接在过滤元件13上。图4示出角形密封件26的另一设计方案,其包皿滤元件13外壳面的密封段在其可接触的表面上具有波浪形。图5示出了过滤元件13处于雜过滤器外壳28内的安驗置中,该过滤 默卜壳设有一个入流管29和一^h排流管30。过滤元件13在右上的局部剖面中 具有粘合线23。不言而喻,过滤元件上也可以设置另外的粘合线。权利要求1.过滤元件(13),具有过滤介质(10),该过滤介质具有至少一个由折叠层(12)及覆盖其的下部带层(11)和覆盖其的上部带层(11)组成的复合体,其中,复合体成行设置并形成具有通道壁的流动通道(19;24),该流动通道具有入流侧(20)和排流侧(21),其中,流动通道(19;24)在其入流侧(20)的区域内交替借助封闭线(22)封闭并在其排流侧(21)的区域内相对于入流侧(20)的封闭部偏移地交替借助另外的封闭线(25)封闭,使在所要过滤的流体流入时,至少在流动通道(19;24)的一个分区内产生通道壁的通流,其特征在于,设置粘合线(23),其将折叠层(12)与下部带层(11)连接。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元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过滤元件(13),具有过滤介质(10),该过滤介质具有至少一个由折叠层(12)及覆盖其的下部带层(11)和覆盖其的上部带层(11)组成的复合体,其中,复合体成行设置并形成具有通道壁的流动通道(19;24),该流动通道具有入流侧(20)和排流侧(21),其中,流动通道(19;24)在其入流侧(20)的区域内交替借助封闭线(22)封闭并在其排流侧(21)的区域内相对于入流侧(20)的封闭部偏移地交替借助另外的封闭线(25)封闭,使在所要过滤的流体流入时,至少在流动通道(19;24)的一个分区内产生通道壁的通流,其特征在于,设置粘合线(23),其将折叠层(12)与下部带层(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阿梅索德S弗莱克P特劳特曼
申请(专利权)人:曼胡默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