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915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具有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室外侧换热器和室内侧换热器,风机驱动的气流穿越室内侧换热器后经出风口吹出;还有集水盘,位于室外侧换热器或/和室内侧换热器之下方,用于收集室外侧换热器或/和室内侧换热器的冷凝水;其特征在于:还有水泵,接收集水盘所收集的室外侧换热器或/和室内侧换热器的冷凝水;还有洒水器,位于出风口上方,接收来自所述水泵的水,向下排出并掠过所述出风口。按照该设计,经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即混进水汽,既消耗了原先被视为负累的冷凝水,实现自动排除冷凝水,又提高了所吹出气流的湿度,以维持环境的湿度且无需为加湿而消耗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尤其涉及其冷凝水排出系统;在国际专利分类表 中,分类属于 FMF,尤其是 FMF1/02、F24F3/14 和 FMF13/22。
技术介绍
移动式空调器由于使用位置不固定,其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难以如固定安装的空 调器(如窗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一样,通过固定设置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排出。多数 情况是依靠人工定时排除,颇为麻烦。如何更好地解决该问题,是移动式空调器业界孜孜以 求的目标。现有技术可见中国技术专利ZL20052005405. 4 (CN2773526Y),但该技术方案 结构比较复杂,实用效果欠佳。其它现有技术,可见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分类属于F24F1/02、 F24F3/14和F24F13/22的有关移动式空调器的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更 好的综合效果,而结构仍然比较简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具有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室外 侧换热器和室内侧换热器,风机驱动的气流穿越室内侧换热器后经出风口吹出;还有集水 盘,位于室外侧换热器或/和室内侧换热器之下方,用于收集室外侧换热器或/和室内侧换 热器的冷凝水;其特征在于a)还有水泵,接收集水盘所收集的室外侧换热器或/和室内侧换热器的冷凝水;b)还有洒水器,位于出风口上方,接收来自所述水泵的水,向下排出并掠过所述出 风口。按照该设计,经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即混进水汽,既消耗了原先被视为负累的冷凝 水,又提高了所吹出气流的湿度。即该设计巧妙地把冷凝水用于加湿,既实现自动排除冷凝 水,又维持了环境的湿度且无需为加湿而消耗水,可谓一物三用。其进一步设计之一是还有一位于出风口下方的集水槽,接收洒水器所排出并掠 过出风口的剩余水,然后导向所述集水盘。既使这些剩余水得到有效利用,又避免其溢出污 染机器甚至环境。其进一步设计之二是还有一位于所述洒水器和集水槽之间的帘,所述洒水器排 出的水沿帘流往集水槽。该帘延长了洒水器排出的水在出风口的停留时间,可均勻润湿,因 而发挥良好的加湿效果;且能较佳地引导水流,因而更有利于避免水的溢出。所述帘的孔形 最好为菱形。附图说明以下附图用于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式空调器系统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式空调器机械基本结构和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式空调器洒水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式空调器帘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式空调器系统基本组成如图1所示(主要反映冷媒和电路系 统)。该空调器为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全封闭型电动机一压缩机1、室外侧换热器 2、毛细管3和室内侧换热器4串联成闭环。该空调器为热泵型,即如现有技术可通过控制 一换向电磁阀(图中未示出),使所述闭环中冷媒的流向以室外侧换热器2作为冷凝器而室 内侧换热器4作为蒸发器按照制冷状态运行,或以室外侧换热器2作为蒸发器而室内侧换 热器4作为冷凝器按照制热状态运行。控制装置10控制压缩机1运转,使冷媒压缩并进入 冷凝器冷凝后,经毛细管3节流再进入蒸发器汽化,然后返回压缩机1。在该循环中,蒸发器 所处环境的热量被转移至冷凝器所处的环境。控制器10控制的电动机5同轴传动风机51 和52分别对蒸发器和冷凝器形成气流换热。以上所述也是现有技术热泵型空调器的典型 系统。本实施例是在其基础上改进而成。最主要的改进是增加了潜水泵6,用于后述冷凝水 的处理,且也是由控制器10进行控制,包括所收集的冷凝水的水槽中的水位的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移动式空调器机械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反映气路和水路的结 构)。板金加工的矩形箱体10被连接其四立面且上开口的隔槽11分隔为上下2室。上室 布置室内侧的部件,主要是室内侧换热器4和离心式的风机51,还有电动机5和控制装置 (图中未示出),电动机5传动风机51的离心叶轮旋转,迫使外部空气穿越室内侧换热器4, 然后经矩形的出风口 12排出(图2中6组水平双箭头示意该气流方向),并于室内侧换热 器4表面发生热交换;下室布置室外侧的部件;主要是室外侧换热器2和离心式的风机52, 还有压缩机和换向电磁阀(图中未示出),电动机5传动风机52的离心叶轮旋转,吸入外部 空气穿越室外侧换热器2排出,并于室外侧换热器2表面发生热交换。上述气流在作为蒸 发器的室内侧换热器4或室外侧换热器2的表面发生凝露。矩形箱体10的底部是占据整个底面且上开口的水槽13,可确保其上方所有部件, 尤其是室内侧换热器4或室外侧换热器2的表面发生的冷凝水,均可滴落于其中。当然,如 精心设计,水槽的上开口略大于室外侧换热器2垂直向下的投影即可,以便底部安装其它 部件,但水容量有所减少。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室内侧换热器4产生的冷凝水被上开口的隔槽11收集。隔槽 11于其正对室外侧换热器2顶面处开溢水孔14,隔槽11收集的冷凝水经溢水孔14滴落室 外侧换热器2,除可加强后者的冷却以致改善运行效率外,所剩余的水进一步滴往水槽13 和被收集。同样,如精心设计,隔槽的上开口略大于室内侧换热器4垂直向下的投影即可, 以便底部安装其它部件,但水容量有所减少。图2中8组垂直的3线箭头示意该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冷凝水的下降过程。空调器制热运行时,室内侧换热器4不产生冷凝水而仅室外侧换热器2产生冷凝 水。因此,空调器若设计为仅用于制热时,隔槽11即不起收集换热器冷凝水的作用,可无需 做成上开口槽形,除留出让引水导管引水的溢水孔外,其它形状达到只起分隔上下2室的隔板作用即可。以上所述也是现有技术移动式空调器的典型结构。本实施例是在其基础上改进而 成。最主要的改进是——水槽13底部设置潜水泵6 ;—出风口12的外上沿设直管状和底部开孔(参见图3)的洒水器15 ;——出风口 12的外下沿设上迎洒水器15底部且上开口的直槽16 ;—于洒水器15和直槽16之间连接图案为菱形(参见图4)的网状帘布17,帘布 17垂直张开,遮蔽整个出风口的外端面;—直槽16接收洒水器排出漫过帘布17而掠过出风口12后剩余的水;—潜水泵6的进水口淹没于水槽13底部的水中,出水口经提水导管18连接洒 水器15的进水口,直槽16的出水口连接引水导管19,引往隔槽11溢水孔14附近。按照上述结构,先由隔槽11最后由水槽13收集的室外侧换热器1或/和室内侧 换热器2之冷凝水,由潜水泵6经提水导管18送至洒水器15,洒水器15的出水沿帘布17 漫流往直槽16。这些水除在漫流过程蒸发散失部分外,所剩余的水为直槽16所收集,经引 水导管19引往隔槽11溢水孔14处,再经溢水孔14滴落室外侧换热器2,除对后者冷却外, 所剩余的水进一步滴往水槽13。这样,穿越室内侧换热器4然后到达出风口 12的气流即穿 越充分润湿水的帘布17的菱形空隙吹出,送出湿度显著提高且温度降低(制冷运行时)或 提高(制热运行时)的空气,以改善环境。在气流通道的最后即出风口加湿,具有不改变其它部位的工作状态好处。例如,若 把洒水器设置在室内侧换热器4的进风侧加湿或直接在换热器上方降落水滴,容易在换热 器的各换热片之间形成或增加液桥,增加气流阻力和减少换热面积而降低换热器效率。帘布17的网孔图案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但菱形表现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具有一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室外侧换热器(2)和室内侧换热器(4),风机(51)驱动的气流穿越室内侧换热器(4)后经出风口(12)吹出;还有集水盘,位于室外侧换热器(2)或/和室内侧换热器(4)之下方,用于收集室外侧换热器(2)或/和室内侧换热器(4)的冷凝水;其特征在于:a)还有水泵,接收集水盘所收集的室外侧换热器(2)或/和室内侧换热器(4)的冷凝水;b)还有洒水器,位于出风口上方,接收来自所述水泵的水,向下排出并掠过所述出风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江毅李铭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金羚日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