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名清专利>正文

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540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包括机架(1)、定夹线装置(2)、与定夹线装置协同工作的动夹线装置(3)、胶口去除装置(4)和切线装置(5),定夹线装置(2)与切线装置(5)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动夹线装置(3)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胶口去除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端,定夹线装置(2)与动夹线装置(3)均设有枢接在机架(1)上的夹线钳(6),夹线钳(6)的两钳体(61)由第一气缸(62)驱动张开与闭合,钳体(61)的弯折部与从动杆(63)一端铰接,从动杆(63)另一端与驱动杆(64)铰接,驱动杆(64)与一第一气缸(62)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线钳(6)的钳体(61)的弯折部与从动杆(63)一端铰接,从动杆(63)另一端与驱动杆(64)铰接,驱动杆(64)与一第一气缸(62)相连接,只需一个第一气缸(62)带动钳体(61)张开或闭合,具有钳体(61)张开或闭合一致性好,整机成本低、控制程序较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饰附件的加工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专利CN201231506公开了一种服饰吊粒后续加工机,包括第一、第二机架、定夹线装置、动夹线拉线装置、胶口去除装置和断线装置,其定夹线装置、动夹线拉线装置的夹线钳均是通过两个气缸作用在夹线钳上使夹线钳的钳体张开或闭合,定夹线装置和动夹线拉线装置共要使用四个气缸带动夹线钳的钳体张开或闭合,存在钳体张开或闭合一致性差,整机制造成本与维护成本较高,控制程序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钳体张开或闭合一致性好,整机成本低、控制程序较简单的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包括机架1、定夹线装置 2、与定夹线装置协同工作的动夹线装置3、胶口去除装置4和切线装置5,定夹线装置2与切线装置5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动夹线装置3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胶口去除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端,定夹线装置2与动夹线装置3均设有枢接在机架1上的夹线钳6,夹线钳 6的两钳体61由第一气缸62驱动张开与闭合,钳体61的弯折部与从动杆63 —端铰接,从动杆63另一端与驱动杆64铰接,驱动杆64与一第一气缸62相连接。所述其中一钳体61的夹持面具有若干条长凸齿611,另一钳体61的夹持面具有若干条与长凸齿611相对应的长凹槽612。所述动夹线装置3设有一伺服电机31,伺服电机31的转轴上固定一驱动齿轮 311,机架1设有一齿杆11,驱动齿轮311与齿杆11之间通过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两从动齿轮312,313相连。所述从动齿轮312与驱动齿轮311相啮合,从动齿轮313与齿杆11相啮合。所述胶口去除装置4包括座体41、带有缸柱421的第二气缸42、带有缸柱431的第三气缸43、胶口挟持钳44、驱动胶口挟持钳44的两钳体442张开与闭合的第四气缸443, 固定胶口挟持钳44的支架45 ;第二气缸42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缸柱421与座体41固定连接;第三气缸43纵向固定在座体41上,支架45固定在第三气缸43的缸柱431下端。所述第二气缸42 —侧设有一缓冲器46,缓冲器46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三气缸43 —侧设有一缓冲器47,缓冲器47纵向固定在座体41上。所述座体41固定一带有缸柱481的自锁防坠落气缸48。所述胶口挟持钳44设有钳座441,两钳体442枢接在钳座441上;钳体442的弯折部与从动杆444 一端铰接,从动杆444另一端与驱动杆445铰接,驱动杆445与一第四气缸443相连接。所述切线装置5包括电机51、切刀52和带有缸柱531的第五气缸53 ;第五气缸53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切刀52固定在电机51的转轴上由转轴带动旋转,电机51与缸柱 531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夹线钳6的钳体61的弯折部与从动杆63—端铰接, 从动杆63另一端与驱动杆64铰接,驱动杆64与一第一气缸62相连接,只需一个第一气缸 62带动钳体61张开或闭合,具有钳体61张开或闭合一致性好,整机成本低、控制程序较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的另方向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夹线钳闭合时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夹线钳张开时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胶口挟持钳闭合时的正视图;图6是图5的胶口挟持钳张开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包括机架1、定夹线装置 2、与定夹线装置协同工作的动夹线装置3、胶口去除装置4和切线装置5,定夹线装置2与切线装置5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动夹线装置3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胶口去除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端,定夹线装置2与动夹线装置3均设有枢接在机架1上的夹线钳6,夹线钳 6的两钳体61由第一气缸62驱动张开与闭合,钳体61的弯折部与从动杆63 —端铰接,从动杆63另一端与驱动杆64铰接,驱动杆64与一第一气缸62相连接。动夹线装置3设有一伺服电机31,侍服电机31使动夹线装置3每次往返移动时都从新定位,胶口去除装置4的挟持胶口更加精准,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定位不准确问题。伺服电机31的转轴上固定一驱动齿轮311,机架1设有一齿杆11,驱动齿轮311与齿杆11之间通过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两从动齿轮312,313相连;从动齿轮312与驱动齿轮311相啮合,从动齿轮313与齿杆11相啮合。伺服电机31通电时其转轴转动会使驱动齿轮311转动,驱动齿轮311转动会带动从动齿轮312,313同时转动,从动齿轮313转动与齿杆11相啮合产生一反作用力推动动夹线装置3相对定夹线装置2左右移动。胶口去除装置4包括座体41、带有缸柱421的第二气缸42、带有缸柱431的第三气缸43、胶口挟持钳44、驱动胶口挟持钳44的两钳体442张开与闭合的第四气缸443,固定胶口挟持钳44的支架45 ;第二气缸42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缸柱421与座体41固定连接;第三气缸43纵向固定在座体41上,支架45固定在第三气缸43的缸柱431下端。第二气缸42用于推动胶口去除装置4左右移动,第三气缸43用于推动胶口挟持钳44上下移动。胶口挟持钳44设有钳座441,两钳体442枢接在钳座441上;两钳体442的弯折部与从动杆444 一端铰接,从动杆444另一端与驱动杆445铰接,驱动杆445与一第四气缸443 相连接。胶口挟持钳44的升降是与水平方向呈45°角移动,即第二气缸42与第三气缸43 同时工作带动胶口挟持钳44左右移动的同时上下升降移动,这样设计能使胶口与服装吊粒更容易脱离,使吊粒外观平整,有效避免吊粒的吊粒线拉坏或起毛。第二气缸42 —侧设有一缓冲器46,缓冲器46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有效降低座体41在第二气缸42作用下向后移动时对机架1的冲击,提高整机工作时的平稳性与降级整机噪音;第三气缸43 —侧设有一缓冲器47,缓冲器47纵向固定在座体41上,缓冲器47 有效降低胶口挟持钳44向上移动时支架45对座体41的冲击,提高整机工作时的平稳性与降级整机噪音。座体41固定一带有缸柱481的自锁防坠落气缸48,当第三气缸43工作失效时,胶口挟持钳44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这时自锁防坠落气缸48就动作使缸柱481伸出卡住支架45阻止胶口挟持钳44掉落。切线装置5包括电机51、切刀52和带有缸柱531的第五气缸53 ;第五气缸53横向固定在机架1上,切刀52固定在电机51的转轴上由转轴带动旋转,电机51与缸柱531 固定连接。第五气缸53用于推动切刀52前后移动。电机51带动切刀5旋转对吊粒的吊粒线进行切割,切割出来的吊粒线线头平整、美观和不松散,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吊粒线线头不平整、不美观和松散问题。如图3所示当第一气缸62的缸柱从第一气缸62内向外伸出时,缸柱带动驱动杆 64向前移动使两从动杆63向外摆动,两从动杆63向外摆动使两钳体61的弯折部向外摆动从而使钳体61闭合;如图4所示当第一气缸62的缸柱向第一气缸62内收缩时,缸柱带动驱动杆64向后移动使两从动杆63向内摆动,两从动杆63向内摆动使钳体61的弯折部向内摆动从而使钳体61张开。其中一钳体61的夹持而具有五条长凸齿611,另一钳体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装吊粒后续加工机,包括机架(1)、定夹线装置(2)、与定夹线装置协同工作的动夹线装置(3)、胶口去除装置(4)和切线装置(5),定夹线装置(2)与切线装置(5)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动夹线装置(3)安装在机架(1)的另一侧,胶口去除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端,定夹线装置(2)与动夹线装置(3)均设有枢接在机架(1)上的夹线钳(6),夹线钳(6)的两钳体(61)由第一气缸(62)驱动张开与闭合,其特征在于:钳体(61)的弯折部与从动杆(63)一端铰接,从动杆(63)另一端与驱动杆(6)4铰接,驱动杆(64)与一第一气缸(6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名清
申请(专利权)人:吴名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