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缆及光电复合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84794 阅读: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便在电缆弯曲时也可以维持传输特性的光电复合缆11,该光电复合缆11在护套20的内侧具有光纤芯线12与电线15,光纤芯线12收纳在配置在截面中央的第一保护管13内,电线15配置在第一保护管13与护套20之间,且能够沿第一保护管13的周向移动。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在对端子部的布线部位中电线和光纤接触,从而维持传输特性的光电复合缆组件23,该光电复合缆组件23包含光电复合缆11与连接部(连接器1),连接器1内的光纤芯线12对套圈7布线的布线部位12a及电线15对电端子6布线的布线部位15a是配置在外壳2内的同一空间S内,且,光纤芯线12是至少在空间S内由第二保护管21覆盖布线部位12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电线及光纤的光电复合缆、及包含光电复合缆与连接部的光电复合缆组件。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特开 2007-25272 号公报记载了一种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传输接口规格的光DVI电缆,该光DVI电缆将电子设备间连接,例如将投影机与个人电脑之间或等离子显示器等显示器与调谐器之间等连接。光DVI电缆是由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光电复合缆构成。光电复合缆包括多根光纤、多根金属线、抗张力纤维及包裹它们的护套。各光纤将来自发送模块的光信号传输至接收模块。而且,已知一种光电复合缆组件,在设置在光电复合缆端部的连接器中,将光纤布线在套圈中进行集中保持,且将金属线布线至金属接点并与其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电缆弯曲时光纤也不会受到侧压从而可维持光纤传输特性的光电复合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在对套圈及金属接点的布线部位电线接触光纤,从而可维持光纤传输特性的光电复合缆组件。为了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该光电复合缆包含光纤、收纳光纤的第一保护管、电线、及收纳光纤与电线的护套,且第一保护管配置在护套的截面中央,电线配置在第一保护管与护套之间,并且能够沿第一保护管的周向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中,第一保护管的外周面可以由氟树脂形成。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中,电线可以捻线方式设置在第一保护管的周围。作为专利技术的另一形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电复合缆组件,该光电复合缆组件包含 光电复合缆,由护套覆盖光纤及电线而成;及连接部,安装在光电复合缆的端部,并具有端子部与壳体;且,光纤及电线分别在壳体内从护套露出,并连接至端子部,光纤及电线的朝端子部布线的布线部位配置在壳体内的同一空间内,光纤至少在该同一空间内由第二保护管覆盖。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组件中,电线的与端子部连接的连接部位及光纤中的由第二保护管覆盖的布线部位也可以通过树脂模塑成型一体地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即便以较小的弯曲半径弯曲时,也可以抑制光纤受到侧压, 从而维持传输特性。而且,能够防止在布线部位处光纤损伤或传输损失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电缆弯曲时的弯曲部位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复合缆组件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截面图。1连接器2外壳2a端板3端子部6电端子7套圈7a凸透镜部11光电复合缆12光纤芯线12a光纤芯线的布线部位13第一保护管14收纳部15电线15a电线的布线部位16抗张力线18绕包带19屏蔽层20护套21第二保护管22树脂23光电复合缆组件A箭头C电线的与电端子连接白'S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式是以说明为目的,而并非对专利技术范围进行限定。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图式中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图式中的尺寸比率并非准确。以往的光电复合缆是在护套内将光纤、金属线及抗张力线紧密成束。因此,本专利技术者发现,若光电复合缆弯曲,则护套的横截面变形为椭圆形,导致在该护套的内侧,沿着椭圆形的短径方向光纤受到金属线或抗张力线挤压,从而存在侧压作用于光纤而使传输损失增加之虞。而且,本专利技术者还发现,即便对光纤设置保护包层,或者使光纤收纳在管道中得到保护,当光电复合缆以较小的弯曲半径弯曲时,也会因金属线或抗张力线而压碎保护包层或管道,从而无法回避光纤受到侧压作用。而且,以往的光电复合缆组件是利用间隔壁,将光纤连接至套圈的布线部位与金属线连接至金属接点的布线部位隔开,但为了将这些布线部位小型化,优选不设置间隔壁。 但于此情况下,在布线部位中,金属线有可能直接接触光纤。而且,在光纤及金属线的布线作业时,金属线或工具也有可能直接接触光纤。这样,若金属线等直接接触到光纤,则有可能会对光纤造成损伤,或者增加光纤的传输损失。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专利技术者的如此考量而完成。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光电复合缆11的截面图。光电复合缆11是在作为最外层的护套20的内侧,具有1根或多根光纤芯线12与多根电线15。光纤芯线12是收纳在配置于光电复合缆11的截面中央的第一保护管13内。护套20的内侧且第一保护管13的外侧成为收纳部14,在收纳部14配置着例如多根电线15及多根抗张力线16。电线15例如为双绞电缆、同轴电缆或者绝缘电缆等,且例如为AWG(American Wire Gauge,美国线规)规格的AWG20 46左右的电缆。在本例中,4根电线15之中2根是信号线,2根是电源线。而且,在收纳部14的周围按顺序设置着绕包带 18、屏蔽层19及护套20。光电复合缆11是收纳在收纳部14的电线15及抗张力线16在第一保护管13的周围,以不勒紧第一保护管13的程度松缓地捻线成螺旋状。由此,这些电线15及抗张力线 16在收纳部14中可沿第一保护管13的周向移动。收纳部14的厚度(第一保护管13的外周与绕包带18的内周的距离)与电线15及抗张力线16的直径相同,或者比该直径稍大。收纳在第一保护管13内的光纤芯线12是在由芯与包层所组成的直径0. 125mm的玻璃纤维周围,形成有由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组成的覆盖层,覆盖层的外径例如为0. 25mm。进而,也可以设置覆盖层而成为直径0. 9mm的光纤芯线12,或者成为进而由抗张力纤维及覆盖层覆盖光纤芯线12的光纤软线。另外,作为光纤芯线12,优选使用包层由高硬度塑胶形成且难以因弯折(扭折)导致强断裂的硬塑胶包层光纤(H-PCF,hard plastic-clad fibers)。而且,芯及包层也可以由塑胶组成。第一保护管13是由非粘着性、自润滑性、耐磨性优异的氟树脂形成。作为形成第一保护管13的氟树脂,优选使用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树脂或耐腐蚀性优异的四氟乙烯-乙烯共聚合物(ETFE,Ethylene tetrafluoroethylene)树脂。第一保护管13的外径例如为1. 0mm。由信号线组成的电线15具有例如直径0. 30mm的导体,该导体是将由经镀锡软铜线或铜合金线组成的7根直径0. Imm的导线捻合而成。而且,由厚度0. 14mm的具有绝缘性的护套覆盖该导体,由此,形成直径为0. 58mm的电线15。而且,由电源线组成的电线15具有例如直径0. 38mm的导体,该导体是将由经镀锡软铜线或铜合金线组成的7根直径0. 127mm 的导线捻合而成。而且,由厚度0. Imm的具有绝缘性的护套覆盖该导体,由此,形成直径为 0. 58mm的电线15。作为电线15的护套的材料,不论是信号线还是电源线,均优选耐热性、耐化学性、非粘着性、自润滑性等优异的聚四氟乙烯(PFA,polytetrafluorethylene)树脂。使用由耐热性、耐磨性等优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树脂形成的树脂胶带作为绕包带18。经实施绕包带18的部分的内径例如为2. 2mm。屏蔽层19是例如由直径0. 04mm的经镀锡的铜合金线编织而成。护套20例如由阻燃的聚乙烯树脂等形成,且厚度为0. 25mm,外径为3. 0mm。图2是光电复合缆11弯曲时的弯曲部位的截面图。光电复合缆11是在其弯曲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复合缆,其包含:光纤、收纳所述光纤的第一保护管、电线、及收纳所述光纤与所述电线的护套,且所述第一保护管配置在所述护套的截面中央,所述电线配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管与所述护套之间,并且能够沿所述第一保护管之周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充章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