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4989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模具设计要求的精导向配合精度;在模具的上、下模安装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将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块更换铝材模拟定位块;利用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冲切得到精导向配合精度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再按此尺寸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块;利用此时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配合实现模具的精导向配合精度;最后再将模架导柱、导套加工到粗导向配合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精导向配合精度的导柱、导套冲切得到精导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再将导柱、导套加工到粗导向配合精度。利用导柱、导套进行粗导向,而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实现精导向,保证发泡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模配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
技术介绍
发泡模具一般采用在模架上设置导柱、导套结构来实现导向,导柱、导套结构的配合精度一般控制在单边间隙0. 07-0. 08mm左右,导向精度相对较低,属于粗导向,对发泡的产品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若配合精度较高,易造成导柱、导套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向精度高且不易卡死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步骤为首先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模具设计要求的精导向配合精度;在模具的的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侧面可相互配合导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所述上、下精定位耐磨块的尺寸为理论设计尺寸;将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块更换成材料易于切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且铝材模拟定位块的尺寸大于理论设计尺寸;利用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由压机对模具进行合模,使得上模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快速下行冲切下模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与上精定位耐磨块配合精度与当前导柱、导套的精导向配合精度相应;测量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利用测得的尺寸来精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块,得到下精定位耐磨块实际需要的尺寸;利用理论设计尺寸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和精加工后的下精定位耐磨块配合实现模具的精导向配合精度;最后再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实际使用时的粗导向配合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精导向配合精度的导柱、导套冲切得到精导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再将导柱、导套加工到粗导向配合精度。利用导柱、导套进行粗导向,而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实现精导向,保证发泡产品的质量。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模架的导柱和导柱进行加工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模具设计要求的精导向配合精度,该精导向配合精度为单边间隙0. 01-0. 02mm。在模具的的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侧面可相互配合导向的矩形上、下精定位耐磨块,该上、下精定位耐磨块的尺寸为理论设计尺寸。将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块更换成材料易于切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且铝材模拟定位块的尺寸略大于理论设计尺寸。利用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由压机对模具进行合模,使得上模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快速下行冲切下模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与上精定位耐磨块3配合精度与当前导柱、导套的精导向配合精度相应,其单边间隙在0. 01-0. 02mm之间。测量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利用测得的尺寸来精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块, 得到下精定位耐磨块实际需要的尺寸,再将精加工后的下精定位耐磨块安装到下模上。理论设计尺寸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和精加工后的下精定位耐磨块配合精度与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与上精定位耐磨块的配合精度相同,即单边间隙在0. 01-0. 02mm之间。最后再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实际使用时的粗导向配合精度,其单边间隙在0. 07-0. 08mm之间。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为a)首先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模具设计要求的精导向配合精度;b)在模具的的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侧面可相互配合导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所述上、下精定位耐磨块的尺寸为理论设计尺寸;c)将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块更换成材料易于切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且铝材模拟定位块的尺寸大于理论设计尺寸;d)利用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由压机对模具进行合模,使得上模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快速下行冲切下模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与上精定位耐磨块配合精度与当前导柱、导套的精导向配合精度相应;e)测量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利用测得的尺寸来精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块,得到下精定位耐磨块实际需要的尺寸;f)利用理论设计尺寸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和精加工后的下精定位耐磨块配合实现模具的精导向配合精度;g)最后再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实际使用时的粗导向配合精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模具设计要求的精导向配合精度;在模具的上、下模安装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将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块更换铝材模拟定位块;利用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冲切得到精导向配合精度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再按此尺寸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块;利用此时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配合实现模具的精导向配合精度;最后再将模架导柱、导套加工到粗导向配合精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精导向配合精度的导柱、导套冲切得到精导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再将导柱、导套加工到粗导向配合精度。利用导柱、导套进行粗导向,而上、下精定位耐磨块实现精导向,保证发泡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B29C44/58GK102284847SQ20111020086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冯建军 申请人:南通超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的精导向模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为:a)  首先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模具设计要求的精导向配合精度;b)  在模具的的上模和下模分别安装侧面可相互配合导向的上、下精定位耐磨块,所述上、下精定位耐磨块的尺寸为理论设计尺寸;c)  将模具的下模精定位耐磨块更换成材料易于切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且铝材模拟定位块的尺寸大于理论设计尺寸;d)  利用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由压机对模具进行合模,使得上模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快速下行冲切下模上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与上精定位耐磨块配合精度与当前导柱、导套的精导向配合精度相应;e)  测量冲切后的铝材模拟定位块尺寸,利用测得的尺寸来精加工下精定位耐磨块,得到下精定位耐磨块实际需要的尺寸;f)  利用理论设计尺寸的上精定位耐磨块和精加工后的下精定位耐磨块配合实现模具的精导向配合精度;g) 最后再将模架导柱、导套的导向间隙加工到实际使用时的粗导向配合精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超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