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反应器、空气压缩机以及固液分离器、循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蒸发器的冷端换热管与冷端用户介质相通,与蒸发器相通的输送管通过循环泵分别经冷凝器和循环换热器及输送过渡管与设置在反应容器上部的两个以上布液管连接相通,各布液管上设有复数个出液口,反应容器顶部的蒸汽管分别经热端换热器和空气压缩以及反应器、回流过渡管、循环换热器、回流管接蒸发器,热端换热器与热端用户介质相通,反应器下部与冷凝器相通,冷凝容器底部与蒸发容器顶部之间安装有固液分离器,固液分离器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反应容器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换热效率稳定,使用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利用溶解物质进行换热的热泵
技术介绍
化学热泵系统利用化学反应中可逆反应的热能与化学能的转化来实现制冷、加热等功能。通常在解吸过程中固体反应器吸热,在高压下吸附剂解吸出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冷凝放热,再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制冷剂气体在蒸发器中蒸发,对外界产生制冷效果。另一方面,在较低的压力下蒸发出来的制冷剂气体被吸附剂吸附,放出热量, 以此通过这样的循环,通过化学热泵可达到制冷或制热的效果。而多数的化学吸附反应大多以无机盐作为吸附剂如MgC12、CaC12、SrC12或BaC12等,而氨为制冷剂组成工质对,通过气体和盐之间的放热和吸热可逆反应进行制冷或制热。但这种结构化学热泵较为复杂,加之于金属氯化物在反应床中热导率较低,使得化学热泵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不能配套于大面积的换热要求。目前还有公开一种以用于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铵溶液作为工质的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在低温时溶解吸热,而高温浓缩结晶放热,利用工质的溶解潜热,以达到能耗小,结构简单、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但这种结构的化学热泵在塔底部设有加热器,塔底部的硝酸铵溶液加热至100-105°C之间,利用高温硝酸铵溶液浓缩到很高的浓度,在塔底形成高温浓缩区,而硝酸铵溶液浓度高、密度大,塔底存有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再通过工质泵将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抽向塔顶,在输送过程中,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在工质泵中与主机塔内的低温溶液进行热交换降温,并淅出硝酸铵晶体,同时向外放出大量的溶解潜热, 工质泵将泵内的硝酸铵晶体送到塔顶部的低温吸热区进行吸热溶解,而低温溶液通过上部加密网再到下部的主机塔内与工质泵内的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进行热交换以此循环。 但由于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位于塔底部,而低温低浓度溶液位于塔顶部,一方面塔顶部的低温低浓度的硝酸铵溶液很难与底部的高温高浓度的硝酸铵溶液进行自由溶解混合, 造成工质不能可靠循环而达到换热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加热器是对塔底部的硝酸铵溶液加热,而被加热的硝酸铵溶液在浓缩后会产生一定的水蒸汽,而高温水蒸汽会向塔体的中上部移动,故塔内无法形成底部高温区、中部的放热区和顶部的底温区,实际上无法进行换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稳定,使用成本低的。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反应器、空气压缩机以及固液分离器、循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容器和设置在蒸发容器内的冷端换热管,冷端换热管通过管路与冷端用户介质相通,蒸发容器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接有输送管和回流管;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容器和设置在冷凝容器内的第一换热管,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和设置在反应容器内的第二换热管, 输送管位于蒸发容器一侧安装有循环泵,输送管未端分别经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和循环换热器的升温管与输送过渡管前端连接相通,输送过渡管后端与设置在反应容器上部的两个以上布液管连接相通,且各布液管上设有复数个出液口,连接在反应容器顶部的蒸汽管分别与热端换热器的降温管以及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相通,空气压缩机出气口与反应容器内的第二换热管连接相通,回流过渡管前端分别与第二换热管和热端换热器的降温管连接相通,回流过渡管后端通过循环换热器的降温管与回流管连接相通,热端换热器的升温管通过管路与热端用户介质相通,反应容器下部的液管与冷凝容器连接相通,冷凝容器底部与蒸发容器顶部之间安装有固液分离器,且固液分离器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冷凝容器和蒸发容器相通,固液分离器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与反应容器相通。 本专利技术一种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的加热或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低于15°C的冷端用户介质通入设置在蒸发器内的冷端换热管进行循环,并对蒸发器内的固液硝酸铵工质进行加热,蒸发器内的固液硝酸铵工质吸热溶解并保持在-10°C o°c,通过循环泵将液态硝酸铵工质分别送至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及循环换热器的升温管中进一步换热后,再送至反应器上部的布液管内,通过布液管将液态硝酸铵工质喷撒在压力为0. IMpa 0. ISMpa 的反应器内被进一步加热至蒸发状态,使液态硝酸铵工质浓缩饱和,按同一截面流量百分比,将流入反应器顶部蒸汽管内的87-93 %的水蒸汽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进一步提高水蒸汽的温度,再将加热后的水蒸汽通入反应器内的第二换热管内,对反应器内喷撒后的液态硝酸铵工质进行换热,而将流入蒸汽管内的8-13 %的水蒸汽进入热端换热器的降温管与通入升温管内的热端用户介质进行换热,经热端换热器换热后的冷凝水及反应器内第二换热管换热后的冷凝水经循环换热器的降温管回流至蒸发器,对从蒸发器流出的液态硝酸铵工质进行换热;反应器内浓缩饱和后的液态硝酸铵工质进入冷凝器内进行放热结晶,对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内的液态硝酸铵工质进行加热,换热后的固液硝酸铵工质和液态硝酸铵工质进入固液分离器内进行固液分离,固态硝酸铵工质进入蒸发器内、液态硝酸铵工质再送入反应器内,实现冷端用户介质的冷却和热端用户介质的加热。本专利技术将蒸发器、冷凝器、反应器、空气压缩机以及固液分离器、循环换热器和热端换热器通过管路合理连接,使固液硝酸铵工质在蒸发器内与冷端用户介质换热,达到制冷效果,硝酸铵工质实现低温吸热溶解,该液态硝酸铵工质通过循环换热器和冷凝器中的第一换热管加热,再送至反应器上部的布液管内,液态硝酸铵工质在反应器进行喷撒,并被进一步加热至蒸发状态,当液态硝酸铵工质浓缩饱和,形成水蒸汽和浓缩饱和后的液态硝酸铵工质,水蒸汽进入热端换热器的降温管内与热端用户介质进行换热,达到热端用户介质换热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将反应过程中的大部分水蒸汽通过空气压缩机压缩后进一步加热, 对反应器内喷撒后的液态硝酸铵工质加热进行换热,确保反应器能稳定使液态硝酸铵工质达到饱和蒸发状态。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冷凝器和循环换热器对已换热后冷凝水进一步换热,能快速使化学热泵进入工质的循环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利用热量而进行换热,结构合理、简单,换热效率稳定。本专利技术利用硝酸铵溶液分别在蒸发器、冷凝器和反应器内进行循环,以达到所需的吸热溶解、结晶放热和冷凝,硝酸铵溶液工质循环稳定,耗能低,即可制冷,又可制热,或用其轮换制冷制热,或用其同时制冷及制热,使用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循环泵,2-蒸发器,2-1-冷端换热管,2-2-蒸发容器,3-控制阀,4-回液泵,5-固液分离器,6-回液管,7-冷凝器,7-1-第一换热管,7-2-冷凝容器,8-反应器, 8-1-加热器,8-2-第二换热管,8-3-反应容器,8-4-布液管,9-蒸汽管,10-空气压缩机, 11-输送过渡管,12-热端换热器,12-1-降温管,12-2-升温管,13-压力泵,14-回流过渡管,15-循环换热器,15-1-降温管,15-2-升温管,16-回流管,17-输送管,18-压力表。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包括蒸发器2、冷凝器7、反应器 8、空气压缩机10以及固液分离器5、循环换热器15和热端换热器12,循环换热器15和热端换热器12均采用常规的板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硝酸铵水溶液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解吸热式化学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2)、冷凝器(7)、反应器(8)、空气压缩机(10)以及固液分离器(5)、循环换热器(15)和热端换热器(12),所述蒸发器(2)包括蒸发容器(2-2)和设置在蒸发容器(2-2)内的冷端换热管(2-1),冷端换热管(2-1)通过管路与冷端用户介质相通,蒸发容器(2-2)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接有输送管(17)和回流管(16);所述冷凝器(7)包括冷凝容器(7-2)和设置在冷凝容器(7-2)内的第一换热管(7-1),反应器(8)包括反应容器(8-3)和设置在反应容器(8-3)内的第二换热管(8-2),输送管(17)位于蒸发容器(2-2)一侧安装有循环泵(1),输送管(17)未端分别经冷凝器(7)的第一换热管(7-1)和循环换热器(15)的升温管(15-2)与输送过渡管(11)前端连接相通,输送过渡管(11)后端与设置在反应容器(8-3)上部的两个以上布液管(8-4)连接相通,且各布液管(8-4)上设有复数个出液口,连接在反应容器(8-3)顶部的蒸汽管(9)分别与热端换热器(12)的降温管(12-1)以及空气压缩机(10)的进气口连接相通,空气压缩机(10)出气口与反应容器(8-3)内的第二换热管(8-2)连接相通,回流过渡管(14)前端分别与第二换热管(8-2)和热端换热器(12)的降温管(12-1)连接相通,回流过渡管(14)后端通过循环换热器(15)的降温管(15-1)与回流管(16)连接相通,热端换热器(12)的升温管(12-2)通过管路与热端用户介质相通,反应容器(8-3)下部的液管与冷凝容器(7-2)连接相通,冷凝容器(7-2)底部与蒸发容器(2-2)顶部之间安装有固液分离器(5),且固液分离器(5)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冷凝容器(7-2)和蒸发容器(2-2)相通,固液分离器(5)的回液口通过回液管(6)与反应容器(8-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华,荆国政,朱庭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