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1511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用于金属离子荧光识别的新型化合物,具体涉及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属生物化学领域。该类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通式如下:?通式中R1、R2、R3、R4、R5代表芳香基团,是指苯基、吡啶基、喹啉基、萘啶基、吡咯基、苯胺基等,但R1、R2、R3、R4、R5不同时均为苯基。该类荧光离子探针分别对于多种金属如铜离子、铁离子等金属离子可以灵敏识别。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将此类探针应用于生物样品或者环境中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可以用于金属离子荧光识别的新型化合物,尤其涉及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属生物化学领域。 金属离子与医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有紧密的联系,对金属离子识别、检测、定性分析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个别过渡金属及重金属离子,用常规的分析手段难以得到满意的效果。用荧光分子探针检测金属离子具有实时检测、低检测阈值、高灵敏度和易于操作等特点,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过渡金属及重金属广泛存在各种生命体中,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些过渡金属在生命体内含量过低会引起各种疾病,而有时浓度很低的重金属就有很强的毒性,危及生物体的存在。例如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为了维持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0.03 mg铜。 孕妇和婴幼儿应加倍。铜在人体内含量约为10(Tl50 mg,血清铜正常值10(Γ120 μ g/dl, 是人体内含量位居第二的微量元素。铜对血红蛋白的形成起活化作用,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在电子传递、弹性蛋白的合成、结缔组织的代谢、嘌呤代谢、磷脂及神经组织形成方面有重要意义。缺铜会造成贫血、骨质疏松、冠心病、白癜风病、女性不孕病等症状。利用荧光分子探针实时快速高效检测各种环境样品、工业废水及生物组织中的铜离子含量已经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因此,荧光分子探针对于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水溶液及生物体内金属离子的识别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采用荧光分子探针检测锌、铜、 铁、汞等金属离子已有相关文献报道,荧光分子探针种类较多,但许多有机荧光分子探针化合物常常受质子的影响而导致响应的光谱性能发生改变,难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有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合成相对复杂,一些探针分子合成产率较低。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类选择性好、高灵敏度的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并且提供上述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在溶液中对过渡金属离子和重金属离子进行检测方面的应用。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如下通过研究探索合成出一类对金属离子具有特殊识别作用的化合物,将其作为检测金属离子荧光探针。该类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通式如下通式中礼、R2> R3、R4、R5代表芳香基团,是指苯基、吡啶基、喹啉基、萘啶基、吡咯基或苯
技术介绍

技术实现思路
胺基等,但R1^ R2> R3> R4> R5不同时均为苯基,权利要求1.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类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通式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通式中,民为吡啶基,R” R2λ R4Λ R5为苯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通式中,民为苯胺基,R” R2λ R4Λ R5为苯基。4.如权利要求1-3任何一种所述的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生物样品或者环境中金属离子狗3+和/或Cu2+的识别或检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用于金属离子荧光识别的新型化合物,具体涉及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属生物化学领域。该类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通式如下 通式中R1、R2、R3、R4、R5代表芳香基团,是指苯基、吡啶基、喹啉基、萘啶基、吡咯基、苯胺基等,但R1、R2、R3、R4、R5不同时均为苯基。该类荧光离子探针分别对于多种金属如铜离子、铁离子等金属离子可以灵敏识别。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将此类探针应用于生物样品或者环境中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C07C209/68GK102286279SQ2011101698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于明明, 张利锋, 李占先, 王丽娜, 赵万莹, 魏柳荷 申请人:郑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苯衍生物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类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通式如下:通式中R1、R2、R3、R4、R5代表苯基、吡啶基、喹啉基、萘啶基、吡咯基或苯胺基,但R1、R2、R3、R4、R5不同时均为苯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明李占先魏柳荷张利锋赵万莹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