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金隆专利>正文

一种玩偶摆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662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偶摆动装置,由玩偶主体、动力装置和复数轴杆组成,这种装置利用轴杆在玩偶主体的上、中、下部形成转动轴点,再在玩偶内部设有马达、皮带、传动轮及动力齿轮,通过与两侧腿部封盖的主齿轨咬合,再经腿部封盖的辅助齿轨与胸部盖板的两齿轨片咬合,从而使玩偶主体的摆动稳定而细腻。(*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玩偶摆动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偶摆动装置。目前市售的玩偶摆动装置,大多是利用马达带动复数齿轮后,以偏心杆或偏心齿轮来使玩偶摆动,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动作较为粗糙且稳定性较差。因此,如何摆脱常用的玩偶摆动的传动方式,就成为玩具界创新改良的主要方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偶摆动装置,它能使玩偶的摆动动作更加细腻和稳定。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玩偶摆动装置,由玩偶主体、动力装置和复数轴杆组成,其特征在于:玩偶主体的两肩部封盖在左右侧利用两轴杆将两腰部封盖的上轴部穿设定位在其中,形成两上轴点,再在腰部封盖的下轴部处,以一个横置的中间轴座及两侧腿部封盖的上轴部利用两轴杆同时穿设定位,形成两中间轴点,续在两侧腿部封盖的下轴部位置亦以两轴杆与两脚部座体的轴部穿设定位,形成两转动之下轴点,再以两胸部封盖盖合在玩偶主体的前后部位,而两侧腿部封盖内侧设有两个扇形的主齿轨,并在前后侧各设有四个辅助齿轨,且使其咬合在前后胸部盖板内侧相对位置的四个齿轨片上定位:动力装置定位在玩偶主体的两胸部盖板内,其主体上设有马达、皮带、传动轮及动力齿轮,动力齿轮咬合在两侧腿部封盖的两主齿轨上;玩偶主体的腿部封盖上设有两定位杆,且穿设在中间轴座的两个弧形导孔中,并在两定位杆上固定有一个制动弹簧。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使玩偶的摆动动作更加细腻和稳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造加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齿轮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图3在动力齿轮逆时针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辅助齿轨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在动力齿轮顺时针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图8为图6在动力齿轮逆时针转动时的动作示意图。-->图中:1玩偶主体、11肩部封盖、111中心轴柱、112中空固定柱、113轴柱、12腰部封盖、121上轴部、122下轴部、1221圆形轴盘、1222容置槽、13中间轴座、131轴部、132导孔、133限位部、134轴孔、14胸部盖板、141中空固定柱、142中空轴柱、143齿轨片、15腿部封盖、151上轴部、152下轴部、153主齿轨、154辅助齿轨、155抵挡部、156定位杆、157弹簧、158中空固定柱、16脚部座体、161轴部、2动力装置、21座体、211中空固定柱、212柱体、213轴孔、22马达、221皮带、23传动轮、24动力齿轮、3轴杆、4螺丝。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外观为玩偶造型,由玩偶主体1、动力装置2及复数轴杆3组成。如图2所示,玩偶主体1首先有三个螺丝4由外侧穿入到肩部封盖11的三个中空固定柱112后,进而螺入另一侧肩部封盖11的螺柱(图中未画出)内固定,同时其两侧轴柱113也以两根轴杆3穿入两侧腿部封盖12的上轴部121处,而定位在同侧盖合的两肩部封盖11间,形成有两个转动轴点;再在两侧腰部封盖12的下轴部122处,以两轴杆3将两侧腿部封盖15的上轴部151穿设定位在两侧圆形轴盘1221上,同时以中间轴座13的两侧轴部131直接置于其中央容置槽1222内定位,并利用螺丝4将两侧腿部封盖15固定,以形成两个中间转动轴点,这时腿部封盖15两侧定位杆156是分别穿入中间轴座13的两弧形导孔132中的,并利用掣动弹簧157固定在上面:再在中间轴座13下方设限位部133,接着将两侧腿部封盖15的下轴部152置于两脚部座体16的上方U型轴座161内,也利用两轴杆3穿入定位,以形成两个转动的下轴点,而各腿部封盖15皆在同侧设有中空固定柱158及柱体(图中未画出),以便相互固定,这时再将动力装置2中的座体21置于两侧腰部封盖12之间,并利用轴杆3由肩部封盖11的中心轴柱111穿设定位,而使座体21的轴孔213定位在轴杆3上,座体21上固设有马达22及传动齿轮23,再用固定在前胸部盖板14上的轴杆3依序穿入动力齿轮24及轴孔134内定位,并使动力齿轮24的两侧咬合在腿部封盖15的两侧主齿轨153上,并将胸部盖板14的两齿轨片143置入并咬合在两辅助齿轨154内侧(参阅图6),这时前脚部盖板14上的三柱体(图中未画出)亦同时插入三中空固定柱211内,再以后胸部盖板14上的四中空固定柱141在座体21的柱体212中定位,而中空轴柱142亦在肩部封盖11的中空固定柱122的孔内定位,至此即完成本技术的整体组装。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当动力装置2的马达22顺逆时针方向带动皮带221时,就依序带动传动轮23及动力齿轮24转动,而动力齿轮24两侧所咬合的两主齿轨153便随之一侧向上、一侧向下旋动偏移,形成一相对角度,这时由于两主齿轮与腿部封盖15保持90度的固定位置,因此腿部封盖15的下轴部152便在脚部座体16的轴部161上转动一个倾斜-->角度,这时,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再利用腿部封盖15的四个盖体内侧所设立的四个辅助齿轨154,来配合两胸部盖板14内侧相对位置上设立的四个齿轨片143相互咬合导引,以带动玩偶上半身以相反倾斜角度摆动,形成稳定且顺畅的左右摆动状态,并利用两侧腿部封盖15的定位杆156之间所固定的制动弹簧157,就可在摆动时以脚部座体16的轴部161为基础轴点,使玩偶上半身的肩部封盖11、腰部封盖12及胸部盖板14与腿部封盖15之间形成一种具有高度趣味性且动作细腻的摆动状态。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完全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偶摆动装置,由玩偶主体、动力装置和复数轴杆组成,其特征在于:玩偶主体的两肩部封盖在左右侧利用两轴杆将两腰部封盖的上轴部穿设定位在其中,形成两上轴点,再在腰部封盖的下轴部处,以一个横置的中间轴座及两侧腿部封盖的上轴部利用两轴杆同时穿设定位,形成两中间轴点,续在两侧腿部封盖的下轴部位置亦以两轴杆与两脚部座体的轴部穿设定位,形成两转动之下轴点,再以两胸部封盖盖合在玩偶主体的前后部位,而两侧腿部封盖内侧设有两个扇形的主齿轨,并在前后侧各设有四个辅助齿轨,且使其咬合在前后胸部盖板内侧相对位置的四个齿轨片上定位;动力装置定位在玩偶主体的两胸部盖板内,其主体上设有马达、皮带、传动轮及动力齿轮,动力齿轮咬合在两侧腿部封盖的两主齿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偶摆动装置,由玩偶主体、动力装置和复数轴杆组成,其特征在于:玩偶主体的两肩部封盖在左右侧利用两轴杆将两腰部封盖的上轴部穿设定位在其中,形成两上轴点,再在腰部封盖的下轴部处,以一个横置的中间轴座及两侧腿部封盖的上轴部利用两轴杆同时穿设定位,形成两中间轴点,续在两侧腿部封盖的下轴部位置亦以两轴杆与两脚部座体的轴部穿设定位,形成两转动之下轴点,再以两胸部封盖盖合在玩偶主体的前后部位,而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隆
申请(专利权)人:周金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