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6499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气侧集流管和液侧集流管之间的扁管,扁管上设置有翅片,插入管的一端伸入液侧集流管内,该一端的末端封闭,插入管的另一端为固定端,该固定端固定在液侧集流管端部的封板上,插入管的内部构成第一腔体,插入管和液侧集流管共同围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与扁管连通,插入管位于液侧集流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通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通孔连通,其中,靠近末端的通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远离末端的通孔的流通面积。冷媒从固定端向末端流动。通孔位于液侧集流管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均流效果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是一种改善换热工质流动均勻性的平行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冷媒进入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管后,当冷媒的流量较大时,冷媒更易于流向处于远端的扁管,因此,往往通过采用在集流管中设置缩流孔,使得在流程中的各个扁管中的冷媒的量相对均勻一些,但是这样对均流性的改变比较有限,同时会增加冷媒流动的阻力,增加了冷媒流动的动力消耗。为了提高均流性,可以在集流管的外面设置分配器,在分配器上设置能连通分配器和集流管内腔的的通孔,通过通孔把冷媒分散进入到集流管的内腔。但是,在集流管外面设置分配器,需要多个通孔连到集流管内,加工很不方便,且当产量较大时,较多的焊接口必然导致易于出现泄漏的情况。为了减少泄漏的风险,也有把管式的分配器设置在集流管内的情况,但是,往往单纯的考虑当冷媒的流量较多情况下,采用减少分配器的末端的流通面积的方式,来实现分配器的均勻的分流,而很少考虑在多种工况运行下,如何设计一种能在不同的冷媒流量情况下,都有比较好的均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均流效果好、 适用范围广的平行流换热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气侧集流管和液侧集流管之间的扁管,扁管上设置有翅片,其结构特征是插入管的一端伸入液侧集流管内,该一端的末端封闭,插入管的另一端为固定端,该固定端固定在液侧集流管端部的封板上,插入管的内部构成第一腔体,插入管和液侧集流管共同围成第二腔体,该第二腔体与扁管连通,插入管位于液侧集流管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通孔,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通孔连通,其中, 靠近末端的通孔的流通面积大于远离末端的通孔的流通面积。所述通孔位于液侧集流管的下部。所述通孔为椭圆孔、圆孔、条形孔、方孔、三角孔、梯形孔或菱形孔。所述靠近末端的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小于远离末端的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冷媒从固定端向末端流动。所述靠近末端的通孔的孔径大于远离末端的通孔孔径,冷媒从固定端向末端流动。所述靠近末端的通孔的数量大于远离末端的通孔的数量,冷媒从固定端向末端流动。从插入管的中间位置到末端之间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与从插入管的中间位置到固定端之间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的比为2. 3 1. 1。从插入管的中间位置到末端之间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与从插入管的中间位置到固定端之间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的比为1. 50 1. 20。将插入管进行四等份,靠近末端的四分之一的范围内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与靠近固定端的四分之一的范围内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的比为2. 8 1. 2。 将插入管进行四等份,靠近末端的四分之一的范围内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与靠近固定端的四分之一的范围内的通孔的总流通面积的比为2. 0 1. 30。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之后,冷媒在平行流换热器内的流动的均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满足空调有比较高的能效。特别是在冷媒流量较小时,也就是在部分负荷工况下,使得较多的冷媒流向远端,提高远端的冷媒流量,从而提高整个换热器的均流性,即提高部分负荷情况下冷媒的均流性,同时,在满负荷情况下均流性也比较好,能同时满足在各种工况下,冷媒的均流性,确保各工况下,换热器有较高的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平行流换热器冷媒流量不均勻的情况,特别是, 在进入平行流换热器的冷媒流量变化的情况下,解决冷媒在不同的流量情况下的冷媒流量不均勻的情况,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均流效果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平行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向的插入管的正视图。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插入管的正视图。图5为实施例五中的插入管的正视图。图6为实施例六中的插入管的正视图。图中,1为平行流换热器,2为气侧集流管,3为液侧集流管,4为扁管,5为翅片,6 为插入管,7为通孔,8为插入管的一端的末端,9为液侧集流管3的下内侧壁,10为引入管, 11为冷媒流动方向,12为第一腔体,13为第二腔体,14为固定端,Ll L5为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31为封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本平行流换热器1包括气侧集流管2、液侧集流管3、扁管4、翅片 5和引入管10,扁管4设置在气侧集流管2和液侧集流管3之间,扁管4上设置有翅片5。在液侧集流管3内设置有插入管6,插入管6的一端伸入液侧集流管3内,该插入管6的一端的末端封闭,插入管6的另一端为固定端14。该固定端14固定在液侧集流管3 的封板31上。插入管6把液侧集流管3的内部空间分成两个腔体,分别是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插入管6的内部构成第一腔体12,插入管6和液侧集流管3共同围成第二腔体13,第一腔体12与设置在液侧集流管3 —侧的引入管10连通。第二腔体13与各扁管4连通。插入管6位于液侧集流管3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通孔7,通孔7位于液侧集流管3的下部。通孔7连通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这样从引入管10进入的液态冷媒进入第一腔体12后,通过插入管6上的各个通孔7沿冷媒流动方向11,也就是图中的箭头11,进入到第二腔体13,从而进入各扁管4与气体侧的工质进行热交换。即在液侧集流管3内有第一腔体12,冷媒通过引入管10进入第一腔体12,第一腔体12与第二腔体13之间通过插入管6上的至少三个以上的通孔7连通,第二腔体13与扁管4连通,冷媒经过引入管10,从固定端14向插入管6的末端8流动,其中,靠近末端8的通孔7的流通面积大于远离末端8的通孔7的流通面积。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1)靠近末端8的相邻通孔7之间的间距小于远离末端8的相邻通孔7之间的间距,冷媒从固定端14向末端8流动;2)靠近末端8的通孔7的孔径大于远离末端8的通孔7孔径,冷媒从固定端14向末端8流动;3)靠近末端8的通孔7的数量大于远离末端8的通孔7的数量,冷媒从固定端14向末端8流动。采用插入管6来进行冷媒分配,管状的分配器制造和通孔的加工简易,这里的分配器是指插入管;与通过板状的隔板把液侧集流管3分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情况比较,板状的隔板的焊接要求较高,需要在整体焊接过程中成型,在隔板的两侧都必须和液侧集流管3的内壁紧密焊接密封,不然,泄漏口将形成冷媒的连通孔,而使设计的流形变差, 品质很难保证。结合图2和图3,其中图3为从A方向看到的插入管6的正视图,即在本实施例中, 插入管6的通孔7位于液侧集流管3的下部、且朝向液侧集流管3的下内侧壁9,液侧集流管3与扁管4在上部连接,其对面的下内侧壁9为最远离扁管4。这样,可以使得冷媒冲刷并引流位于远侧的冷媒以及冷冻油,使得液态冷媒和气态冷媒充分混合后,再进入扁管4 和空气侧的工质进行换热,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效率。结合图2和图3还可以看出,靠近入口管10 —侧的通孔7的间距Ll要大于靠近末端8 一侧的通孔间距L5,同时也大于靠近末端8 一侧的通孔间距L4。同样的,靠近入口管10 —侧的通孔7的间距L2要大于靠近末端8 一侧的通孔间距L5,同时也大于靠近末端 8 —侧的通孔间距L4。换句话说,就是,靠近末端8的相邻通孔7之间的间距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设置在气侧集流管(2)和液侧集流管(3)之间的扁管(4),扁管(4)上设置有翅片(5),其特征是插入管(6)的一端伸入液侧集流管(3)内,该一端的末端(8)封闭,插入管(6)的另一端为固定端(14),该固定端(14)固定在液侧集流管(3)端部的封板(31)上,插入管(6)的内部构成第一腔体(12),插入管(6)和液侧集流管(3)共同围成第二腔体(13),该第二腔体(13)与扁管(4)连通,插入管(6)位于液侧集流管(3)内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以上的通孔(7),第一腔体(12)与第二腔体(13)通过通孔(7)连通,其中,靠近末端(8)的通孔(7)的流通面积大于远离末端(8)的通孔(7)的流通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