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6375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涉及林业垂直配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1的聚类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由于根据该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在任一环境因子梯度上,候选物种被分为3-5个簇,并根据每个组群的分布特点,选定最佳分布物种,进而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能够合理的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垂直配置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是防护林体系营造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防护林的形成、生产力、经济效益,更影响防护林体系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护效益。要想充分发挥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效应的作用,必须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多树种、多层次的异龄混交林结构。在人为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要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以改善林分使其形成多层次结构,从而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在相同土壤、地形、气候条件下,森林防护机能的大小是由林分结构特征决定的。树种组成、林分密度和层次是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现有的通常是通过经验和专家知识确定,或根据现状来定性的确定。这种方法经验型较强,难以合理进行防护林体系的垂直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合理的。(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该方法包括步骤Si.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l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其中,步骤Sl进一步包括步骤Si. 1确定所述候选建群物种;Si. 2确定分类的综合变量;Si. 3采用k_均值聚类分析算法,确定簇数。其中,步骤Si. 2中分别以海拔、全氮、坡度、水分作为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其中,步骤Si. 2还包括设置对综合变量分类的环境阈值的步骤,根据候选建群物种分布的样方环境值,且各环境值的并集,所得环境值的极大和极小值为综合变量的各环境阈值。其中,步骤Si. 3进一步包括步骤Si. 31 随即指定 k 个簇(Cl,C2, ... , ck);Si. 32对每一个样本Xi,找到离它最近的簇Ci,并将该样本分配到Ci,标明类Si ;Si. 33将每一个簇移动到其标明的类的中心;Si. ;34根据下式计算偏差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l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Sl进一步包括步骤Si. 1确定所述候选建群物种;Si. 2确定分类的综合变量;Si. 3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算法,确定簇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Si.2中分别以海拔、全氮、坡度、水分作为环境因子进行分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Si.2还包括设置对综合变量分类的环境阈值的步骤,根据候选建群物种分布的样方环境值,且各环境值的并集,所得环境值的极大和极小值为综合变量的各环境阈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Si.3进一步包括步骤Si. 31 随即指定 k 个簇(C1, C2, ... , Ck);Si. 32对每一个样本&,找到离它最近的簇Ci,并将该样本分配到Ci,标明类Si ; Si. 33将每一个簇移动到其标明的类的中心; Si. 34根据下式计算偏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林业垂直配置
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1的聚类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本专利技术的,由于根据该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在任一环境因子梯度上,候选物种被分为3-5个簇,并根据每个组群的分布特点,选定最佳分布物种,进而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能够合理的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文档编号A01G23/00GK102283072SQ201110131329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余新晓, 信忠保, 吴海龙, 李轶涛, 樊登星, 牛健植, 贾国栋, 陈丽华 申请人:北京林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1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晓陈丽华贾国栋李轶涛吴海龙牛健植樊登星信忠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