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藤材加工剩余物制备藤质板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62242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藤材加工剩余物制备藤质板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藤材加工剩余物经过编织、组坯和压合制成藤质板材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藤质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藤材加工剩余物的利用技术,不仅制造工艺简单,而且加工出的藤质板材保持了藤原有的形态和特性,其天然的美观性及强抗拉强度符合了市场的需求。从经济效益考虑,目前这些藤材加工剩余物作为废料,一般是以3元/kg左右的价格出售,而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将这些材料制成藤质板材,制成用于编织的藤条或者加工成藤家具的骨架、框架材料,这种编织制成的藤质板材目前的市场售价可以达到10-20元/kg,利用价值提高了3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藤质板材的方法,尤其涉及,属于藤家具、藤工艺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藤家具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家具,近十几年来,藤家具业的发展很快,不论是在企业的规模、数量、产值上,还是在产品的类型、结构、造型、工艺技术及产品贸易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集艺术造型与功能、技术与材料、价值与实用的高度统一,在当今家具市场上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家具产品。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人们亟待一种抚慰和宁静,回归自然、休闲、保健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共同的追求;而藤家具及藤工艺品正以这种天然环保且休闲形式迎合了新世界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环保的主流。藤产品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深加工后的藤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约是原藤的四倍。在亚洲,藤家具工业实际上占所有家具工业产值的25%以上,并且在不断增长,藤家具以及民间编制的各种藤器系列产品及工艺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的声誉,并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藤制品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目前我国藤家具出口至世界五大洲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藤家具和藤工艺品的原材料主要是藤材。用藤材制造出的家具和工艺品线条优雅流畅,质感朴实无华,它以其精巧的工艺、多样的造型、淡雅的色彩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目前许多家具产品含有大量甲醛、苯、甲苯、苯酚等有害物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自然、休闲、保健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共同的追求,藤家具更以其环保性、实用性、艺术性、可收藏性深受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在家具加工行业中,藤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藤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加工剩余物,大约占原藤条的30% -50%。目前,这些藤材加工剩余物只是作为废料低价出售而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由于人们过度采收和世界热带森林的急剧减少,棕榈藤野生资源也面临枯褐,造成国际市场上棕榈藤产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而且, 目前的国产原藤满足不了藤加工业对于原料的需求,因此,近些年来80% -90%的原藤需要依靠进口,同时资源拥有国采取了资源保护政策,进口藤材十分困难,我国藤制品工业将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危机问题。目前,国外已有许多国家将藤家具厂的碎废料经过热水预处理和水泥混合制成藤纤维-水泥刨花板。我国也应该在保护现有藤资源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和发展藤材的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全藤的利用率。开发藤材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是一个具有很大开发价值的潜在市场,利用其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藤材加工剩余物的再利用方法,将藤材加工剩余物制成板材,以在家具和工艺品制造业中使用,解决了藤材加工剩余物3的再利用问题,提高了全藤利用率,同时获得了性能良好的新型藤质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新型藤质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合在家具和工艺品制造业中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其中,该方法包括将藤材加工剩余物经过编织、组坯和压合制成藤质板材等步骤。目前,藤家具、藤工艺品制造业中所用原料主要依赖进口原藤条。在加工过程中, 原藤条首先经过劈篾处理,将原藤条分成藤皮和藤芯,藤芯再进一步加工形成各种断面形状、尺寸的可用于编织的材料。在对藤芯进行再加工的过程中,这些昂贵的进口藤原条有 30-50%形成废料,即藤材加工剩余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藤材加工剩余物是将原藤加工成藤芯后所剩余的部分,这部分材料比较薄、易卷曲,其形状为长的卷曲状,其长度可按要求截断,厚度一般在0. 5-1_,含水率一般在10%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优选地,上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编织将藤材加工剩余物编织成藤帘或者辫状材料;组坯使用胶粘剂对辫状材料进行浸渍,晾干后组成板坯,或者,在相邻藤帘之间设置胶膜并组成板坯;压合对板坯进行压合处理制成藤质板材。编织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保持藤材天然外观特性和抗拉强度性能,考虑到后续的藤质板材的强度性能测定对试件尺寸具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测定试件的静曲强度时,对长度和宽度都有严格要求。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编织得到的藤帘的厚度一般为0. 5-lmm左右,长度为370mm,宽度为50mm。在组坯过程中,根据所要得到的板材的厚度以及控制压缩率,可以选择所要采用的藤帘的厚度以及具体的层数, 在组坯过程中,可以在相邻藤帘之间设置胶膜,使藤帘与胶膜间隔设置组成板坯。本专利技术所编织成的辫状材料是像编织麻花辫样对藤材加工剩余物进行编织得到的一种形状类似于麻花辫的材料,直径一般为20mm,可根据需要将其裁剪成所需长度。编织得到的辫状材料在组坯之前,先进行浸胶处理,浸渍时间一般控制为M小时。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地,所采取的编织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具体操作将藤材加工剩余物浸水打湿并取直晾干,然后编织成藤帘或辫状材料,并将编织得到的藤帘或辫状材料进行压平(或展平)处理,以得到表面平整的藤帘或辫状材料;其中, 上述压平(或展平)处理可以在冷压机上进行,压力一般控制为1. 0-1. 2MPa,施压时间控制为 l_2h。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在组坯过程中,在相邻藤帘之间设置胶膜来进行胶合(在压合过程中,胶膜会起到胶粘剂的作用),所采用的胶膜可以是聚酰胺热熔胶膜,施胶量大约为46-92g/m2。使用胶粘剂对辫状材料进行浸渍可以按照本领域中通常的做法进行,所采用的胶粘剂可以是酚醛树脂胶粘剂、脲醛树脂胶粘剂等,其中,优选地,所用的酚醛树脂胶粘剂的浓度为7%,浸渍过程中,每千克辫状材料所用树脂量为1. 63Kg。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地,压合处理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进行,其中,当使用热熔胶网膜作为胶粘剂、采用藤帘组成板坯时,热压的条件可以为热压温度控制为125°C,热压压力控制为4MPa,根据板坯厚度,施压持续时间控制为1. 0-1. 5min/mm,板坯的压缩率控制为10-15% ;当使用酚醛树脂胶粘剂、采用辫状材料组成板坯时,热压的条件可以为热压温度控制为135°C,热压压力控制为5MPa,根据板坯厚度,施压持续时间控制为1. 0-1. 5min/mm。在组坯时,板坯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压缩率或者由厚度规进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通过控制板坯的厚度可以使压合之后所获得的藤质板材达到所需的密度,即通过控制板坯的压缩率来控制最终得到的藤质板材的密度,藤质板材的密度可以控制在0. 6g/cm3-l. Og/cm3。而压缩率的大小对后续的一些理化性能的检测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藤质板材密度的大小会影响板材的静曲强度以及吸水厚度膨胀率等参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合适的板坯压缩率以及藤质板材密度等参数,可以使制备得到的藤质板材能够满足各项理化性能指标要求,达到在家具以及工艺品制造业中的使用要求。在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压缩率与密度的数量关系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密度=板坯质量/板坯体积,压缩率=(板坯厚度-热压后的板材厚度)/板坯厚度, 因此,压缩率越大,密度就越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藤质板材,其是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法制备的。该藤质板材由多层藤材加工剩余物编织而成的藤帘或辫状材料压合而成,具有多层的复合结构。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藤材加工剩余物制备藤质板材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将藤材加工剩余物经过编织、组坯和压合制成藤质板材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章杨丽森孙振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