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文龙专利>正文

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975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玩具,包含设置电机、传动轮系和轮子的机座和玩具模形,其特征在于:该机座为半球形的中空体,其球形顶面设置一侧具有弧形齿条的弧形槽道;设置有位于上述机座顶面的座盖,该座盖顶部设置马达和包含主蜗杆、蜗轮、与蜗轮同轴的正齿轮和从动蜗杆、具有同轴的轮齿的小蜗轮、与轮齿啮合的大齿轮、与正齿轮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转齿轮的被动轮、具有同轴纵向齿轮的伞齿轮、具有同轴的移动齿轮的旋转齿动的轮系;移动齿轮与机座弧形齿条啮合;设置包含凸轮、拔杆的移位机构,凸轮与大齿轮同轴,拔杆一端抵靠凸轮,另一端抵靠被动轮外壁;玩具模形组接在座盖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玩具可四处移走,还能模拟实体而具有骑乘旋转多角度方向变化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玩具
:本技术与玩具有关,尤指一种可左右来回移动与正反向回旋之外,又能多角度移走的电动玩具。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电动玩具可说是琳琅满目,但不外乎可以利用马达驱动使玩具行走如玩具汽车、轮船等;或是产生回转效果的,如玩具飞机、直升机等使其螺旋浆回转。这样的动感一直没有更新,或有更进一步变化效果的产品出现,只是在玩具造形上做些许不同变换而已,但就其运动效果而言都是相当平常的,不具任何特异新奇的性能。久而久之,能引起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而玩具这类产品原本就要求商品富于变化不断翻新才能开拓市场,扩大销售。有见于此,本设计人仍不断努力研究、改良及试验,得以研创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玩具,以解决电动玩具可以四处移走之外,还能模拟实体而具有骑乘旋转多角度方向变化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玩具,包含设置有电机、传动轮系和轮子的机座和玩具模形,其特征在于:该机座为半球形的中空体,其球形顶面壳壁设置有一侧-->具有弧形齿条的弧形槽道;设置有位于上述机座顶面的座盖,该座盖顶部的盒体内设置有马达和由马达传动的包含主蜗杆、蜗轮、与蜗轮同轴的正齿轮和从动蜗杆、与从动蜗杆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轮齿的小蜗轮、与轮齿啮合的大齿轮、与正齿轮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转齿轮的被动轮、与转齿轮啮合并具有同轴的纵向齿轮的伞齿轮、与纵向齿轮啮合并具有同轴的移动齿轮的旋转齿轮的轮系;上述移动齿轮啮合于机座弧形齿条上;设置有包含凸轮、拔杆的移位机构,该凸轮与上述轮系中大齿轮同轴,拔杆一端与凸轮抵靠,另一端与被动轮外壁抵靠;该玩具模形组接在座盖盒体顶部。上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子包含有设置在机座底部由传动轮系传动的垂向轴上的活动转轮、以及一对横向枢设于机座底面适当位置的固定转轮。上述的玩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座盖的轮系中的正齿轮的顶部可与玩具模形螺旋桨下方垂向伞齿轮啮合。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座盖的轮系可使其在机座上左右位移、以及正、反向旋转,上述两种运动又是沿机座顶部的弧形表面进行。故而组接于其上的玩具模形具有千变万化的动感。2、机座轮子包含活动转轮和固定转轮二部分,可使其具有全方位随机行走效果。3、可设计不同的玩具模形造形,扩大玩具品种。如飞机、摩托车、汽船等。-->4、可按具体的玩具模形造形需求,进行附件的传动,如直升飞机造形时的螺旋桨的转动。5、由于上述综合的结果,几可模拟众多物体多方向、角度实际运行姿态,如飞行、骑乘等,其动作新颖、引人注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一。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二。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座盖平面动作图一。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座盖平面动作图二。。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机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组接机车玩具模形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含有一半球形之机座10、及玩具模型30。该半球形之机座10内部为中空状,其顶面壳壁设置有弧形槽道11,该弧形槽道11一侧设置有弧形齿条12。而该机座10内部装设有马达13,该马达13与机座10底部电池连接导通,传动一个传动轮系。该传动轮系包含马达13直轴上的主动齿轮131和三个从动齿轮132。该主动齿轮131藉中间三个从动齿轮132将动力传送给设置在于机座10下方的垂向轴上的活动转轮133旋转。且该机座10适当位置分别横向枢接一对固定转轮134。可利用机座10底部电池电力驱动活动转轮133产生滚动及藉活动转轮133中心转轴产-->生360度旋转,同时带动二固定转轮134轮转,从而使整个机座10随机四方移走,设置有座盖20。该座盖20顶部设置有一中空的盒体21,该盒体21设置有由电池22供电转动的马达23和由马达23驱动的轮系。该轮系的组成和传动关系如下:主蜗杆231设置在马达23的主轴上,该主蜗杆231与架设于该盒体21上方的蜗轮232啮合,使该蜗轮232轮轴233得以回转;并同时带动位于轮轴233上的正齿轮234回转;又使设置于轮轴233另一端侧的从动蜗杆235作动旋转;该从动蜗杆235再与一小蜗轮236组配,使与该小蜗轮236同轴(或同体)且位于其下方的轮齿237驱动大齿轮238旋转;正齿轮234与一横杆25上的被动轮251啮合,横杆25另端串接有一弹体252,且该横25中间套设有一转齿轮253,该转齿轮253下方纵向设置有一伞齿轮26,该转齿轮253与伞齿轮26啮合,且该伞齿轮26下方设置有纵向齿轮261,该纵向齿轮261又与一轴枢于座盖20中心的旋转齿轮27啮合;而该旋转齿轮27心轴271上方串接有一弹簧272,心轴271下方设有一移动齿轮273,该移动齿轮273位于座盖20下面并与机座10顶面的弧形齿条12啮合,可沿该弧形齿条12产生左右移动。正齿轮234顶部可供玩具模型30如直升机螺旋桨31下方垂向伞齿轮32啮合,让直升机外形的玩具模型30螺旋桨31产生回转动作。设置有包含凸轮239和拨杆24的位移机构。该凸轮239设置在上述轮系中大齿轮238下方,其两侧各设有一轮翼239a、239b。该拨杆24其中心点系串接于小蜗轮236心轴下方,该拨杆24第一端241系抵接于凸轮239外缘,其第二端242抵靠于上述轮系中的被动-->轮251外壁。该玩具模型30(如直升机)其底部组接在盒体21上,其螺旋桨31下方设有一垂向伞齿轮32,并藉锁接元件将螺旋桨31底座螺合于盒体21上。藉由上述的结构,操作时当启动机座10马达13运转,可直接促使机座10底部活动转轮133回转及轮动,同时带动二固定转轮134随着轮转,让机座10有四处走动的效果。再启动座盖20马达23回转,首先主蜗杆231会带动与其啮合的涡轮232回转,使与蜗轮232同轴的正齿轮234、及位于轮轴233另端的从动蜗杆235同步转动。其中从动蜗杆235又带动与其组合的小蜗轮236回转,再使小蜗轮236下方的轮齿237驱动大齿轮238转动。又大齿轮238下方凸轮239系与大齿轮238一体因此亦被驱动,且因凸轮239两侧各有一凸出的轮翼239a、239b,使得抵接于凸轮239周边的拨杆24第一端241,随着凸轮239轮翼239a、239b凸出周边产生外推效果(参阅图3-4),令拨杆24可以其中间为支点进而使第二端242向内移。又因拨杆24第二端242系抵接于横杆25被动轮251外壁面,当拨杆24第二端242内移时,直接推使横杆25往弹体252方向移动,一方面使弹体252被盒体21内壁顶持呈压缩状,另一方面使横杆25被动轮251与轮轴233上的正齿轮234右侧边啮合并带动被动轮251旋转。重要的是横轴25上的转齿轮253亦被推向弹体252方向,使其啮合于下方的伞齿轮26右侧,令伞齿轮26产生正向转动,如此可使与伞齿轮26下方纵向齿轮261啮合的旋转齿轮27产生反向回转。而当凸轮239自身较小周径壁面接触到拨杆24-->第一端241时,拨杆24第二端242会被弹体252回复力推回,此时横杆25上的被动轮251会嵌接在正齿轮234左侧,转齿轮253会移回左侧原位,使其位于伞齿轮26环形齿面左侧,又使转齿轮253驱动伞齿轮26以反向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玩具,包含设置有电机、传动轮系和轮子的机座(10)和玩具模形(30),其特征在于:该机座(10)为半球形的中空体,其球形顶面壳壁设置有一侧具有弧形齿条(12)的弧形槽道(11);设置有位于上述机座(10)顶面的座盖(20),该座盖(20)顶部的盒体(21)内设置有马达(23)和由马达(23)传动的包含主蜗杆(231)、蜗轮(232)、与蜗轮(232)同轴的正齿轮(234)和从动蜗杆(235)、与从动蜗杆(235)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轮齿(237)的小蜗轮(236)、与轮齿(237)啮合的大齿轮(238)、与正齿轮(234)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转齿轮(253)的被动轮(251)、与转齿轮(253)啮合并具有同轴的纵向齿轮(261)的伞齿轮、与纵向齿轮(261)啮合并具有同轴的移动齿轮(273)的旋转齿轮(27)的轮系;上述移动齿轮(273)啮合于机座(10)弧形齿条(12)上;设置有包含凸轮(239)、拔杆(24)的移位机构,该凸轮(239)与上述轮系中大齿轮(238)同轴,拔杆(24)一端与凸轮(239)抵靠,另一端与被动轮(251)外壁抵靠;该玩具模形(30)组接在座盖(20)盒体(21)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玩具,包含设置有电机、传动轮系和轮子的机座(10)和玩具模形(30),其特征在于:该机座(10)为半球形的中空体,其球形顶面壳壁设置有一侧具有弧形齿条(12)的弧形槽道(11);设置有位于上述机座(10)顶面的座盖(20),该座盖(20)顶部的盒体(21)内设置有马达(23)和由马达(23)传动的包含主蜗杆(231)、蜗轮(232)、与蜗轮(232)同轴的正齿轮(234)和从动蜗杆(235)、与从动蜗杆(235)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轮齿(237)的小蜗轮(236)、与轮齿(237)啮合的大齿轮(238)、与正齿轮(234)啮合并具有同轴的转齿轮(253)的被动轮(251)、与转齿轮(253)啮合并具有同轴的纵向齿轮(261)的伞齿轮、与纵向齿轮(261)啮合并具有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吴文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