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加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5867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附加测量方法,包括: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的信息;UE根据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附加测量;网络侧向UE下发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相关时间;UE根据主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主测量;当UE测量到满足附加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时,将相关时间设置为定时器的时长,启动所述定时器;在定时器未超时之前,如果UE测量到满足主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则向网络侧发送主测量事件报告,主测量事件报告中携带主测量和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停止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时,停止定时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切换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测量技术,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附加测量用以辅助网络侧选取切换的目标小区。在现有的附加测量方法中,网络侧先向用户设备(UE)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该附加测量可以为同频测量、异频测量或者异系统测量,然后再向UE下发主测量的控制消息,该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将携带附加测量的测量标识(ID)。当UE收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后,将周期性地进行附加测量,并在需要上报主测量的测量报告时,将当前最新的附加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例如,当UE上报5A测量报告时,会在5A测量报告里携带5A测量的附加测量结果, 即GSM小区的周期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里包含测量到的GSM邻区的的GSM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gsm_carrierRSSI)。这个gsm_carrierRSSI表示在触发5A测量报告时最新测量到的一个GSM邻区的信号质量。上述附加测量的方法中,UE上报的附加测量结果为没有经过滤波处理的瞬时值, 而随着无线环境的变化,信号质量可能会存在较大的突变,这就可能导致根据瞬时的附加测量结果触发系统切换后,由于切换的目标GSM邻区的信号质量变差而出现切换失败或者掉话的问题。由此可见,由于信号突变现象的影响,利用现有的附加测量方法,将会降低切换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信号突变对切换准确性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种附加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的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附加测量;b、网络侧向所述UE下发主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相关时间;所述UE根据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主测量;C、当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附加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时,将所述相关时间设置为定时器的时长,并启动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之前,如果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主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则向网络侧发送主测量事件报告,所述主测量事件报告中携带所述主测量和所述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并停止所述定时器;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停止所述定时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附加测量方法,通过将附加测量的测量报告模式设置为事件测量,同时在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限定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的有效时间的相关时间信息,使得只有在附加测量满足条件之后的相关时间内如果主测量满足条件才能上报主测量和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基于该测量结果所触发的切换的准确性和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主测量的控制消息里增加一个相关时间额度信元,通知 UE只有在主测量事件和附加测量事件的触发时间差在相关时间内,才认为附加测量事件满足条件,可以和主测量事件报告一起上报事件结果。这样,可以提高附加测量引起的切换的目标小区选择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有效降低信号突变对切换准确性的影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步骤101、网络侧向UE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的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附加测量。本步骤用于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给UE,具体的下发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与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下发的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的信息的,也就是说,附加测量的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这样,UE侧不是在每次需要上报主测量的测量报告时都要上报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而是在附加测量满足预设的条件后的相关时间内,如果主测量满足条件,才上报其测量结果。步骤102、网络侧向所述UE下发主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相关时间;所述UE根据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主测量。本步骤中主测量的控制消息的具体下发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将携带相关时间,该相关时间用于限定上报主测量报告时附加测量与主测量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也就是说,只有在附加测量之后的一段时间 (即相关时间)内,如果主测量事件满足条件,则上报该主测量和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给网络侧。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通过测试设置合适的相关时间。具体地,为了获得较高的切换成功率,当实际应用环境中无线信号的波动比较快时, 该相关时间需要设置的较短;当无线信号的波动比较慢时,该相关时间可以设置的长一些, 这样可以在获得较高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事件报告上报的次数,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复杂度和节约系统资源的开销。步骤103、当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附加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时,将所述相关时间设置为定时器的时长,并启动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之前,如果所述UE 测量到满足所述主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则向网络侧发送主测量事件报告,所述主测量事件报告中携带所述主测量和所述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并停止所述定时器;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停止所述定时器。这里,只有在附加测量满足其预设事件报告条件后的相关时间内(即定时器未超时之前),如果主测量满足事件报告条件,才会将包含主测量和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的主测量报告上报给网络侧,而在附加测量满足预设条件后的相关时间之后(即定时器超时之后),该附加测量将无效,即不会再上报该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这样,可以有效确保所上报的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当前的信道状态,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基于该测量结果所触发的切换的准确性和成功率。上述事件报告条件可以采用现有系统中的设置方法进行预设,在此不再赘述。在实际应用中,当所述主测量为现有系统中的IG测量、2A测量、5A测量、3A测量或 3C测量,所述附加测量为IG测量、2A测量、3A测量或3C测量时,为了进一步解决跨RNC切换失败后的掉话问题,所述步骤103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侧根据所述主测量事件报告中主测量的测量结果,触发所述UE的小区切换过程,当所述切换失败时,判断所述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中是否有可切换的目标小区,如果有,则触发将所述UE切换到所述目标小区的过程。所述测量结果为满足对应测量的事件报告条件的小区。这里,和现有技术所不同的是,当网络侧根据主测量的测量结果所触发的小区切换过程失败时,会考虑从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中寻找目标小区,重新发起切换到新的目标小区的过程,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 UE继续留在本小区时由于信号差而导致掉话的可能性。这里,具体如何判断所述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中是否有可切换的目标小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利用主测量结果发起切换过程时相同的方法实现,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的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附加测量;b、网络侧向所述UE下发主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相关时间;所述UE根据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主测量;c、当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附加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时,将所述相关时间设置为定时器的时长,并启动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之前,如果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主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则向网络侧发送主测量事件报告,所述主测量事件报告中携带所述主测量和所述附加测量的测量结果,并停止所述定时器;当所述定时器超时时,停止所述定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加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下发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用于指示测量报告模式为事件测量的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附加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附加测量;b、网络侧向所述UE下发主测量的控制消息,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中携带相关时间; 所述UE根据所述主测量的控制消息进行主测量;C、当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附加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时,将所述相关时间设置为定时器的时长,并启动所述定时器;在所述定时器未超时之前,如果所述UE测量到满足所述主测量的预设事件报告条件,则向网络侧发送主测量事件报告,所述主测量事件报告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王峰袁乃华雷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