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它包括机头,置于机头内的电机,置于机头下方的曲面体扰流组件以及与电机通过轴连接的粉碎打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头上,扰流组件为一体的扰流罩或由多个扰流板组成的扰流罩状体,扰流组件的中心具有容纳上述轴穿过的空间,粉碎打浆刀的下端面不低于扰流组件的下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个曲面体扰流组件,将粉碎打浆刀具设置在等于或高于扰流组件下端面的位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扰流和粉碎作用相互独立,不能相互促进的问题。这种设计,使得粉碎打浆刀具的周边形成强大的负压,加速了浆液的流动,从而提高粉碎的效果,减少粉碎时间,并同时具有较好的消泡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浆机领域,属于现有豆浆机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豆浆机的粉碎装置一般安装在豆浆机的机头上,按粉碎系统的不同,分为细网豆浆机、大网(通常叫拉发尔网)豆浆机及无网豆浆机。细网具有难以清洗的缺点。拉发尔网豆浆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难清洗的问题,无网豆浆机彻底解决了难清洗的问题,因此无网豆浆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这无网豆浆机需要在杯体壁上设置扰流肋来增强扰流粉碎效果,使得杯体壁的结构变复杂,也不美观。中国专利 2001201^987. 6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豆浆机,它将扰流结构(即扰流曲面体)设置在粉碎刀具的上方,而不是设置在杯壁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杯体美观的问题,但由于扰流曲面体是设置在粉碎刀具的上方,也即粉碎刀具低于扰流曲面体的下端面,因此扰流曲面体下方的压力不够,难以在刀具附件形成虹吸作用,不能使流体形成一种从下到上的循环。因此这种扰流结构设置,不能使得粉碎刀具发挥最好的粉碎作用,从而相对延长了粉碎时间,降低了粉碎效果。另外由于这种压力差不够,因此消泡效果也较差。泡泡容易积聚在扰流曲面体的下方,当集聚到一定程度,泡泡会向外蔓延,从而容易接触到防溢棒,使豆浆机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清洗、粉碎效果好的用于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泡效果好的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包括机头,置于机头内的电机,置于机头下方的曲面体扰流组件以及与电机通过轴连接的粉碎打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头上,扰流组件为一体的扰流罩或由多个扰流板组成的扰流罩状体,扰流组件的中心具有容纳上述轴穿过的空间,粉碎打浆刀的下端面不低于扰流组件的下端面。这样不仅解决了扰流装置设置在杯壁上的问题,同时,通过将粉碎打浆刀具设置在高于扰流组件下端面的位置,使得扰流组件内外的速度差变大,因此内外的压力差变大,从而方便形成虹吸,加速浆液的循环,从而提高豆类与粉碎打浆刀具的接触几率,提高粉碎效果,缩短粉碎时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罩或扰流板组件上设有扰流孔。所述扰流孔在扰流组件高度方向的位置位于粉碎打浆刀上端面与扰流组件用于安装的安装固定面之间。所述扰流孔在扰流组件径向的位置位于粉碎打浆刀的旋转区域以外。这样的设置,能使得扰流孔处于粉碎打浆刀具的斜上方,浆液在虹吸作用下,顺着扰流孔切向流出,减少对扰流组件的冲击,从而减少扰流组件的震动,并对外部的泡泡进行冲击,起到消泡的作用。 同时,能带走一部分积聚在扰流组件顶部的泡泡,并带进旋转的水流(浆液)内进行二次消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碎打浆刀与扰流组件的安装固定面之间的距离为20 30mm。因此积聚在扰流组件顶部的泡泡在浆液的强有力冲击下,被冲破或冲散, 同时起到赶泡和消泡的作用,因此豆浆机不容易意外停机。所述扰流罩或扰流罩状体在粉碎打浆刀所在高度位置的直径大于粉碎打浆刀直径 10 20mm。所述扰流罩或扰流罩状体在粉碎打浆刀所在高度位置的直径大于粉碎打浆刀直径 10 15mm。所述扰流罩或扰流罩状体的最大直径为100 150mm。在上述的尺寸条件下,能获得最佳的粉碎效果。所述扰流组件的周向表面和/或底表面设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凸起或内凹单元。这些凸起和内凹的设置,可以增强扰流效果,最终提高扰流粉碎装置的粉碎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个曲面体扰流组件,将粉碎打浆刀具设置在等于或高于扰流组件下端面的位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扰流和粉碎作用相互独立,不能相互促进的问题。 这种设计,使得粉碎打浆刀具的周边形成强大的负压,加速了浆液的流动,从而提高粉碎的效果,减少粉碎时间,并同时具有较好的消泡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杯体部分未示出);图2是图1中扰流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扰流粉碎装置的扰流罩俯视图。图4是另一扰流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又一扰流粉碎装置的扰流罩状体的俯视图。图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豆浆机包括机头1,安装在机头1内的电机2,置于机头1下方的扰流粉碎装置,其中扰流粉碎装置包括扰流罩6和粉碎打浆刀7。机头1主要由塑料制成的机头上盖3及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亦可,如铝板、铁板等)制成的机头下盖4组成。机头下盖4内设有塑胶支架5,连接电机2的轴22向下延伸穿过塑胶支架5与金属制成的扰流罩6与粉碎打浆刀7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罩6的安装固定面6a(即扰流罩的上端面)设有连接柱61,连接柱61设有内螺纹,连接柱穿过机头下盖4后与塑胶支架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机头下盖4与扰流罩6之间设有密封组件8。当然, 扰流罩6可以直接与机头下盖4焊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免除螺钉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 扰流罩6下端面的直径约为100 150mm,上端的安装固定面6a的尺寸为30 60mm,高度为30 50mm。当扰流罩6与机头下盖4装配完成后,粉碎打浆刀7的下端面不低于扰流罩的下端面,也即如附图2中所示的A的尺寸应该大于或等于零,并且保持粉碎打浆刀7与扰流罩6的安装固定面6a(即扰流罩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20 30mm。通过将粉碎打浆刀7设置在高于扰流罩6下端面的位置,使得浆液在扰流罩6内外的速度差变大,因此内外的压力差变大,从而方便形成虹吸效应,加速浆液的循环,从而提高豆类与粉碎打浆刀具的接触几率,提高粉碎效果,缩短粉碎时间。扰流罩的直径主要根据粉碎打浆刀7的直径来确定。一般,扰流罩6在粉碎打浆刀7所在高度处的截面直径大于粉碎打浆刀7直径约10 20mm,并且以直径大于粉碎打浆刀直径10 15mm为最佳。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在扰流罩6上设有扰流孔6b,扰流孔6b在扰流罩高度方向的位置位于粉碎打浆刀7上端面与扰流罩用于安装的安装固定面6a之间。例如附图2中所示的扰流孔6b的下端高于粉碎打浆刀7的上端面,即扰流孔6b与粉碎打浆刀7支架的距离C 大于零。另外扰流孔6b在扰流罩6径向的位置位于粉碎打浆刀7的旋转区域以外,即如附图2所示,尺寸B的距离大于零。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扰流孔6b处于粉碎打浆刀7的斜上方,浆液在虹吸作用下,顺着扰流孔6b切向流出,减少对扰流罩6的冲击,从而减少扰流罩的震动,降低工作噪音。并且,从扰流孔6b出来的浆液对外部的泡泡进行冲击,起到消泡的作用。消泡的同时,还能带走一部分积聚在扰流罩6顶部的泡泡,并带进旋转的水流(浆液)内进行二次消泡。另外,如附图2、3所示,扰流罩6的周向表面设有规则的凸起单元6d和内凹单元 6c。这些凸起和内凹的设置,可以增强扰流效果,最终提高扰流粉碎装置的粉碎能力。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扰流罩6的底表面设有规则分布的内凹单元6e。这种设置在底表面的内凹单元6e,也可以起到加强扰流效果的作用。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扰流组件为由多个扰流板6f 焊接或固定连接在一块安装固定板6a上而组成的扰流罩状体。同样在各扰流板6f上分别设有凸起单元6d,这种由扰流板6f组成的扰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包括机头(1),置于机头内的电机(2),置于机头下方的曲面体扰流组件以及与电机通过轴连接的粉碎打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头上,扰流组件为一体的扰流罩或由多个扰流板组成的扰流罩状体,扰流组件的中心具有容纳上述轴穿过的空间,粉碎打浆刀的下端面不低于扰流组件的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包括机头(1),置于机头内的电机O),置于机头下方的曲面体扰流组件以及与电机通过轴连接的粉碎打浆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机头上,扰流组件为一体的扰流罩或由多个扰流板组成的扰流罩状体,扰流组件的中心具有容纳上述轴穿过的空间,粉碎打浆刀的下端面不低于扰流组件的下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或扰流板组件上设有扰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孔在扰流组件高度方向的位置位于粉碎打浆刀上端面与扰流组件用于安装的安装固定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打浆刀与扰流组件的安装固定面之间的距离为20 3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豆浆机的扰流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川,李前荣,王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