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唑啉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694514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肿瘤相关的药物领域,提供了具有式(Ⅰ)结构的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R1,R2,R3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有式(Ⅰ)结构的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的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治疗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人恶性神经胶质瘤,脑瘤等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类经化学合成得到的喹唑啉类化合物、这些喹唑啉类化合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喹唑啉类化合的药物组合物及这些喹唑啉类化合物用于抗肿瘤的用途。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居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改变,在不良环境和一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60亿人口中,每年约新增800万癌症患者,6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卫生部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达200万人,死亡130万人,肿瘤死亡已成为我国高死亡的病种之一,也是造成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与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每年医疗费用达数百亿元,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肺癌,已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全球有120万新增病例,每年因肺癌而死亡者高达105万人。在美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率统计,肺癌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胰腺癌死亡人数之和,肺癌在美国已成为第一杀手。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每年新增肺癌病例70多万人,每年因之死亡人数达60万人,从2000年起肺癌死亡人数已跃居第一位。肺癌在我国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年轻化、女性化、复杂化等特点。流行病学专家预测,如不有效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我国2025年新增肺癌人数将超过100万人, 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肺癌大国。专利技术人在研究喹唑啉类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抗肿瘤活性强,毒性低,具有优良药代动力学特性的喹唑啉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成本低,合成工艺简便,且污染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以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用于制备治疗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白血病,乳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人恶性神经胶质瘤,脑瘤等药物方面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涉及通式(I )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              (Ⅰ)其中:R1,R2,R3为卤素,腈基,硝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苯甲氧基,被卤素,腈基,硝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取代的苯甲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2.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为4-(2, 3-二氟苯胺)-7-甲氧基-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HK-401), 4-(3-氯-4-氟苯胺)-7-甲氧基-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HK-402), 4-(3,4,5-三氟苯胺)-7-甲氧基-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HK-403), 4-(3-甲基苯胺)-7-甲氧基-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HK-404), 4-(3-异丙基苯胺)-7-甲氧基-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HK-405), 4-(3-腈基苯胺)-7-甲氧基-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HK-406), 4-(3,5-二甲基-4-甲氧基苯胺)-7-甲氧基_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喹唑啉 (HK-407),4-(4- (3-氟苯甲氧基)苯胺)-7-甲氧基_6-(3,3-二甲基烯丙基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汉康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