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548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舱,解决了现有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不能满足防爆和抗压的要求的技术问题。可移动式救生舱,形状为长方体,包括前后两面板、顶板、底板、左右两侧板,在左侧板与顶板之间及右侧板与顶板之间均设置有衔接斜板,在前后两面板的四周边缘上均分别设置有法兰(1),在两侧板上均分别设置有下横筋(3)、上横筋(2)、前竖筋(5)和后竖筋(4),在前竖筋(5)与前面板法兰之间设置有小横筋,在后竖筋(4)与后面板法兰之间也设置有小横筋,在前竖筋(5)和后竖筋(4)之间设置有网格筋(6),在衔接斜板上设置有斜加强筋(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了舱体的抗爆、抗压能力,并且加工工艺简单、吊装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特别涉及一种井下逃生用的具有防爆抗压的仓体。
技术介绍
井下当发生爆炸时,常常伴随着巨大的冲击压力。目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大都采用钢板压筋方式,虽然加工工艺简单,但不能满足防爆和抗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舱,解决了现有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不能满足防爆和抗压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可移动式救生舱,形状为长方体,包括前后两面板、顶板、底板、左右两侧板,在左侧板与顶板之间及右侧板与顶板之间均设置有衔接斜板,在前后两面板的四周边缘上均分别设置有法兰,在两侧板上均分别设置有下横筋和上横筋,在下横筋和上横筋之间设置有前竖筋和后竖筋,在前竖筋与前面板法兰之间设置有小横筋,在后竖筋与后面板法兰之间也设置有小横筋,在前竖筋和后竖筋之间设置有网格筋,在衔接斜板上设置有斜加强筋,在顶板上分别设置有顶加强筋和吊耳。所述的在前竖筋和后竖筋之间设置的网格为矩形的网格筋。本技术增强了舱体的抗爆、抗压能力,并且加工工艺简单,吊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可移动式救生舱,形状为长方体,包括前后两面板、顶板、底板、左右两侧板,在左侧板与顶板之间及右侧板与顶板之间均设置有衔接斜板,在前后两面板的四周边缘上均分别设置有法兰1,在两侧板上均分别设置有下横筋3和上横筋2,在下横筋3和上横筋2 之间设置有前竖筋5和后竖筋4,在前竖筋5与前面板法兰之间设置有小横筋,在后竖筋4 与后面板法兰之间也设置有小横筋,在前竖筋5和后竖筋4之间设置有网格筋6,在衔接斜板上设置有斜加强筋7,在顶板上分别设置有顶加强筋8和吊耳9。所述的在前竖筋5和后竖筋4之间设置的网格筋6为矩形的网格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形状为长方体,包括前后两面板、顶板、底板、左右两侧板,在左侧板与顶板之间及右侧板与顶板之间均设置有衔接斜板,其特征在于, 在前后两面板的四周边缘上均分别设置有法兰(1),在两侧板上均分别设置有下横筋(3)和上横筋(2),在下横筋(3)和上横筋(2)之间设置有前竖筋(5)和后竖筋(4),在前竖筋(5)与前面板法兰之间设置有小横筋,在后竖筋(4)与后面板法兰之间也设置有小横筋,在前竖筋(5)和后竖筋(4)之间设置有网格筋(6),在衔接斜板上设置有斜加强筋(7),在顶板上分别设置有顶加强筋(8)和吊耳(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舱,形状为长方体,包括前后两面板、顶板、底板、左右两侧板,在左侧板与顶板之间及右侧板与顶板之间均设置有衔接斜板,其特征在于,在前后两面板的四周边缘上均分别设置有法兰(1),在两侧板上均分别设置有下横筋(3)和上横筋(2),在下横筋(3)和上横筋(2)之间设置有前竖筋(5)和后竖筋(4),在前竖筋(5)与前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淑仙邢占洋乐东生白秀玲张际姚慧樊卫兵王伟陈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