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螺纹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507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螺纹成型机构,应用于一塑胶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成型机构包括:一瓣合型芯,其固设于该模具的顶出板上,其上端设有若干瓣型螺纹结构,在不受力外力作用时,该瓣合型芯的瓣型螺纹结构向内收缩;一卡爪撑杆,其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内,该卡爪撑杆在合模时将该卡爪结构卡进该瓣合型芯的各瓣型螺纹结构之间,该卡爪结构与该瓣型螺纹结构共同配合参与成型产品的内部结构;一撑杆底座,其下端固设于该模具的下固定板上,其上端穿过该模具的顶出板插入该瓣合型芯,该卡爪撑杆的下端插入该撑杆底座中并固定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容易,成本较低,成型周期较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螺纹成型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螺纹成型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塑胶模具的简易瓣型内螺纹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当塑胶产品的具有内螺纹结构时,如化妆品外壳产品、汽车零件类产品等,内螺纹结构需要塑胶模具成型。现有技术对于内螺纹结构,通常采用螺杆齿轮抽芯机构来成型。但是螺杆齿轮抽芯机构使模具结构更加复杂、成本过高,模具容易损坏。请参阅图1,其绘示一具有普通封闭式内螺纹结构 的塑胶产品10,其具有封闭式内螺纹11。请参阅图2及图3,其分别绘示现有内螺纹成型机构的侧面示意图及现有内螺纹成型机构的另一侧面示意图,该内螺纹成型机构,应用于模具中,用于生产该产品10,其包括四个螺杆入子20,该螺杆入子20 —端设有螺纹21参与成型产品的内螺纹,该螺杆入子的下端设有齿轮22及静压轴承23 ;一个弹簧30,设置连接于该模具的公模板200与公模承板300之间;—个传动螺杆40,其设置于上述螺杆入子20中间,该传动螺杆40上设有一传动齿轮41上,该传动齿轮41的齿啮合上述螺杆入子的齿轮22的齿,其下端还设有一传动盘 42 ;一个电机50,该电机50的转轴通过一皮带51与该传动螺杆40的传动盘42相连接。开模时,该电机50旋转并通过该皮带51带动该传动螺杆40旋转,该传动螺杆40 又通过该传动齿轮41带动该螺杆入子20旋转并向下退出该产品10。该弹簧30的作用是当该螺杆入子20旋转并向下退出该产品10时,使该公模板200与该母模板100暂不分开, 从而使该产品10固定不动,而该公模板200与该公模承板300先分开。该螺杆入子20完全退出该产品10后,该公模板200与该母模板100才分开,从而取出产品。现有内螺纹抽芯机构结构复杂、成本过高且齿轮系统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不易损坏的内螺纹成型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螺纹成型机构,应用于一塑胶模具中, 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成型机构包括一瓣合型芯,其为中空圆筒结构,下端固设于该模具的顶出板上,其上端设有若干瓣型螺纹结构,每两个瓣型螺纹结构之间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垂直滑槽,该垂直滑槽向下延伸至该瓣合型芯的下半部分,该垂直滑槽在瓣型螺纹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避空槽,在不受力外力作用时,该瓣合型芯上端的瓣型螺纹结构向内收缩;一卡爪撑杆,其主体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内部,其上端设置有若干卡爪结构,该卡爪结构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的垂直滑槽内,该卡爪撑杆在合模时将该卡爪结构卡进该瓣合型芯的各瓣型螺纹结构之间,该卡爪结构与该瓣型螺纹结构共同配合参与成型产品的内部结构;一撑杆底座,其下端固设于该模具的下固定板上,其上端穿过该模具的顶出板插入该瓣合型芯,该卡爪撑杆的下端插入该撑杆底座中并固定连接。优选地,该瓣合型芯的上端设有四个瓣型螺纹结构。优选地,该瓣合型芯的该垂直滑槽上的该避空槽的宽度大于该卡爪撑杆上端的卡爪结构的宽度。优选地,该瓣合型芯的下端设有一台阶面,用于防止该瓣合型芯旋转。优选地,该卡爪撑杆下端插入该撑杆底座并通过销钉与该撑杆底座固定连接。优选地,该撑杆底座的下端设有一台阶面,用于防止该撑杆底座旋转。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的模具,所生产的塑胶产品的内螺纹结构为瓣型间隔式内螺纹,与普通封闭式内螺纹结构相比,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差异,能够满足产品要求,而且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容易,成本较低,成型稳定,成型周期较短。附图说明图1为一具有普通封闭式内螺纹的塑胶产品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内螺纹成型机构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内螺纹成型机构的另一侧面示意图。图4为一具有瓣型间隔式内螺纹的塑胶产品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于合模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于开模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4,其绘示一具有瓣型间隔式内螺纹的塑胶产品60,其具有四个瓣型螺纹61均勻间隔分布于该产品的内壁,每两个瓣型螺纹之间设有一无螺纹结构的间断面62。请参考图5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螺纹成型机构,应用于一塑胶模具中, 用于生产该产品60,该内螺纹成型机构包括一瓣合型芯70、一卡爪撑杆80及一撑杆底座 90。该瓣合型芯70固设于该模具的上顶出板3000与下顶出板4000上,其上端设有四个瓣型螺纹结构71,用于成型该产品60的瓣型螺纹61。该瓣型螺纹结构7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垂直滑槽72延伸至该瓣合型芯70的下半部分,该垂直滑槽72的中部设置有一宽度大于该滑槽72的避空槽73。不受外力作用时,该瓣合型芯70的瓣型螺纹结构71沿径向向内收缩一定距离。该瓣合型芯70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止转台阶面74,防止该瓣合型芯70在开合模时旋转。该卡爪撑杆8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70内,其上端设置有四个卡爪结构81,该卡爪结构81的主体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70的垂直滑槽72内,该卡爪撑杆80在合模时向上运动将该卡爪结构81卡进该瓣合型芯70的各瓣型螺纹结构71之间的避空空间,该卡爪结构81的表面参与成型该产品60内部无的间断面62及其他无螺纹的部分。该撑杆底座90下端固设于该模具的下固定板5000上,其上端穿过该模具的上顶出板3000与下顶出板4000并插入该瓣合型芯70,其上端与该卡爪撑杆80连接。该撑杆底座 90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止转台阶面91,防止该撑杆底座90在开合模时旋转。该卡爪撑杆80的下端还设有一销孔82,该撑杆底座90上在对应该卡爪撑杆80的销孔82的位置也设有一销孔92,该卡爪撑杆80的下端插入该撑杆底座90中,该卡爪撑杆 80与该撑杆底座90通过一销钉固定连接。合模时,该卡爪撑杆80的卡爪结构81配合该瓣合型芯70的瓣型螺纹结构71共同参与成型该产品60的内部结构。开模时,该母模板1000与公模板2000分开,该上顶出板3000与该下顶出板4000 向上运动,带动该瓣合型芯70向上顶出,该卡爪撑杆80由于受撑杆底座90的限制作用无法运动,该卡爪撑杆80相对于该瓣合型芯70向下运动,其上端的卡爪结构81分别沿该瓣合型芯70的垂直滑槽向下滑动到该避空槽72中。此时该瓣合型芯70的四个瓣型螺纹结构71沿径向向内收缩,完全退出该产品60的瓣型螺纹61,产品取出。再次合模时,该上顶出板3000与该下顶出板4000向下运动复位,带动该瓣合型芯 70向下复位,该卡爪撑杆80相对于该瓣合型芯70向上运动,其上端的卡爪结构81分别沿该瓣合型芯70的垂直滑槽72向上运动,将该瓣合型芯70的四个瓣型螺纹结构71沿径向向外扩张,直到该卡爪结构81到达该瓣合型芯70的瓣型螺纹结构71之间的间隔位置,该卡爪结构81与该瓣型螺纹结构71配合成型该产品60的内部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的模具,所生产的塑胶产品的内螺纹结构为瓣型间隔式内螺纹,与普通封闭式内螺纹结构相比,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差异,能够满足产品要求,而且本技术内螺纹成型机构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容易,成本较低,成型稳定,成型周期较短。需指出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纹成型机构,应用于一塑胶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该内螺纹成型机构包括:一瓣合型芯,其为中空圆筒结构,下端固设于该模具的顶出板上,其上端设有若干瓣型螺纹结构,每两个瓣型螺纹结构之间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垂直滑槽,该垂直滑槽向下延伸至该瓣合型芯的下半部分,该垂直滑槽在瓣型螺纹结构的下端设置有一避空槽,在不受力外力作用时,该瓣合型芯上端的瓣型螺纹结构向内收缩;一卡爪撑杆,其主体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内部,其上端设置有若干卡爪结构,该卡爪结构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该瓣合型芯的垂直滑槽内,该卡爪撑杆在合模时将该卡爪结构卡进该瓣合型芯的各瓣型螺纹结构之间,该卡爪结构与该瓣型螺纹结构共同配合参与成型产品的内部结构;一撑杆底座,其下端固设于该模具的下固定板上,其上端穿过该模具的顶出板插入该瓣合型芯,该卡爪撑杆的下端插入该撑杆底座中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稳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