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仲模专利>正文

电动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50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陀螺主要由永磁式直流电动机,陀螺转子上、下壳体及电池组成,该陀螺的上、下壳体具有飞碟构型,旋转时电动机轴作为支承轴,电动机外壳带动上、下壳体转动,在壳体内还设有微型开关,音乐或语音片及微型喇叭和/或发光二极管。(*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少年儿童玩具的陀螺,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的玩具电动陀螺。陀螺俗称为“地转子”或“地嗡嗡”,作为玩具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市场上可以看到一些改进的陀螺玩具,这些玩具陀螺虽然在构型上新颖,但仍要借助人力使陀螺转子旋转,年龄较小的儿童很难操作玩耍。其次,这些陀螺转子转速较低且惯量小,不能充分表现出陀螺的惯性效应,并且往往由于不能被补充能量很快便停止转动,其趣味性及启迪智力的作用也就受到限制。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玩具陀螺,它不但具有新颖的构型,及转速高、惯量大可充分表现陀螺的惯性效应,而且不用手使其转动,还可在转动中被补充能量作长时间转动,由此极大地体现趣味性及启迪少年儿童智力的作用。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设计了一种电动陀螺,它的特点在于该陀螺由一个永磁式直流电动机,陀螺转子上、下壳体及电池所组成,陀螺转子上、下壳体为一个飞碟构型的具有内空间的对称旋转体,在其最高的碟心内空间中放置所述电动机,该电动机的外壳与下壳体形成固定连接,该电动机转子轴的二个轴端分别从上、下壳体中心孔穿出并与其隔开一个小间隙,所述电动机转子轴与所述对称旋转体中心对称轴相重合并形成该陀螺的支承轴,在上、下壳体直径最大碟边的内空间中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外侧上放置电池,该电池用于向所述电动机供电。由于以上的结构就形成了一个具有飞碟构型的电动陀螺,它由电池作能源驱动,转速高,在其内部具有电动机及电池因而惯量大,转动起来可充分体现陀螺效应。它不用手动转动因而便于儿童玩耍及启迪少儿智力。它由电池供电可作长时间转动,增加了趣味性,因而就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对本技术电动陀螺的其它构型和优点作进一步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电动陀螺一个实施例的垂直剖面图;图2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水平剖面图。由图1可看到通过其中心轴的一个电动陀螺的垂直剖面,它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电动陀螺主要由一个永磁电动机1,陀螺转子上、下壳体2、6,电池9所组成。该陀螺转子上、下壳2、6通过螺扣或卡口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它们均由塑料作成。由该图可以看到上、下壳体2、6构成一个飞碟状的对称旋转体,在其最高的碟心内空间中放置着所述电动机1。该电动机1的外壳体紧卡在下壳体6中的一个固定圈内,由此形成与下壳体6的固定连接,该电动机1的转子轴的两个轴端分别地从上、下壳体2、6的中心孔穿出并与其隔开一个小间隙,以使得陀螺外壳2、6(也即陀螺的转子)可以相对电动机1的转子轴转动。该电动机1转子轴安装得与所述对称旋转体的中心对称轴相重合,并形成该陀螺的支承轴。也就是说电动机1的转子轴是作支承用不转动的,该陀螺的转动是由电动机1的外壳作为动力输出带动作为陀螺转子的外壳2,6旋转的。在上、下壳体2、6直径最大的碟边内空间中电动机1外壳的外侧放置了两个干电池9,它们分别卡在各自的导电片10中,这些导电片10及各电池水平方向外侧的一个定位片使这两个电池9在水平方向被定位,而电池9垂直方向的定位是由壳体2,6碟边内空间的相应高度保证的,也就是这个高度与电池的外径一致,由此就使电池9很好地固定,不会在陀螺转动时被松脱下来。为了使陀螺方便地起动及停止,在下壳6上设置了一个微型开关8,微型开关8,两个电池9及电动机1形成串联连接(为简明起见,图中未示出连接线)。为了增加趣味,在该陀螺的外壳2、6中还安装了一个语音片或音乐片4及一个微型喇叭5,它们也以公知方式用连接线(未示出)与微型开关8及电池9相连接。因此,在陀螺旋转时还会产生音乐或语音的声响效果。为了更加有趣,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变型,其上、下壳体2、6中至少一个是由透明塑料作成的,在该透明壳体的内侧不同直径处设置了一些发光二极管(图中未示出),在不同直径处的发光二极管可以是不同颜色的。这些发光二极管并联后与一电阻串联再串联到开关8与电池9上。为了体现不同的陀螺效应,在图1的实施例中电动机1的转子轴的两端上套有两种支承件即球形支承件3与座形支承件7。它们中的任一个均可朝下作支承用。此外,在陀螺转动中,如果握住陀螺转子,则改变成其轴的转动,由于设置了钝头的支承件,就保证了安全。本技术的电动陀螺其结构新颖,采用永磁式玩具电动机的壳体作动力带动惯量大的陀螺壳体转动,由于具有动力补充,可以根据需要在转动中任意改变转轴方向作高速不停转动,充分地体现了陀螺效应。转动中还可产生声响和/或发光的效果,加上其外形酷似飞碟,转动速度又高,又有飞碟玩具的效果。因此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启迪智力的新一代陀螺玩具。此外,本技术的电动陀螺结构布置合理,材料来源普遍,制作简单,便于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该陀螺主要由一个永磁式直流电动机(1),陀螺转子上、下壳体(2,6)及电池(9)组成,陀螺转子上、下壳体(2,6)为一个飞碟构型的具有内空间的对称旋转体,在其最高的碟心内空间中放置所述电动机(1),该电动机(1)的外壳与下壳体(6)形成固定连接,该电动机(1)转子轴的二个轴端分别从上、下壳体(2,6)的中心孔穿出并与其隔开一个小间隙,所述电动机(1)的转子轴与所述对称旋转体中心对称轴相重合并形成该陀螺的支承轴,在上、下壳体(2,6)直径最大的碟边的内空间中所述电动机(1)外壳的外侧上放置电池(9),该电池(9)用于向所述电动机(1)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该陀螺主要由一个永磁式直流电动机(1),陀螺转子上、下壳体(2,6)及电池(9)组成,陀螺转子上、下壳体(2,6)为一个飞碟构型的具有内空间的对称旋转体,在其最高的碟心内空间中放置所述电动机(1),该电动机(1)的外壳与下壳体(6)形成固定连接,该电动机(1)转子轴的二个轴端分别从上、下壳体(2,6)的中心孔穿出并与其隔开一个小间隙,所述电动机(1)的转子轴与所述对称旋转体中心对称轴相重合并形成该陀螺的支承轴,在上、下壳体(2,6)直径最大的碟边的内空间中所述电动机(1)外壳的外侧上放置电池(9),该电池(9)用于向所述电动机(1)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陀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6)上还设置了一个微型开关(8),该微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仲模刘玉彪郭跃红
申请(专利权)人:张仲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