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灯泡,它由灯管、壳体、螺纹触片、导电柱、控制结构构成;灯管呈螺旋双绞线状,与壳体下端相固定;螺纹触片固定在壳体上,两侧设有孔;壳体顶端设有触点;控制结构包括设于壳体顶端、触点右侧的控制钮及设于壳体内的连杆组件;导电柱左半部分为圆柱状,右半部分为圆台状,中部设有卡槽,圆台端与连杆组件固定,圆柱端由螺纹触片上的孔伸出;螺纹触片、导电柱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灯管的一端电相连,灯管的另一端与触点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灯泡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在挂口/螺口间切换,以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灯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灯泡。
技术介绍
灯泡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品,通电后可持续发光以供照明、装饰等。现有市场上的灯泡按其与灯头的连接方式分为螺口、挂口两种,通过设于灯泡顶端的触点及外露的导电片与灯头连接将灯丝接入电路。螺口灯泡只能与螺口灯头相配套使用,挂口灯泡只能与挂口灯头相配套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灯泡烧坏而一时无法找到与灯头相匹配的螺口 /挂口灯泡的情形,给使用带来不便,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螺口 /挂口灯泡只适用于对应灯头,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灯泡,它能在挂口 /螺口间切换以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灯头,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了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灯泡,其特征在于 它由灯管、壳体、螺纹触片、导电柱、控制结构构成;所述的灯管呈螺旋双绞线状,与壳体下端相固定;所述的螺纹触片固定在壳体上,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孔;所述的壳体顶端设有触点;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设于壳体顶端、触点右侧的控制钮及设于壳体内的连杆组件;所述的导电柱左半部分为圆柱状,右半部分为圆台状,中部设有卡槽,圆台端与连杆组件固定,圆柱端由螺纹触片上的孔伸出;所述的螺纹触片、导电柱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灯管的一端电相连,灯管的另一端与触点电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现有灯泡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在挂口 /螺口间切换,以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灯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适用群体广泛。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螺口转换结构图。图3是导电柱局部剖视图。图4是控制结构原理图。图中1-灯管、2-触点、3-螺纹触片、4-导电柱、5-壳体、6-控制钮。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灯泡,其特征在于它由灯管(1)、壳体(5)、螺纹触片(3)、导电柱G)、控制结构构成;所述的灯管(1)呈螺旋双绞线状,与壳体( 下端相固定;所述的螺纹触片( 固定在壳体( 上,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孔;所述的壳体( 顶端设有触点O);所述的控制结构包括设于壳体( 顶端、触点(2) 右侧的控制钮(6)及设于壳体(5)内的连杆组件;所述的导电柱(4)左半部分为圆柱状, 右半部分为圆台状,中部设有卡槽,圆台端与连杆组件固定,圆柱端由螺纹触片( 上的孔伸出;所述的螺纹触片(3)、导电柱⑷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灯管⑴的一端电相连,灯管 (1)的另一端与触点O)电相连。在图1、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按下控制钮(6),卡口在杠杆作用下离开导电柱 ⑷上的卡槽,解除其对导电柱⑷的限制,导电柱⑷在与之相连的弹簧作用下由螺纹触片(3)上的孔伸出;松手后控制钮(6)、连杆组件在与卡口相连的弹簧作用下复位,此时与卡口相连的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按下控制钮(6)同时向内挤压导电柱(4)至外露部分缩进壳体(5),松开控制钮(6),卡口嵌入导电柱(4)上的卡槽以限制导电柱G),此时与卡口相连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按下控制钮(6)同时用手将导电柱⑷向内挤压至导电柱(4)外露部分缩进壳体(5)内,松手后控制钮(6)限制连杆组件,使导电柱 (4)保持处于壳体(5)内的状态。此时灯泡与螺口灯头相匹配。在图1、图2、图3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按下控制钮(6)解除连杆组件对导电柱 ⑷的限制,导电柱⑷圆柱状部分由螺纹触片⑶上的孔伸出,同时其圆台状部分限制其继续伸出并保持导电柱(4)与螺纹触片(3)相接触。此时灯泡与挂口灯头相匹配。权利要求1. 一种多功能灯泡,其特征在于它由灯管(1)、壳体(5)、螺纹触片(3)、导电柱0)、 控制结构构成;灯管(1)呈螺旋双绞线状,与壳体(5)下端相固定;螺纹触片(3)固定在壳体(5)上,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孔;壳体(5)顶端设有触点O);控制结构包括设于壳体(5) 顶端、触点( 右侧的控制钮(6)及设于壳体(5)内的连杆组件;导电柱(4)左半部分为圆柱状,右半部分为圆台状,中部设有卡槽,圆台端与连杆组件固定,圆柱端由螺纹触片(3) 上的孔伸出;螺纹触片(3)、导电柱⑷与灯管⑴的一端电相连,灯管⑴的另一端与触点(2)电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灯泡,它由灯管、壳体、螺纹触片、导电柱、控制结构构成;灯管呈螺旋双绞线状,与壳体下端相固定;螺纹触片固定在壳体上,两侧设有孔;壳体顶端设有触点;控制结构包括设于壳体顶端、触点右侧的控制钮及设于壳体内的连杆组件;导电柱左半部分为圆柱状,右半部分为圆台状,中部设有卡槽,圆台端与连杆组件固定,圆柱端由螺纹触片上的孔伸出;螺纹触片、导电柱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灯管的一端电相连,灯管的另一端与触点电相连。本技术对现有灯泡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在挂口/螺口间切换,以适用于两种不同的灯头。文档编号F21V23/06GK202074463SQ201120094388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陈志奇 申请人:陈志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灯泡,其特征在于:它由灯管(1)、壳体(5)、螺纹触片(3)、导电柱(4)、控制结构构成;灯管(1)呈螺旋双绞线状,与壳体(5)下端相固定;螺纹触片(3)固定在壳体(5)上,两侧设有相对应的孔;壳体(5)顶端设有触点(2);控制结构包括设于壳体(5)顶端、触点(2)右侧的控制钮(6)及设于壳体(5)内的连杆组件;导电柱(4)左半部分为圆柱状,右半部分为圆台状,中部设有卡槽,圆台端与连杆组件固定,圆柱端由螺纹触片(3)上的孔伸出;螺纹触片(3)、导电柱(4)与灯管(1)的一端电相连,灯管(1)的另一端与触点(2)电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奇,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