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荣增专利>正文

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3222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为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机架悬臂内腔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悬臂式主体机架;所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高楼火灾时提供受灾人员自救或他救及辅助消防人员救援、灭火。(*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设备领域,具体说是用于高楼火灾时,提供受灾人员自救或他救及辅助消防人员救援、灭火的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数十年来,科学家都在不断开发科学灭火的方法和设施,尽可能地减少火灾尤其是高楼火灾的发生,并设法减少既发火灾的危害。高层建筑灭火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因为救火云梯车最高能架到九十多米, 常规的云梯高度只有四五十米,水枪的喷射高度也有限。可见,高层建筑难以外部灭火,而火势太大时建筑内部的消火栓也难以及时使用。目前,用于高楼逃生救灾的装置还有如下几种一、高楼缓降逃生器,它由钩子、绳索、阻尼器组成,先将钩子固定在门、窗外墙面, 需要时挂上阻尼器拉着绳索紧贴外墙缓降至地面实行逃生。此逃生器的局限性1、单户使用;2、钩子固定位置与着火时的风向具有不确定性;3、紧贴外墙原因可能擦伤或被凸出物钩住甚至被悬挂半空中造成危险。二、电梯式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它是在高楼外墙面装上轨道,一部电梯在外墙面上下移动,其不足之处是覆盖面有限,造价高,而且破坏建筑物外观。三、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00113490. 6的一种高层建筑空中消防救援装置,T字型轨道及设于其上能沿T字型轨道进行可控运行的一个带可升降吊篮的单臂缆车和控制电路组成,其覆盖面积大,缆车与外墙面距离可调,弥补了前两种逃生救灾装置的不足,但其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单臂支承缆车不稳固,且造价高。因此,克服现有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单臂支承缆车不稳固,且造价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固、逃生与救灾均操作方便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就成为该领域迫切期望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固、逃生与救灾均操作方便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为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体机架悬臂内腔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所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体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A、所述悬臂式主体机架由一立式框架和一端与之固定连接的两中空梁组成,两中空梁的另一端各设有一限位加强箍,并在限位加强箍的底部设有一连接两平行中空梁架端部的横连杆组成稳固框架结构,并经一组斜拉杆连接构成稳固的直角三角形立体框架组合体;同时,所述的立式框架和悬臂式中空梁框架顶部限位加强箍的底部分别通过一固定于楼顶水平面铺设的T字型轨道、固定在沿建筑外立面墙体水平面上的T字型轨道,以及与T 字型轨道、立式框架配套的导轮组构成沿两T字型轨道位移的平移机构。B、所述的伸展式支撑机构包括一端呈侧开口、并串套在主机架悬臂式中空梁内腔的可伸展U形框架、设在所述可伸展U形框架内的呈内外套置式设置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以及一套钢丝牵引机构组成;所述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由三角形外支撑架、 三角形内支撑架、一组拉杆铰链构成,其中所述的三角形外支撑架的底边为一同时插入左右两边悬臂式中空梁和可伸展U形框架上腰形孔道内的外支撑架转动轴,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通过设置在两斜边端部的一铰链型转动轴与三角形外支撑架的三角形顶部的两边串接在一起;同时,所述三角形内、外支撑架的两组对应斜边的近底边部位各设有一组拉杆铰链;所述的钢丝牵引机构由卷扬电机、牵引钢丝、分线导轮组构成,其中的卷扬电机固定在立式框架上,由其引出的牵引钢丝通过设置在中空梁端部的横连杆上设置的分线导轮组,分别连接到串套在中空梁内的可伸展U形框架的钢丝固定环上,构成可伸展U形框架的拉伸机构。C、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包括逃生绳绞辊、绳索导轮组、逃生绳,其中的逃生绳绞辊安置在立式框架与中空梁相连接的斜拉杆上,缠绕在逃生绳绞辊上的逃生绳一端固定在逃生绳绞辊上,另一端拉出后依序穿绕过设置在立式框架上的分上、下设置的绳索导轮组后,经过三角形外支撑架尾部的外支撑架转动轴以及三角形内、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后,悬挂直至地面。D、所述的钢索收放机构,包括设于与绳索收放机构逃生绳绞辊同一轴杆上的钢丝绳绞辊、钢丝绳导轮组、钢丝绳,所述的钢丝绳穿过远离外墙面的钢丝绳导轮组中一只导轮后回上来,将钢丝绳的两头对接固定成为钢丝绳圈,再将对接点经过另一只导轮上方,穿过三角形内、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上方后悬挂至地面。所述的两中空梁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一组止退机构,所述止退机构由L形止退转臂和止退锁组成;所述止退机构设置于中空梁的靠近限位加强箍部位。所述的可伸展U性框架穿入中空梁的架杆上开有一段腰型孔道、设有滚动滑轮、 限位开关和钢丝固定环;所述的可伸展U形框架的可伸出的框架的横架上还设有固定角翻转铰链、翻转铰链和固定搁板;所述翻转铰链设置于可伸展U形框架伸出部横架中部下方, 翻转铰链的翻转方向朝向框架主体开口端,且翻转铰链的内侧上设有牵引桩,所述牵引桩与三角形内支撑架端部的开孔相配合,所述固定搁板设置于翻转铰链的两端,并位于可伸展U形框架主体的横杆内侧;所述固定角翻转铰链设置于翻转铰链与固定搁板之间的间隙处,固定角翻转铰链的铰链轴焊固在固定搁板边上,固定角翻转铰链一头托住横杆中部翻转铰链的底部,另一头贴靠在三角形内支撑架端部外侧面;同时,所述可伸展U形框架横杆外侧面上还设有警示灯和遥控接收器。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底两端向上一面焊有朝锥部方向弯曲90度的直角搁钉, 直角搁钉内套入限位转臂的一端,限位转臂的另一端伸出三角形外支撑架的外侧面15mm, 限位转臂竖轴就焊在三角形外支撑架内侧限位转臂中心孔下方。所述三角形内支撑架与相邻的建筑外立面夹角(α)为60° 85°,所述三角形外支撑架和三角形内支撑架08)的夹角(β)为30° 70°。所述的逃生绳上配有称重式缓降器,所述称重式缓降器包括三足转臂、变速机构底板、碗形飞轮、飞轮轴、转臂、摩擦片、滑轮组件、弹簧钢片、连杆、连杆轴、把手环、C形导绳外壳、压绳轴、压绳手柄、钢环生绳限位、止退扣、钢丝、压绳手柄支点轴、称重杠杆、拉簧、转臂轴、卡簧、逃生绳摩擦轮、;其中所述的C形导绳外壳上方前后二侧面开口各焊有一对对称耳环,前耳环孔内装有固定在飞轮轴上的逃生绳摩擦轮,其下方前侧焊有把手环,其右侧面中间开口用以钩止退扣;所述的压绳手柄呈三叉型,头部装有带套管滑轮的压绳轴轮,其头部伸入C形导绳外壳后方开口内,颈部装在C形导绳外壳后方对称耳环里,套置在与称重杠杆共用的压绳手柄支点轴上;所述的称重杠杆的上端通过一连接钢丝穿入压绳手柄空腔内,并与外部钢环连接,所述称重杠杆的下端通过连杆轴及一连杆与三足转臂中的一臂连接,所述的称重杠杆的压绳手柄支点轴与变速机构底板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变速机构底板用碰焊焊在C形导绳外壳的C形缺口的反面,其中心与飞轮轴同心,所述的飞轮轴上套置一三足转臂,在所述三足转臂均勻分隔开的变速机构底板面上设有均布的三个可绕一转臂轴转动的转臂,所述转臂的上端转臂轴设于变速机构底板近圆心处,其尾部略长于三足转臂与弹簧钢片相接触,在每组转臂和三足转臂外侧的变速机构底板上设有一呈弧形弯曲的组合摩擦片,所述的相邻的组合摩擦片之间设有首尾相连的拉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为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机架悬臂内腔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悬臂式主体机架;所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可沿高楼顶部楼面作水平移动的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和固定于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上的导索收放系统组成;所述平移式可伸展支承系统为一由悬臂式主体机架以及穿套在主机架悬臂内腔的可伸展式支撑机构组成悬臂式主体机架;所述导索收放系统由设置在主机架及可伸展式支撑机构上的绳索收放机构和钢索收放机构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其特征在于A、所述悬臂式主体机架由一立式框架(1)和一端与之固定连接的两中空梁(2)组成, 两中空梁(2)的的另一端各设有一限位加强箍(13),并在限位加强箍(13)的底部设有一连接两平行中空梁(2)架端部的横连杆(15)组成稳固框架结构,并经一组斜拉杆(51)连接构成稳固的直角三角形立体框架组合体;同时,所述的立式框架(1)和悬臂式中空梁(2)框架的横连杆(15)底部分别通过一固定于楼顶水平面铺设的T字型轨道(44)、固定在沿建筑外立面墙体水平面上铺设的T字型轨道(44),以及与T字型轨道、立式框架(1)配套的导轮组 (43)构成沿两T字型轨道(44)位移的平移机构;B、所述的伸展式支撑机构包括一端呈侧开口、并串套在主机架悬臂式中空梁(2)内腔的可伸展U形框架(19)、设在所述可伸展U形框架(19)内的呈内外套置式设置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17)、以及一套钢丝牵引机构组成;所述的下落式金字塔型框架组合(17) 由三角形外支撑架(18)、三角形内支撑架(28)拉杆铰链(29)构成,其中所述的三角形外支撑架(18)的底边为一同时插入左右两边悬臂式中空梁(2)和可伸展U形框架(19)上的腰形孔道(9)内的外支撑架转动轴(25),所述的三角形内支撑架(28)通过设置在两斜边端部的一铰链型转动轴(27)与三角形外支撑架(18)的三角形顶部的两边串接在一起;同时,所述两三角形支撑架的两组对应斜边的近底边部位各设有一组拉杆铰链(29);所述的钢丝牵引机构由卷扬电机(6)、牵引钢丝(7)构成,其中的卷扬电机(6)固定在立式框架(1) 上,由其引出的牵引钢丝(7)通过设置在中空梁(2)端部的横连杆(15)上设置的分线导轮组(16),分别连接到串套在中空梁(2)内的可伸展U形框架(19)的钢丝固定环(14)上,构成可伸展U形框架(19)的拉伸机构;C、所述绳索收放机构包括逃生绳绞辊(8)、绳索导轮组(5)、逃生绳(30),其中的逃生绳绞辊(8)安置在立式框架(1)与中空梁(2)相连接的斜拉杆(51)上,缠绕在逃生绳绞辊 (8)上的逃生绳(30) —端固定在逃生绳绞辊(8)上,另一端拉出后依序穿绕过设置在主式框架(1)上的分上、下设置的绳索导轮组(5)后,经过三角形外支撑架(18)尾部的外支撑架转动轴(25 )以及三角形内、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27 )后,悬挂直至地面;D、所述的钢索收放机构,包括设于与绳索收放机构逃生绳绞辊(8)同一轴杆上的钢丝绳绞辊(47)、钢丝绳导轮组(39)、钢丝绳(31),所述的钢丝绳(31)穿过远离外墙面的钢丝绳导轮组(39)中一只导轮后回上来,将钢丝绳(31)的两头对接固定成为钢丝绳圈,再将对接点经过另一只导轮上方,穿过三角形内、外支撑架顶部的铰链型转动轴(27)上方后悬挂至地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中空梁(2) 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一组止退机构(12),所述止退机构由L形止退转臂(12. 2)和止退锁 (12. 1)组成,所述止退机构(12)设置于中空梁(2)的靠近限位加强箍(13)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救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展U性框架 (19)穿入中空梁O)的架杆上开有一段腰型孔道(9)、设有滚动滑轮(11)、限位开关(10) 和钢丝固定环(14);所述的可伸展U形框架(19)的可伸出的框架的横架上还设有固定角翻转铰链2)、翻转铰链(23)和固定搁板(20);所述翻转铰链(23)设置于可伸展U形框架(19)伸出部横架中部下方,翻转铰链(23)的翻转方向朝向框架主体开口端,且翻转铰链(23)的内侧上设有牵引桩(24),所述牵引桩(24)与三角形内支撑架端部的开孔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增
申请(专利权)人:余荣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