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30554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三通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三通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三通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导管连接球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临床取栓过程中调整向球囊注入水(或气)的量,通过侧接的压力表,就能知道球囊的压力,即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使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963年,由R)garty设计并首次应用于临床静脉及动脉的取栓导管,Fogarty取栓导管是一根单腔导管,头部为一球囊,它通过小孔与导管内腔相通,使得尾部能通过注射器注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膨胀,导管内一般置入一不锈钢的细导丝,用于加强导管的韧性,使导管容易通过血栓。该装置通过球囊将血栓从血管内机械清除,医生通过向球囊内注水来控制球囊的大小及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压力过小,使球囊壁与血管壁贴合不紧密,取栓过程中容易使血栓残留,压力过大(一般认为大于5-6个大气压)可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造成内膜掀起,堵塞血管,或继发血栓形成,导致靶器官的急性或慢性缺血,影响治疗效果。此外下肢血管直径由远心端向近心端逐渐增粗,取栓过程中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是变化的,有经验的医生可通过球囊注水的多少来控制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但需经过长时间的临床摸索,且不够精确,所以初学者及临床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更容易产生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能避免球囊压力过小而造成取栓不彻底;或球囊压力过大而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三通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三通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三通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导管连接球囊。本技术的优点是临床取栓过程中调整向球囊注入水(或气)的量,通过侧接的压力表,就能知道球囊的压力,即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使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附图说明图1为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由单向阀1、三通2、压力表3、导管4和球囊5组成,三通2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 1,三通2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4,三通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3,导管4 (Fogarty取栓导管)连接球囊5。 使用时,针筒6将单向阀1顶开,注入空气或水,经导管4使球囊5撑开,球囊5撑开所形成的压力,取决于注入的空气或水的量,装在三通2 —侧的压力表3可以显示这个压力。临床取栓过程中调整向球囊5注入水(或气)的量,通过压力表3 了解球囊5的压力,使球囊5对血管壁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权利要求1. 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2),三通(2)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1),三通(2)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4),三通(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 (3),导管(4)连接球囊(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三通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三通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三通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导管连接球囊。本技术的优点是临床取栓过程中调整向球囊注入水(或气)的量,通过侧接的压力表,就能知道球囊的压力,即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使球囊对血管壁的压力始终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血栓。文档编号A61B17/22GK202069641SQ20112015304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刘坚军, 徐德春, 李旭, 范隆华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测球囊压力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2),三通(2)的第一个端口连接单向阀(1),三通(2)的第二个端口连接导管(4),三通(2)的第三个端口连接压力表(3),导管(4)连接球囊(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隆华刘坚军李旭徐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