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詠善专利>正文

输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2681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输料装置包含有一机体、一第一驱动轮、一第二驱动轮、一马达、二链条以及多个载盘。其中,该二驱动轮分别设于该机体上,且各该驱动轮具有二相间隔一距离的链轮;该马达与该第一驱动轮连接;各该链条绕设于该二驱动轮同一侧的链轮上;各载盘具有二枢接部分别枢接于该二链条上,且具有二靠置部分别靠置于该二链条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工件加工制作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输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的场所中,加工机台的出料口处通常会设置有用以承接工料的载料盘或载料桶,用以方便人们进行工料的囤储与品检。但品检人员在对上述载料盘或载料桶内的工料进行品检时,此时载料盘或载料桶内通常已囤有不少数量的工料时,此将使得品检人员不易在众多任务料良品中找出劣品,进而造成品检的成效及效率不彰。为改善上述缺点,遂有业者在加工机台出料口与载料桶之间设置一输送带,以供品检人员可实时在输送带上对工料进行检测,用以提升品检的质量及成效。然而,上述设置输送带的方法不仅造成品检人员需要长时间工作于输送带旁,而无暇分心进行其它工作。 另外,工件较小时容易沾黏于输送带上,而不易完全送入该载料桶中,而容易造成工件遗落,更甚者将遗落于输送带的隙缝处,而造成输送带卡死。再者,加工机台在出料时,出料口除掉落工件外,常会伴随着些许润滑油或机油,而上述的润滑油或机油容易造成输送带打滑,而使得输送不顺畅。是以,已知用以处理加工机出料的方式仍未完善,且尚有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料装置,可定时或定量地进行输送,且可将工件完全倒入载料桶中。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输料装置包含有一机体;一第一驱动轮及一第二驱动轮,分别设于该机体上,且该二驱动轮的转动轴心相互平行;各该驱动轮具有二链轮,且相间隔一距离;一马达,设于该机体上,且与该第一驱动轮连接;二链条,各该链条绕设于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同一侧的链轮上;多个载盘,各该载盘具有二枢接部分别枢接于该二链条上,且具有二靠置部分别靠置于该二链条上。其中,各该载盘的该二枢接部分别位于各该载盘相对的两侧。其中,各该载盘的该二靠置部分别位于各该载盘该相对的两侧,且与各该枢接部相隔有一距离。其中,各该载盘具有一底面,且该二靠置部位于该底面上。其中,各该载盘具有一底面,且该二枢接部与该二靠置部分别位于该底面上。其中,各该链条包含有多个链节、多个链销以及多个接板,各该链节系藉由各该链销而与另一链节枢接;所述接板系分别等距地设置于对应的链节上,并与各该载盘的枢接部枢接。其中,各该链条包含有多个链节、多个链销以及多个挡板,各该链节是由各该链销而与另一链节枢接;所述挡板是分别等距地设置于对应的链节上,且各该载盘的该二靠置部是分别靠置于对应的该挡板上。该输料装置还包含有一控制装置,与该马达电性连接。该输料装置还包含多个弹簧,各该弹簧一端连接该载盘,另一端连接该二个链条其中之一者。其中,各该载盘上具有多个网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上述设计达到定时或定量进行输送,并将工件完全倒入载料桶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驱动轮与链条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载盘与链条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输料装置,10 机体,20第一驱动轮,22 链轮,30第二驱动轮,32 链轮,40 链条,42链节,44链销,45 链条,451接板,451a穿孔,52链节,46 链条,461 链销,47 链条,471链销,472挡板,473链节,50 马达,60 载盘,62底面,6 网孔,64铁片,6 穿孔,65 载盘,651 插销,66 载盘,661 穿孔,662 铁片,467 载盘,671 穿孔,672 底面,70控制装置,80 皮带,9O 弹簧,100 出料口,200 工件,300 囤料桶。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输料装置1,其设置于加工机的出料口 100下方,并用以承接及输送加工完成的工料200。该输料装置1包含有一机体10、一第一驱动轮20、一第二驱动轮30、二链条40、一马达50、多个载盘60以及一控制装置70。 其中该第一驱动轮20与该第二驱动轮30皆设于该机体10上,且该二驱动轮20、30的转动轴心相互平行。请参阅图3,是以第一驱动轮20为例说明所述驱动轮20 (30)分别具有二链轮22 (3 ,且相间隔一距离。各该链条40包含有多个链节42以及多个链销44,且各该链节42是由各该链销44与另一链节42枢接,而使各该链条40形成一环状,用以绕设于该第一驱动轮20与该第二驱动轮30同一侧的链轮22、32上。该马达50设于该机体10上,且以可驱转该第一驱动轮20转动的方式与该第一驱动轮20连接,且该马达50可透过驱动该第一驱动轮20,而驱使该二链条40同步地绕着该第一、二驱动轮20、30的链轮移动。于本实施例中,该马达50是透过一皮带80与该第一驱动轮20连接,而并由该皮带80带动该第一驱动轮20转动。当然在设计上,该马达50亦可透过链条或其它具穿传动效果的构件达到相同的目的,于此容不再赘述。所述载盘60用以承接加工完成的工料200。各该载盘60具有一底面62以及二枢接部。该底面62朝向该二链条40,且该底面62上具有二靠置部分别靠置于该二链条40 上。请参阅图4,各该枢接部于本实施例为一具有一穿孔64a的铁片64,且该二铁片64固设于该底面62上相对的两侧处附近,并由各该链条40上对应的链销44穿过该穿孔6 而与该链条40枢接,用以使各该载盘60在该铁片64所对应的链节42开始啮合至离开该第一驱动轮20的链轮22的期间,其底面62上的二靠置部离开该二链条40,并产生以其与该二链条40枢接的链销44为中心的一定角度翻转,用以使所承载的工料200倒入囤料桶300 中。另外,各该载盘60在该铁片64所对应的链节42离开该第二驱动轮30的链轮32后, 其底面62上的二靠置部重新靠置于该二链条40上。再者,各该载盘60的底面62上具有多个网孔62a,用以排除随工料200掉落的机油,用以避免机油囤积于载盘60上,而造成品检难度增加。该控制装置70设于该机体10上,且与该马达40电性连接,用以控制该马达40的开、关、转速及运转时间,用以达到定时遥控的目的。举例而言,使用者可透过该控制装置70 设定该马达40每一小时运转一次,并每次运转便移动一个载盘60的距离,由此,便可透过检查不同的载盘60上的工件200得知特定时间中所产出的工件200的良率是否正常。当然,在设计上,该控制装置70亦可与加工机联机,并依据加工机的出料数量控制马达的运转,而达到定量遥控的目的。另外,因上述设计定时与定量遥控的方法属现有技艺,于此便不再赘述。由此,使用者利用该输料装置1承接及输送加工机加工完成的工料200时,品检人员便可利用检查各载盘60上的工件,得知在特定时段或特定数量时所产出的工料200是否合乎标准。另外,各该载盘60翻转时将产生一定幅度的振动,将使得黏着在该载盘60上的工件因震动而脱落至囤料桶300中,用以使各该载盘60上的工料200能完全倒入囤料桶 300,进而达到避免工料200遗落的事情发生。另外,为延长所述载盘6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体;一第一驱动轮及一第二驱动轮,分别设于该机体上,且该二驱动轮的转动轴心相互平行;各该驱动轮具有二链轮,且相间隔一距离;一马达,设于该机体上,且与该第一驱动轮连接;二链条,各该链条绕设于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同一侧的链轮上;多个载盘,各该载盘具有二枢接部分别枢接于该二链条上,且具有二靠置部分别靠置于该二链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体;一第一驱动轮及一第二驱动轮,分别设于该机体上,且该二驱动轮的转动轴心相互平行;各该驱动轮具有二链轮,且相间隔一距离;一马达,设于该机体上,且与该第一驱动轮连接; 二链条,各该链条绕设于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二驱动轮同一侧的链轮上; 多个载盘,各该载盘具有二枢接部分别枢接于该二链条上,且具有二靠置部分别靠置于该二链条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载盘的该二枢接部分别位于各该载盘相对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载盘的该二靠置部分别位于各该载盘该相对的两侧,且与各该枢接部相隔有一距离。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载盘具有一底面,且该二靠置部位于该底面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载盘具有一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詠善洪浩杰陈庆铭
申请(专利权)人:洪詠善洪浩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