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21692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其结构是在管体的上端口封接有盖板,管体的下端为锥形的桩尖部,所述桩尖部与所述管体通过闭锁机构连接,在所述桩尖部开有若干排气孔,在所述管体的上段开有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含水土质地基上进行成孔操作时,既可保证桩管的无阻力下沉,又能提供一条通过桩管内腔的气路,使得桩管在上提时排气顺畅,实现顺利提桩,同时还消除了对孔壁的刮蹭,使桩孔内的回落土限制在200mm以下,达到了设计规范的要求,避免了后续的多次重复掏土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各种直径的管桩成孔操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处理用的成孔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
技术介绍
在建筑过程中,地基处理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CFG灌注桩、三七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这三种形式。在各类桩孔的成孔施工过程中,由于所用成孔设备——桩管的结构不尽合理,在成孔过程中以及其后的桩管提升过程中,都会不断刮落桩孔内壁的表层土,从而在桩管的下沉过程中以及桩管的提升过程中,在桩孔中会产生很多的回落土,增加了后续多次的重复掏土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以解决成孔施工过程中桩孔回落土较多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在管体的上端口封接有盖板,管体的下端为锥形的桩尖部,所改进之处是,所述桩尖部与所述管体通过闭锁机构连接,在所述桩尖部开有若干排气孔,在所述管体的上段开有进气孔。所述排气孔有2—4个,沿圆周均布在所述桩尖部。本技术通过在桩管的管体上段开设进气孔,在桩尖部开设排气孔,从而形成一种开窗式桩管。使用这种开窗式桩管,在高含水土质地基上进行成孔操作时,既可以保证桩管的无阻力下沉,又能提供一条通过桩管内腔的气路,由此解决了桩管上拔时在桩孔底部形成真空,致使桩管难以拔出的问题。由于取消了原有的外凸于桩管的钢筋环,相应消除了钢筋环对孔壁的刮蹭,使桩孔的回落土降至最低,一般可限制在200mm以下,达到了设计规范的要求。本技术在利用桩管进行成孔操作时,可保证桩孔深度,提高施工进度,减少了在拔管后形成的大量回落土,避免了后续的多次重复掏土操作。本技术适于各种直径的管桩成孔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管体3为圆柱形钢管结构,在管体3的上端口封接有盖板2,管体3的下端为60°夹角的锥形桩尖部4。桩尖部4与管体3为活动连接,以便于在拔管后及时清除进入桩管中的碎土。桩尖部4与管体3是通过闭锁机构实现活动连接的,闭锁机构可以是挂钩结构或是锁钥结构等各种已知连接方式。 在桩尖部4开有2—4个排气孔5,排气孔5沿圆周均布在桩尖部上。在管体3的上段开有进气孔6。进气孔可以是方孔或是圆孔,圆孔的直径在IOOmm左右即可。 使用时,桩管垂直于地面,桩锤1从顶部往复下落,击打在盖板2上,使桩管不断下沉而成孔;到位后,用钢丝绳绑住盖板1,上提桩管出孔,完成成孔操作;然后,打开闭锁机构,清除掉管体1中的碎土并复位之后,即可转移至下一孔位,继续进行成孔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在管体(3)的上端口封接有盖板(2),管体(3)的下端为锥形的桩尖部(4),其特征是,所述桩尖部(4)与所述管体(3)通过闭锁机构连接,在所述桩尖部(4)开有若干排气孔(5),在所述管体(3)的上段开有进气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含水土质成孔桩管,在管体(3)的上端口封接有盖板(2),管体(3)的下端为锥形的桩尖部(4),其特征是,所述桩尖部(4)与所述管体(3)通过闭锁机构连接,在所述桩尖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宇李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二十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