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天府专利>正文

股骨近端钉棒锁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92052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的股骨近端钉棒锁定系统,由1枚主钉、2枚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和2枚远端自攻型锁钉组成。2枚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的设计不同,偏远侧1枚为锁定钉,头部有螺纹间距一致的粗自攻螺纹,尾部有细螺纹,与主钉间形成锁定固定,其螺纹间距为头部粗螺纹的1/2,两者螺纹方向一致,每旋紧锁钉一圈(360°),被固定物可获得长度为1个细螺纹间距的加压;偏近侧1枚为加压钉,可在主钉孔内滑动而获得骨折块间的加压固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股骨近端骨折固定的钉棒锁定系统。
技术介绍
骨折应牢固固定以便于患者早期活动,促进功能恢复。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多种滑动钉棒或钉板系统固定股骨近端骨折,包括髓外的动力髋螺钉和髓内的Gamma钉、重建型带锁髓内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抗旋转型髓内钉等。其中髓内固定物的基本构造为1枚主钉由近及远沿股骨方向插入股骨髓腔内,近端为1-2枚螺钉(或螺旋刀片)沿股骨颈方向固定于股骨头内,远端为1-2枚锁钉固定于股骨干。这些髓内固定物的近端锁钉与主钉间均有滑动作用,即在患肢功能锻炼(如负重)时近端锁钉向后滑动退出,近侧骨折块滑向远侧骨折块而获得骨折块间的加压作用,即动力性加压作用。显然,这种动力性加压是以远侧骨折块获得牢固固定为前提。通常,这种动力性加压作用会促进骨折愈合。动力髋螺钉亦是依靠这种动力性加压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但对于部分病例,这种动力性加压作用将导致骨折固定的失败,例如同侧股骨颈和转子间两处均为不稳定的粉碎骨折,特别是股骨转子部外侧皮质缺损的病例,在骨折复位后应用现有的各种内固定物固定,早期患肢屈伸功能锻炼或下地负重时,因骨折粉碎不能获得稳定固定,近端锁钉持续滑动退出,导致股骨颈骨折进行性短缩移位和内固定失效,最终导致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各种股骨近端内固定物动力性加压作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股骨近端钉棒锁定系统,临床应用时可获得股骨近端各种类型骨折的锁定固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钉近端为2枚空心自攻型锁钉固定,远端由1枚或2枚自攻型锁钉固定,主钉置入后依靠配套的瞄准装置完成两端锁钉固定。2枚近端自攻型锁钉的设计与之前固定物不同,其中偏远侧1枚锁钉为锁定钉,头部有螺纹间距一致的粗自攻螺纹,中间部分为螺杆,尾部有细螺纹,其螺纹间距为头部粗螺纹的1/2,两者螺纹方向一致,每旋紧锁钉一圈(360° ),被固定物可获得长度为1个细螺纹间距的加压,主钉锁定孔为内螺纹设计与锁定钉尾部细螺纹旋合固定;偏近侧1枚为加压钉, 头部有螺纹间距一致的粗自攻螺纹,中间部分为螺杆,其后为无螺纹的膨大尾部。2枚近端锁钉固定前经克氏针定位,先行偏近侧的加压钉固定,以获得股骨近端骨折块间加压(若股骨转子部外侧骨皮质粉碎或缺损,近侧锁钉需依托主钉方能获得加压固定),再将偏远侧的锁定钉锁定于主钉。最后锁定远端锁钉,并拧紧主钉尾帽完成固定,即可达到此钉棒系统锁定固定之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股骨近端骨折加压固定的同时,可以获得稳定的锁定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构成本技术的各部件分解图。图2是股骨近端钉棒锁定系统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图中1.主钉,2.近端空心自攻型锁定钉,3.近端空心自攻型加压钉,4.远端自攻型锁钉,5.主钉尾帽。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完整的钉棒锁定系统由主钉1连接近端空心自攻型锁定钉2与加压钉 3、远端自攻型锁钉4及主钉尾帽5组成。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先行偏近侧的空心自攻型加压钉3固定,以获得股骨近端骨折块间加压,再将偏远侧的空心自攻型锁定钉2锁定于主钉1,最后锁定远端自攻型锁钉4、 拧紧尾帽5完成锁定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近端钉棒锁定系统,由1枚主钉、2枚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和1-2枚远端自攻型锁钉组成,其特征是:近端锁钉中偏远侧的1枚为锁定钉,与主钉间形成锁定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近端钉棒锁定系统,由1枚主钉、2枚近端中空自攻型锁钉和1-2枚远端自攻型锁钉组成,其特征是近端锁钉中偏远侧的1枚为锁定钉,与主钉间形成锁定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近端钉棒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天府
申请(专利权)人:杨天府叶俊武刘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