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源复合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7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生物源复合农药杀虫剂,它以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为主要杀虫成分,配以乳化剂、湿润展着剂、防腐剂、增效剂、紫外光防护剂、pH值调节剂、防冻剂及水经加工而成的一种复合杀虫悬浮乳液制剂。该制剂中的各种杀虫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可协同发挥作用,弥补了单剂农药的自身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生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抵抗风险等特点,尤其适于防治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多类害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iological source composite pestici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logical pesticide compound source a crop pest control, with Bacillus thuringiensis, Celangulins is the main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with a kind of emulsifier, wetting show composite insecticidal suspension emulsion formulation of value agent, preservative, synergist, UV protective agent, pH regulator, antifreeze processed agent and water. All kinds of insecticidal components in the preparation can be used together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single pesticid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low toxicity, broad spectrum, resistance to risks, and the like,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pests with serious dru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复配农药,具体地说是一种以生物源杀虫剂为主要成分的高效低毒杀虫制剂。
技术介绍
由于人们长期依赖于使用单一某一类型的杀虫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致使杀虫剂的化学用药量急剧增加,不仅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污染环境,而且由于大量杀灭害虫的天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害虫的猖獗危害。目前市场上拥有大量的复配杀虫剂,但其大多数为化学农药之间的复配,这些混剂大都对人畜的毒性较大,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经较长时间使用后,害虫也会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防治效果的降低。因此,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抗性杀虫剂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源复合农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该农药成为高效、低毒、广谱、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的复配杀虫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物源复合农药,其技术方案为它是由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以及乳化剂、湿润展着剂、防腐剂、增效剂、紫外光防护剂、pH值调节剂、防冻剂及水经加工(按常规水悬浮液加工方法)而成的复合杀虫悬浮乳液,其中在该杀虫悬浮乳液中苏云金杆菌含量为1000~10000PxIU/毫克,其它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苦皮藤素0.1~5.0%、乳化剂5.0~15.0%、湿润展着剂0.5~5.0%、防腐剂0.01~5.0%、增效剂0.1~5.0%、紫外光防护剂0.1~10.0%、pH值调节剂0.01~5.0%、防冻剂5.0~10.0%,余量为水;所述的乳化剂组分是选自OP-10、0201、0203、1602、宁乳3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湿润展着剂组分是选自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吐温系列)、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腐剂组分是选自尼泊金甲酯、苯甲酸钠、凯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效剂组分是选自碳酸钾、氯化钠、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油酸、蔗糖、甜蜜素、糖精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紫外光防护剂组分是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对氨基苯甲酸、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pH值调节剂组分是选自盐酸、柠檬酸、草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冻剂组分是选自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苏云金杆菌3000~6000PxIU/毫克、苦皮藤素1.0~2.0%、乳化剂8.0~10.0%、湿润展着剂2.5~4.0%、防腐剂1.0~2.0%、增效剂1.5~3.0%、紫外光防护剂1.0~3.0%、pH值调节剂0.1~3.0%、防冻剂5.0~8.0%,余量为水。乳化剂组分以0201和宁乳34#的组合物为最佳。湿润展着剂组分以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组合物为最佳。防腐剂组分以尼泊金甲酯和凯松的组合物为最佳。增效剂组分以碳酸钾、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油酸和甜蜜素的组合物为最佳。紫外光防护剂组分以木质素磺酸钠为最佳。pH值调节剂组分以柠檬酸为最佳。防冻剂组分以乙二醇为最佳。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由于其独特的杀虫机制(害虫食入药剂后,在中肠内,使肠道麻醉,停止取食;并破坏肠道内膜,且杆菌芽孢在肠中萌发、大量繁殖,最终使害虫饥饿和出现败血病而死)及低毒、无“三致危害”、对天敌安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但其短时间的重复用药,易导致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同时也增加了防治成本。苦皮藤素(celangulin)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也是一种低毒、无“三致危害”、对天敌安全的生物农药,主要杀虫机理为害虫食入药剂后,引起虫体麻醉、拒食,导致害虫饥饿而死。主要应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但田间防治菜青虫的试验结果表明,当害虫食入较少剂量的该药剂后,虫体麻醉、拒食数天后,仍能苏醒、继续危害农作物。尤其对一些高龄害虫防治效果不太理想。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配制剂有效的克服了上述制剂单一使用的不足,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两种杀虫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260~300。试验表明,害虫食入复合药剂后,引起虫体麻醉、拒食;同时肠道中的苏云金杆菌破坏肠道内膜,使害虫在麻醉过程中死亡。即便害虫食入较少剂量的药剂,虫体在双重药力作用下,不久也会死亡。有效的克服了苦皮藤素单一使用效果较差的不足。2、本专利技术为苏云金杆菌和苦皮藤素的复合制剂,它高效、低毒,既保持了生物农药特性,又拓宽了单一药剂的使用范围,提高了药效,特别是对蔬菜害虫小菜蛾防治效果尤为显著。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制剂(主要组分的用量为苏云金杆菌2000PxIU/毫克+20微克苦皮藤素/毫克悬浮乳液)稀释1000倍,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都稳定在85~95%,明显高于上述两者单一制剂。以下为几种制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见表1。表1 几种制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3、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因为该复方生物杀虫剂是由两类不同杀虫机理的杀虫剂组成,且均为天然杀虫成分,故很难使害虫对其产生抗药性,即使对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和其它已产生抗性的害虫,本复方生物杀虫剂仍具有杀灭功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复合生物源杀虫剂中的各种杀虫成分在使用过程中可协同发挥作用,弥补了单剂农药的自身不足。它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抵抗风险性等特点,尤其适于防治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多类害虫。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制备1000千克4000PxIU/毫克苏云金杆菌·15微克苦皮藤素/毫克悬浮乳液。原料(全部为市售商品) 配比苏云金杆菌4000PxIU/毫克〔即4000IU/毫克(小菜蛾)〕苦皮藤素 1.5%(重量)0201、宁乳34#组合物 8.0%(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 3.5%(重量)凯松 1.2%(重量)碳酸钾、甜蜜素组合物 1.8%(重量)木质素磺酸钠 2.0%(重量)柠檬酸 0.5%(重量)乙二醇 6.0%(重量)水 余量。取按上述配比的0201、宁乳34#组合物80千克,十二烷基硫酸钠35千克,凯松12千克,碳酸钾、甜蜜素组合物18千克,木质素磺酸钠20千克,柠檬酸5千克,乙二醇60千克;将其放入到盛有650千克水的反应釜中,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可利用加热提高溶解速度),降至常温,加入75%苦皮藤素原粉20千克、毒力效价为40000PxIU/毫克的苏云金杆菌原粉100千克;按常规水悬浮液加工方法,即在常温条件下将上述混合液剪切搅拌、研磨(通过胶体磨)均匀,使其细度98%以上达到150μm,即可得到1000千克4000PxIU/毫克苏云金杆菌·15微克苦皮藤素/毫克悬浮乳液。实施例二制备1000千克2000PxIU/毫克苏云金杆菌·20微克苦皮藤素/毫克悬浮乳液。原料 配比苏云金杆菌2000PxIIU/毫克〔即2000IU/毫克(小菜蛾)〕苦皮藤素 2.0%(重量)0201、宁乳34#组合物 10.0%(重量)吐温-80 5.5%(重量)尼泊金甲酯、凯松的组合物 1.0%(重量)碳酸钾、甜蜜素组合物 1.5%(重量) 木质素磺酸钠 1.0%(重量)柠檬酸0.8%(重量)乙二醇5.0%(重量)水余量。取按上述配比的0201、宁乳34#组合物100千克,吐温-80 55千克,尼泊金甲酯、凯松的组合物10千克,碳酸钾、甜蜜素组合物15千克,木质素磺酸钠10千克,柠檬酸8千克,乙二醇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源复合农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以及乳化剂、湿润展着剂、防腐剂、增效剂、紫外光防护剂、pH值调节剂、防冻剂及水经加工而成的复合杀虫悬浮乳液,其中在该杀虫悬浮乳液中苏云金杆菌含量为1000~10000PxIU/毫克,其它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苦皮藤素0.1~5.0%、乳化剂5.0~15.0%、湿润展着剂0.5~5.0%、防腐剂0.01~5.0%、增效剂0.1~5.0%、紫外光防护剂0.1~10.0%、pH值调节剂0.01~5.0%、防冻剂5.0~10.0%,余量为水;所述的乳化剂组分是选自OP-10、0201、0203、1602、宁乳3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湿润展着剂组分是选自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腐剂组分是选自尼泊金甲酯、苯甲酸钠、凯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效剂组分是选自碳酸钾、氯化钠、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油酸、蔗糖、甜蜜素、糖精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紫外光防护剂组分是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对氨基苯甲酸、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pH值调节剂组分是选自盐酸、柠檬酸、草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冻剂组分是选自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源复合农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以及乳化剂、湿润展着剂、防腐剂、增效剂、紫外光防护剂、pH值调节剂、防冻剂及水经加工而成的复合杀虫悬浮乳液,其中在该杀虫悬浮乳液中苏云金杆菌含量为1000~10000PxIU/毫克,其它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苦皮藤素0.1~5.0%、乳化剂5.0~15.0%、湿润展着剂0.5~5.0%、防腐剂0.01~5.0%、增效剂0.1~5.0%、紫外光防护剂0.1~10.0%、pH值调节剂0.01~5.0%、防冻剂5.0~10.0%,余量为水;所述的乳化剂组分是选自OP-10、0201、0203、1602、宁乳34#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湿润展着剂组分是选自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腐剂组分是选自尼泊金甲酯、苯甲酸钠、凯松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效剂组分是选自碳酸钾、氯化钠、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油酸、蔗糖、甜蜜素、糖精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紫外光防护剂组分是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对氨基苯甲酸、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pH值调节剂组分是选自盐酸、柠檬酸、草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防冻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食品企业发展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