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桂权专利>正文

泡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730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观赏效果好、可以连续出泡泡、方便卫生的泡泡机,包括壳体、风机和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贮水箱和回水盘,该回水盘上侧设有环形的水槽,该水槽的回水口位于贮水箱上方,回水盘中央设有与套环相配的沉孔,套环上部外围设有若干竖向条纹,回水盘的沉孔中央的通孔位于风机出风口上方,在壳体内固定的水泵的进水口接贮水箱下部,水泵的出水口接在回水盘底部并和套环下部与沉孔之间的间隙相通;风机设有伸出机壳外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相联,齿轮组的末级齿轮上设有偏心轴,壳体上枢接有拔轴,拔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套环上侧的拔杆,推拉杆连接在拔轴一侧与所述偏心轴之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泡机,特别是一种可以连续吹出泡泡的泡泡机。
技术介绍
现有小朋友玩泡泡时,是将带环形的棒浸入肥皂水中,拿出后对着环形粘 附的水膜吹气,即可吹出多个气泡泡,这种玩泡泡的方法不能连续吹出气泡, 而且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小朋友玩泡泡时不卫生、不能连续出泡 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观赏效果好、可以连续出泡泡、方便卫生的泡泡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泡泡机,包括壳体、风机和齿轮组,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贮水箱和回水盘,该回水盘上侧设有环形的水槽,该 水槽的回水口位于贮水箱上方,回水盘中央设有与套环相配的沉孔,套环上部 外围设有若干竖向条紋,回水盘的沉孔中夹的通孔位于风机出风口上方,在壳 体内固定的水泵的进水口接贮水箱下部,水泵的出水口接在回水盘底部并和套 环下部与沉孔之间的间隙相通;风机设有伸出机壳外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相 联,齿轮组的末级齿轮上设有偏心轴,壳体上枢接有拔轴,拔轴上设有位于所 述套环上側的拔杆,推拉杆连接在拔轴一侧与所述偏心轴之间。所述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由压水盘、胶管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弧形 凸壁构成,压水盘设有偏心的压柱,胶管位于凸壁内侧与压柱之间,压水盘与 所述齿轮组相联。所述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柱外套有滚简。所述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由电机和风叶构成,电机带动风叶转动。所述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由水轮机和风叶构成,该水轮机带动凤 叶转动,水轮机的进出水管分别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机两端设有旁路水管。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风机可以吹出大量的泡泡,避免 了小孩用嘴吹气而造成不卫生的问题,而拨杆的作用可以保证吹出连接不断的 泡泡,其观赏效果好,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技术所述泡泡机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立体视图。图2是附图说明图1中拿走了护罩后的视图。图3是图1中取走了水箱盖和面盖后可以见到壳体内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取走了壳体后另一角度各零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水轮机和风机的连体立体图。 图6是图1实施例中所用水泵的原理图。 图7是图1实施例中套环的立体放大图。 图8是图1中回水盘的立体放大图。 图9是本技术所述泡泡机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IO是图1实施例中壳体前侧被切除一部分后的示意图。 图中22、面盖,23、护罩,21、水箱盖,211、注水封盖,1、下壳体, 33、拔轴,32、套环,31、回水盘,311、水槽,312、回水口, 412、出水管, 411、进水管,331、拔杆,101、贮水箱,410、风口, 4、水轮机,41、风机, 5、齿轮组,51、末齿轮,511、偏心轴,52、推拉杆,40、旁路水管,603、 中段胶管,61、压水盘,6、供水管,601、接口, 521、轴,602、出水端,401、 输出轴,60、凸壁,611、压柱,600、滚简,321、条紋,322、下部,30、沉 孔,319、通孔,8、水压开关阀,82、出水管,83、电开关,81、进水管,71、 下壳体,711、透风孔,80、凸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见图1所示,所述泡泡机,包括由下壳体1和面盖22、水箱 盖21构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和齿轮组;见图2,回水盘31固 定在壳体上側;图l中壳体的内部结构见图3,下壳体1内设有内放肥皂水的贮水箱101, 回水盘31上侧设有环形的水槽311,该水槽的回水口 312位于贮水箱101上 方;见图8,回水盘中央设有沉孔30,沉孔30中央是通孔319,沉孔30与图 7中的套环32相配,见图7,套环32上部外围设有若干竖向条紋321,套环 32套入图8的回水盘的沉孔30后,套环32下部与沉孔30下部之间留有间隙; 返回到图3,回水盘位于风机41的出风口 410上方,风机41靠水轮机4带动, 水轮机两端的进水管411和出水管412分别伸出壳体外,风机41的输出轴401 (见图5)带有蜗杆与齿轮组5的前级蜗轮相联,齿轮组的末齿轮51上设有 偏心轴511;见图4,两端分别枢接在壳体上下侧的拔轴33下部通过轴521 与推拉杆52枢接,推拉杆52另一端与偏心轴511枢接,拔轴33上部设有横 置于套环32上側的拔杆331,供水管6的接口 601与图3中贮水箱101的下 部相接,供水管6的中段胶管603绕过压水盘61下侧后通过出水端602接入 套环32与回水盘沉孔之间的间隙内,压水盘61与末齿轮51相连;见图6, 压水盘61、中段胶管603和凸壁60构成水泵,压水盘上均勾设有三个压柱611, 当压水盘61随图4中的末齿轮51转动时,套于压柱611上的滚简600将中段 胶管603向凸壁60方向挤压,中段胶管603内的水被挤向图4中的出水端;见图4,当水流经进水管411进入水轮机4时,带动水轮机内的叶轮转动, 叶轮带动风机41内的风叶旋转而经风口 410吹向回水盘32中央的通孔,同时 风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带动压水盘61旋转和拔杆331摆动, 一方面压水盘将供水管6内的水经出水端压入回水盘31与套环32之间的下部 间隙内,再经回水盘31与套环32上部的竖向条紋溢出,经拔杆331拔过后在 套环32上端形成水膜,拔杆不停在来回摆动,来自风机风口的风就可以在套环开口处向上吹起一连串的泡泡。经套环32溢出的多余的水流入水槽311后 经回水口 312回流到图3的贮水箱101内;需要向贮水箱内加肥皂水时,将图 1中的注水封盖211打开即可。图3中下壳体的侧壁上开有若干通孔。其中图4中的水轮机4也可以用电机代替.另外,如果在该水轮机的进风 口入注入高速的风流也可以使图1实施例中的泡泡机吹出泡泡。实施例二,见图9,其内的风机由电机驱动,在壳体上側设有水压开关阀 8,当水流经进水管81进入经出水管82流出时,在水压开关阀8内形成压力 而压下位于壳体内的电开关,此时再压下电开关83,则可以吹出与图l实施 例相同的泡泡。其内部结构除用电机代替了水轮机外其它结构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泡机,包括壳体、风机和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贮水箱和回水盘,该回水盘上侧设有环形的水槽,该水槽的回水口位于贮水箱上方,回水盘中央设有与套环相配的沉孔,套环上部外围设有若干竖向条纹,回水盘的沉孔中央的通孔位于风机出风口上方,在壳体内固定的水泵的进水口接贮水箱下部,水泵的出水口接在回水盘底部并和套环下部与沉孔之间的间隙相通;风机设有伸出机壳外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相联,齿轮组的末级齿轮上设有偏心轴,壳体上枢接有拔轴,拔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套环上侧的拔杆,推拉杆连接在拔轴一侧与所述偏心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泡机,包括壳体、风机和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贮水箱和回水盘,该回水盘上侧设有环形的水槽,该水槽的回水口位于贮水箱上方,回水盘中央设有与套环相配的沉孔,套环上部外围设有若干竖向条纹,回水盘的沉孔中央的通孔位于风机出风口上方,在壳体内固定的水泵的进水口接贮水箱下部,水泵的出水口接在回水盘底部并和套环下部与沉孔之间的间隙相通;风机设有伸出机壳外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组相联,齿轮组的末级齿轮上设有偏心轴,壳体上枢接有拔轴,拔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套环上侧的拔杆,推拉杆连接在拔轴一侧与所述偏心轴之间。2、 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桂权
申请(专利权)人:郑桂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