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0955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顺次粘合在一起的剥离膜层、内保护膜层、聚乙烯醇膜层、微位相差膜层、外保护膜层,微位相差膜偶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0°~50°或130°~180°,所述微位相差膜奇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130°~180°角度或0°~50°排列,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眩光AG或者防反射AR/LR或者防划伤HC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光片能将由液晶显示面板出射的线偏光转换为两组独立的、相互交叉的左右圆偏光,形成左右图像,观众只需佩戴简单的、价格便宜的圆偏光眼镜即可观看到色彩纯正,无闪烁的3D显示图像,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光片厚度薄,光学透过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FT型液晶显示器用的偏光片,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厚度较薄、 透光率较高的一种3D立体显示偏光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偏光片,只能产生一种偏振特性,无法直接使一般的TFT液晶显示器呈现立体显示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21048. 7公开了一种3D偏光片,包括顺次贴合在一起的剥离膜、原偏光片和立体显示膜,其立体显示膜主要是微位相差膜,这种偏光片的厚度较厚,而且光学透过率较低。其公开的制备方法包括3个步骤。步骤1:将成卷的粘合有两层剥离膜的原偏光片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退卷装置上,并将成卷的立体显示膜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二退卷装置上。步骤2 剥开起始段的粘合于原偏光片外表面上的剥离膜,并将剥开的剥离膜的起始段连接在第一收卷装置的转轴上,再将立体显示膜的起始段通过原偏光片外表面上的粘合剂贴合于原偏光片的剥开剥离膜的位置上,形成3D立体显示偏光片,并使内、外表面分别贴合有剥离膜和立体显示膜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经至少一对贴合辊连接在第二收卷装置的转轴上。此工艺的生产效率较低,而且上述产品的厚度较厚,成本高,光学透过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型一体化3D立体显示偏光片,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其厚度较薄,而且光学透过率高,可以产生更好的3D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偏光片的制备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包括顺次粘合在一起的剥离膜层、内保护膜层、聚乙烯醇膜层、微位相差膜层、外保护膜层,所述微位相差膜、 内保护膜与聚乙烯醇膜之间的复合采用水溶性系列胶粘剂,所述微位相差膜偶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0° 50°或130° 180°,所述微位相差膜奇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130° 180°或0° 50°排列,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眩光AG或者防反射AR/LR或者防划伤HC处理。优选的是所述防眩光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AG值为3% 50%或所述防反射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AR/LR值< 1. 0%或所述防划伤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HC值> 2H。对微位相差膜(FPR)进行防眩光处理、防反射处理或者加HC涂层。其中防眩光处理的方法是在膜面进行喷砂处理形成粗糙面,或者在膜面涂布一层树脂类粘合剂,在该粘合剂中分散有无机或有机透明的微粒。防反射处理主要是利用光干涉原理,可以是在膜层表面层压由金属氧化物等构成的硬涂层和低折射率层或者以单层形成了无机化合物或有机氟化物等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膜。HC涂层的方法是在膜面涂布有机硅等,使材料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能增强。优选的是所述微位相差膜为环烯烃聚合物膜、聚碳酸酯膜、三醋酸纤维素膜中的一种。优选的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的面内相位差值为SOnm 150nm,为1/4 λ波片。优选的是所述微位相差膜采用环烯烃聚合物膜,其厚度为30 μ m 200 μ m。优选的是所述内保护膜选自三醋酸纤维素膜、环烯烃聚合物膜、聚降冰片烯膜、 聚碳酸酯膜、聚苯乙烯膜、丙烯酸膜中的一种。优选的是所述偏光片的透过率彡42%,串扰值< 1. 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薄型一体化3D立体显示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将卷装的聚乙烯醇膜、微位相差膜、内保护膜分别安装在第一、第二、第三退卷装置上,且调整好微位相差膜的慢轴方向。步骤2 聚乙烯醇膜放卷,通过染色、拉伸、补色、干燥等过程后,与内保护膜、微位相差膜复合,复合干燥后收卷。步骤3 将上述半成品微位相差膜的一侧复合上保护膜,在内保护膜一侧复合上剥离膜制成最后的成品。整个复合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精密的边缘超声波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中心纠偏控制器、边缘纠偏控制器、张力控制器和CCD摄像机等装置的精密定位贴合机进行,以保证贴合角度的精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薄型一体化3D立体显示偏光片将由TFT液晶显示器射出的线偏光转换成两组独立的左、右圆偏光,人们通过佩戴轻便且价格便宜的圆偏光眼镜即可看到3D图像,本专利技术偏光片的微位相差膜同时还代替了传统偏光片中PVA膜一侧的内保护膜,将相位差补偿功能与保护功能一体化,而且产品厚度较薄(厚度减少80 150 μ m)、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透过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薄型一体化3D立体显示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醇膜与内保护膜、微位相差膜复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微位相差膜功能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薄型一体化3D立体显示偏光片包括顺次贴合在一起的剥离膜1、内保护膜2、聚乙烯醇膜3(PVA)、微位相差膜4(FPR)、外保护膜5 ;其中,微位相差膜4 的偶数行的慢轴(光传播速度较快的方向为快轴,与其垂直的方向即为慢轴。)与聚乙烯醇膜3的透射光轴呈0° 50°或130° 180°,所述微位相差膜4的奇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3的透射光轴呈130° 180°或0° 50°。如图3所示,微位相差膜能将出射的线偏光转换为两组独立的、相互交叉的左右圆偏光,该左右圆偏光通过圆偏光眼镜进入人眼后形成左右图像,在经过大脑合成3D立体图像。微位相差膜(FPR)经过表面涂层处理,具有防眩光AG (Anti Glare)或防反射AR/LR(Anti Reflective/Low Reflective)或者防划伤 HC(Hard Coating)功能。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防眩光AG层,其中,防眩光AG值优选为3% 50%。该聚乙烯醇膜3(PVA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然后进而交联、拉伸和干燥。聚乙烯醇膜采用水清洗,这样不仅可以除去膜表面的污物和洗掉防粘剂,还可以使聚乙烯醇膜膨胀,以防止出现如染色不均勻等现象。聚乙烯醇膜3拉伸、染色、干燥后直接在其两侧分别复合上内保护膜2与微位相差膜4(FPR)。内保护膜需具备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特性,优选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树脂、聚降冰片烯类、聚碳酸酯类、环烯烃聚合物、聚苯乙烯类或者丙烯酸类等,更为优选的是进行过皂化处理后的三醋酸纤维素膜(TAC膜),或电晕处理后的环烯烃聚合物膜(COP膜),内保护膜与微位相差膜(FPR)通过用水溶性胶水与聚乙烯醇膜(PVA)贴合,优选为通过聚乙烯醇胶水贴合。另外,根据应用的需要,还可以选择具有位相补偿功能或防紫外吸收功能的内保护膜。其中,相位补偿功能可以通过薄膜拉伸和涂布液晶来实现。薄膜被拉伸后,由于其双折射率性质而具有一定相位补偿功能。本专利技术中的微位相差膜选择通过在透明基板上涂布液晶化合物来实现其相位补偿功能。薄膜防紫外线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在制膜的时候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所述微位相差膜4的面内相位差值Re优选为SOnm 150nm,特别优选1/4波片 (产生的相位延迟量为Om+1) 31/2的波片,m = 0,1,2,3……),Re = 125nm,其中,Re为可见光范围内的薄膜面内相位差,Re = (nx-ny)Xd, nx和ny分别表示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的膜的折射率,d表示膜的厚度。所述微位相差膜4 (FPR)的透明基板可以为聚碳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粘合在一起的剥离膜层、内保护膜层、聚乙烯醇膜层、微位相差膜层、外保护膜层,所述微位相差膜、内保护膜与聚乙烯醇膜之间的复合采用水溶性系列胶粘剂,所述微位相差膜偶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0°~50°或130°~180°,所述微位相差膜奇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130°~180°或0°~50°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一体化的3D立体显示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粘合在一起的剥离膜层、内保护膜层、聚乙烯醇膜层、微位相差膜层、外保护膜层,所述微位相差膜、内保护膜与聚乙烯醇膜之间的复合采用水溶性系列胶粘剂,所述微位相差膜偶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0° 50°或130° 180°,所述微位相差膜奇数行的慢轴与聚乙烯醇膜层的透射光轴呈130° 180°或0° 50°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眩光AG处理,方法是微位相差膜的膜面进行喷砂处理形成粗糙面,所述防眩光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AG值为3%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反射AR/LR处理, 方法是在所述微位相差膜的膜层表面层压由金属氧化物构成的硬涂层和以单层形成了无机化合物或有机氟化物的低折射率层的防反射膜,所述防反射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AR/LR 值彡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是所述微位相差膜经过防划伤HC处理,方法是在所述微位相差膜的膜面涂布有机硅,所述防划伤处理的微位相差膜的HC值> 2H。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韶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