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824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针对当前较为常见的氧疗过程中氧气输送管路被折压,患者和医护人员难以及时察觉而严重影响氧疗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安全阀的氧气输送管路,包括吸氧管路及其上连接的三通和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包括阀座、密封垫、阀针、压簧和阀罩,正常吸氧时阀针、密封垫保证管路的密封,当输送管路被折压时,阀针、密封垫发生位移,管路自动泄压,并发出提示音,当管路折压消除后,在压簧作用下,阀针和密封垫自动复位并重新实现吸氧管路的密封,泄压和复位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劳动量,满足临床吸氧的需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属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吸氧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通常先将干燥的氧气通过湿化装置进行湿化,再通过输送管路输送至患者使用终端。现有的氧气输送管路一般为PVC或硅胶软管,吸氧管路通畅时管路内壁所受压力很小,但吸氧过程中易出现管路折压现象,导致气流减小甚至完全堵塞,患者和医护人员均难以及时发现,不仅严重影响了氧疗的效果,而且当管路内压力过大时,还会导致与管路相连的湿化装置爆裂、氧气流量计灵敏原件受损等严重后果, 因此吸氧装置中需增设具有安全防护和提示功能的部件以消除上述风险。目前文献中公开了多种安全装置,如9821M25. 2公开的一种吸氧装置,将安全阀设置在氧气流量计上, 此设计不仅使流量计生产工艺变得更加复杂、成本提高,而且容易造成流量计损伤失灵; 200510086945. 0公开的一种分离出口的湿化瓶,将安全阀设置在湿化瓶上,当内部压力过大时,安全阀自动弹起,将压力释放,但此安全阀无自动复位功能,弹起后需人工将其复位, 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200820111304. 5公开的一种设置于吸氧管路上的安全阀,当管路内压力增大时,安全阀的弹性密封体弹起泄压,并产生报警音,同样,此安全阀没有自动复位功能,仍需人工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具有安全防护及提示功能,当使用过程中出现吸氧管路被明显折压时,安全阀能够自动卸压,并发出警报声,提示患者或医护人员检查管路,当折压消除后,安全阀自动复位,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保证氧疗顺利进行。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包括吸氧管路及其上连接的三通和安全阀,三通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氧气输送管路,另一个端口连接安全阀,氧气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气源和使用终端。安全阀包括阀座,密封垫,阀针,压簧和阀罩;阀座上的卡扣结构与阀罩上的卡扣结构相连接,密封垫,阀针和压簧位于阀座和阀罩连接后形成的空腔内;阀座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底部开口为进气口,当管路内部压力过大时,高压气体通过进气口对阀针下部产生推力;阀座上端面中空的周边部分有环形凸起以放置密封垫并与其相抵,外周有卡扣结构用来连接阀罩;阀针上部为圆柱形,外径小于压簧内径,使压簧能够套入其上部,中部有凸台, 凸台的外径大于阀针上部和压簧的外径,使压簧下端抵住凸台的上端面,阀针下部为插入阀座中空的半径自末端至凸台逐渐增大的圆锥形,其进入阀座中空的长度不小于1. 5mm,以满足泄压需求;密封垫位于阀座环形凸起的上端面,中部有套入阀针下部的圆孔,密封垫外径不小于环形凸起的外径,以保证将阀座中空完全密封;阀罩为中空结构,设有泄压口 ;压簧套住阀针上部,一端抵住阀针中部的凸台,另一端抵住阀罩顶端的内侧面;为保证泄压效果,泄压口总面积不小于进气口总面积的0. 6倍,为满足泄压效果的同时产生报警音,泄压口总面积不小于进气口总面积的1. 2倍。正常吸氧时管路通畅,管路内壁压力很小,接近为零,此时安全阀处于关闭状态, 当管路受到折压后气体压力增大,到超过安全阀内压簧对阀针的压力时,高压气体推动阀针下部压缩压簧,使其向上移动,由于阀针下部为圆锥形结构,随着其移动与阀座中空的间隙逐渐增大,高压气体从间隙中溢出,通过泄压口排出,完成泄压,同时还可以产生报警音, 提示患者和医护人员及时处理消除管路折压。当管路折压解除,气体压力逐渐减小至小于压簧对阀针中部的凸台的压力时,阀针逐渐向下移动,其下部被压回至阀座的中空,密封垫发挥密封作用,实现自动复位。本技术提供的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在管路被折压时自动泄压,并发出报警音,当折压消除时能够自动复位,降低了护理工作强度,保证氧疗顺利进行。附图说明图1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1图2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2图3安全阀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安全阀闭合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安全阀开启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包括吸氧管路1及其上连接的三通2和安全阀 3,三通2的两个端口连接氧气输送管路,氧气输送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气源4和使用终端5, 一个端口连接安全阀3(图1);三通2也可以一端口连接安全阀3,一端口连接氧气输送管路, 一端口空置(图2)。上述吸氧管路1采用聚氯乙烯材质挤出成型,三通2采用聚氯乙烯材质注塑成型,两者通过环已酮粘结后再与安全阀3通过环已酮粘结形成一体式结构;气源接头 4、使用终端5为聚氯乙烯材质注塑成型,两者通过环已酮粘结在吸氧管路1的两端。安全阀 3由阀座6,阀针8,密封垫7,压簧9和阀罩10组成,其中的阀座6、阀针8、阀罩10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质注塑成型,压簧9为不锈钢材质,密封垫7采用硅橡胶材质, 阀座6上的卡扣结构14与阀罩10上的卡扣结构17密封连接,阀座6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 底部开口为进气口 11,上端面有环形凸起13,凸起的上端面放置密封垫7,密封垫7外径大于环形凸起13的外径,以保证泄压后阀针8复位时不发生漏气,确保其密封性;阀座6上端面外周有卡扣结构14,与阀罩10相配合的卡扣结构17实现安全阀密封;阀针上部18为圆柱形, 中部有凸台16,阀针下部19为自末端20至凸台16外径逐渐增大的圆锥形,凸台16外径大于阀针上部18,阀针下部19和压簧9的外径,保证压簧9可以抵住并作用于凸台16而不发生脱落,阀针上部18外径小于压簧9内径,压簧9可以套入阀针上部18 ;密封垫7中部有圆孔15,阀针下部19穿过密封垫7的圆孔15并插入至阀座6的中空,形成密封活门,当管路受到折压,内部气体压力增大时,阀针下部19向上移动,气体从阀针下部19与阀座6中空的间隙中溢出,并通过泄压口 12排出;阀针下部19在阀座6中空自由移动的距离约4mm,阀罩10 为中空结构,其上设有泄压口 12,压簧9上端抵住于阀罩10顶端的内侧面,下端抵住于阀针中部的凸台16,泄压口 12总面积为进气口 11总面积的1.6倍,泄压时伴随着报警提示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包括吸氧管路(1)及其上连接的三通(2)和安全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2)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氧气输送管路,一个端口连接安全阀(3);所述安全阀(3)包括阀座(6),密封垫(7),阀针(8),压簧(9)和阀罩(10),阀座(6)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底部开口为进气口(11),其上端面中空周边部分的环形凸起(13)与密封垫(7)相抵;阀罩(10)为中空结构,设有泄压口(12);阀座(6)上的卡扣结构(14)与阀罩(10)上的卡扣结构(17)相连接,密封垫(7),阀针(8)和压簧(9)位于阀座(6)与阀罩(10)连接后形成的空腔内;阀针上部(18)为圆柱形,中部有凸台(16),阀针下部(19)为半径自末端(20)至凸台(16)逐渐增大的圆锥形,阀针下部(19)插入阀座(6)的中空;密封垫(7)通过其中心部圆孔(15)套入阀针下部(19);压簧(9)套入阀针上部(18),一端抵住阀针(8)中部的凸台(16),另一端抵住阀罩(10)顶端的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安全阀的吸氧管路,包括吸氧管路(1)及其上连接的三通(2)和安全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2 )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氧气输送管路,一个端口连接安全阀(3 );所述安全阀(3)包括阀座(6),密封垫(7),阀针(8),压簧(9)和阀罩(10),阀座(6)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底部开口为进气口(11),其上端面中空周边部分的环形凸起(13)与密封垫(7)相抵; 阀罩(10)为中空结构,设有泄压口(12);阀座(6)上的卡扣结构(14)与阀罩(10)上的卡扣结构(17)相连接,密封垫(7),阀针(8)和压簧(9)位于阀座(6)与阀罩(10)连接后形成的空腔内;阀针上部(18)为圆柱形,中部有凸台(16),阀针下部(19)为半径自末端(20)至凸台(16)逐渐增大的圆锥形,阀针下部(19)插入阀座(6)的中空;密封垫(7)通过其中心部圆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明张月梅马晓敏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潮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