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06010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大豆于每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5~25℃、空气湿度大于70%时播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不增加额外生产成本,通过改变播种期,可有效地避免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对大豆出苗率的影响,为大豆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出苗率,从而达到保产、稳产、增收的目的,对发展我国西南地区间套作大豆生产、缓解地区粮食压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大豆是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加工原料于一身的我国第四大作物。大豆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加上其根瘤固氮作用,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大豆产量远不及需求量,是世界上大豆需求量和进口量最大的国家。2009年我国进口达4255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4. 5%。据预测,2015年前后,我国大豆最大种植面积将达到19500万亩,最大生产能力3000万吨左右,而国内大豆总需求量在MOO万吨以上,大豆供求缺口仍将为2500万吨左右。因此大力发展大豆种植业,提高原料大豆自给率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2003年,“麦/玉/豆”间套作栽培模式在四川省资阳市、遂宁市示范成功。“麦/ 玉/豆”三熟模式是指在有机集成免耕、秸秆覆盖、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大豆代替原麦/玉 /薯模式中的甘薯而进行的连年套作多熟分带轮作模式,其复种方式为小麦播种时预留空行,小麦生长后期在空行里套种玉米,小麦收后在玉米行间原小麦带上种大豆,用小麦/玉米/大豆表示。该模式通过五改(改甘薯为大豆、改间作为套作、改大豆春播为夏播、改甘薯稀植为大豆密植、改甘薯开沟起垄为大豆免耕秸秆覆盖),实现了四减(减少化肥使用量、 减少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水土流失)和三增(增强抗旱性、增加产量、增加收入),达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和谐,推动了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该模式在我国西南地区迅速推广,发展迅速,推广面积近800万亩,套作大豆单产水平也断提高,乐至县万亩大豆高产田平均亩产达到143. 7公斤,创南方套作大豆大面积高产纪录,超过北方大豆主产区平均单产水平。大力发展小麦/玉米/大豆模式,对缓解我国大豆产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全年日照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虽然该区域光照不足,但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800 1400mm),且多集中于5 10 月,降水占全年的70 80%,表现为“寡照高温多雨”。然而由于西南地区多为丘陵山区,坡度大,土层浅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之夏季蒸发量高、缺乏人工灌溉等有效的水分调控措施,极易形成季节性干旱。据统计,西南地区夏、伏旱每年的发生频率为60 70%,夏旱高发期为每年的5月上旬 6月初,伏旱高发期为每年的7月下旬 8月上旬。而在现行的“麦/玉/豆”模式生产中,小麦一般于5月上旬收获,农民为了不让空地闲置,急于播种大豆,导致大豆播种时遇到西南地区的夏旱。干旱严重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出苗和成活, 并且大豆花期又会与西南地区的伏旱相遇,导致大豆花芽分化受到影响,生长发育受损,成花量降低,极大地影响大豆后期的产量。如,2006年西南5省的夏伏连旱,部分地区6 7 月的降水量不足50mm,干旱严重,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2009年,四川东部出现持续30 49天的夏旱,使大豆出苗率降低30 50%,有的降低80%左右,严重影响了套作大豆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西南地区“麦/玉/豆”种植模式中套作大豆易受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大豆出苗差、出苗率低的问题,提供。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西南地区“麦/玉/豆”种植模式中,大豆于每年5月下旬 6月上旬时播种。“麦/玉/豆”种植模式中,玉米与大豆套种。在玉米-大豆复合群体中,适当的晚播可避开夏旱对大豆出苗期的影响,确保大豆正常生长,同时还可减少玉米、大豆的共生期,利于大豆的高产,但播种过迟又会影响后茬作物(小麦)的播种,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大豆于每年5月下旬 6月上旬时播种。在四川地区,川中、川南地区应具体在6月上旬播种,川东地区由于夏旱结束时间稍早,选择5月20日 5月27日较为适宜。种子的萌发都需要一定的温度,适宜的温度是保证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大豆于日平均气温在15 25°C时播种,以保证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出苗。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少,充足的水分,能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才容易透入,呼吸才能增强,利于种子的萌发。空气湿度的大小极大地影响着种子的吸水快慢和呼吸作用的大小。空气湿度大,利于种子吸水,增强呼吸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大豆于空气湿度大于70%时播种,以保证大豆种子的萌发。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所述大豆为生育期为130 140天的晚熟品种。大豆品种的选择对避开干旱对大豆需水关键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南地区夏旱高发期为每年的5月上旬 6月初,伏旱高发期为每年的7月下旬 8月上旬,5月下旬 6月上旬时播种可以避开夏旱对大豆出苗期的影响,但是,早中熟品种由于生育期短,花期容易与伏旱相遇,导致大豆花芽分化受到影响,生长发育受损,成花量降低。因此为了保证大豆开花、结荚和鼓粒期等需水关键期不受干旱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方法,所述大豆为生育期为130 140天的晚熟品种,包括贡选1号和南豆12等生育期较长的晚熟品种。为了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作为优选,大豆亩植6000 9000株。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豆于每年5月下旬 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5 25°C、空气湿度大于70%时播种。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不增加额外生产成本,通过改变播种期,可有效地避免西南地区季节性干旱对大豆出苗率的影响,为大豆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出苗率,从而达到保产、稳产、增收的目的,对发展我国西南地区间套作大豆生产、缓解地区粮食压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示本专利技术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种植时期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栽培方法具体为选配良种大豆选择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贡选1号(四川省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南豆12 (四川省南充农科所提供)。播期大豆于每年5月下旬 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5 25°C、空气湿度大于 70%时播种。密度设置采用“双三零”种植模式,大豆6000 9000株/亩。合理施肥大豆底肥施过磷酸钙3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并于套作的前季作物收后追施尿素5公斤/亩。及时收获大豆在10月中旬至下旬收获,以黄熟到完熟期为宜,收后挂晒晾干后脱粒。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试验地点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瞿河乡。试验组试验于2009年5 10月进行。设置播种时间为5月20日、5月27日、6 月3日、6月10日、6月17日、6月M日。共6个播种期,试验设3次重复,完全随机排列。 采用“双三零”种植模式,带宽an,玉米、大豆各占lm,小区面积为7mXaii。玉米品种采用川单418,密度设置为3500株/亩;大豆品种采用贡选1号,行窝距设置为50 X 34cm,穴留 3株,密度6000株/亩。底肥亩施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于每年5月下旬~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5~25℃、空气湿度大于70%时播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钰向达兵雍太文罗庆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