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装置和组合仪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418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仪表板装置和组合仪表,所述仪表板装置包括:组合仪表、用于产生背光灯开启指令的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用于产生夜间模式切换指令的夜间模式开关;所述组合仪表包括:第一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一背光灯;第二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二背光灯;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背光灯和所述第二背光灯开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仪表板上的背光对驾驶员的干扰,同时能够节约能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板装置和组合仪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仪表板上的仪表以及显示器等功能组件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用户在黑暗光线下能够准确找到上述功能组件,现有技术中为上述功能组件均配置一背光灯。然而,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外环境漆黑,如果仪表板上的背光较为强烈,则很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所有功能组件的背光灯均开启较为费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板装置和组合仪表,能够降低仪表板上的背光对驾驶员的干扰,同时能够节约能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板装置,包括:组合仪表、用于产生背光灯开启指令的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用于产生夜间模式切换指令的夜间模式开关;所述组合仪表包括:第一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一背光灯;第二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二背光灯;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背光灯和所述第二背光灯开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背光灯、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所述夜间模式开关连接。优选的,所述的仪表板装置还包括:仪表板开关;用于为所述仪表板开关提供背光的第三背光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背光灯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开启,以及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优选的,所述的仪表板装置还包括:仪表板显示器;用于为所述仪表板显示器提供背光的第四背光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四背光灯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四背光灯开启。优选的,所述的仪表板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的背光调节开关;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背光调节开关连接,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时,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当未接收到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时,根据所述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一背光灯、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第三背光灯和所述第四背光灯的亮度。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功能组件对应的报警信息,当存在所述第二功能组件对应的报警信息时,控制所述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二功能组件的第二背光灯开启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组合仪表,应用于一仪表板装置中,所述仪表板装置包括:用于产生背光灯开启指令的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用于产生夜间模式切换指令的夜间模式开关;所述组合仪表包括:第一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一背光灯;第二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二背光灯;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背光灯和所述第二背光灯开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背光灯、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所述夜间模式开关连接。优选的,所述仪表板装置还包括:仪表板开关;以及,用于为所述仪表板开关提供背光的第三背光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背光灯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开启,以及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与所述第三背光灯连接。优选的,所述仪表板装置还包括:仪表板显示器;以及,用于为所述仪表板显示器提供背光的第四背光灯;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四背光灯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四背光灯开启。优选的,所述仪表板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的背光调节开关;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背光调节开关连接,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时,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当未接收到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时,根据所述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一背光灯、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第三背光灯和所述第四背光灯的亮度。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功能组件对应的报警信息,当存在所述第二功能组件对应的报警信息时,控制所述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二功能组件的第二背光灯开启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在夜间行车时,降低仪表板上的背光对驾驶员的干扰,同时能够有效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仪表板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仪表板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仪表板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仪表板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所述仪表板装置包括:组合仪表100、用于产生背光灯开启指令的背光开启控制开关200和用于产生夜间模式切换指令的夜间模式开关300。所述组合仪表100包括:第一功能组件101、第一背光灯102、第二功能组件103、第二背光灯104和控制模块105。其中,所述第一背光灯102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组件101提供背光,所述第二背光灯104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组件103提供背光。其中,所述控制模块105分别与所述背光开启控制开关200、夜间模式开关300、所述第一背光灯101和所述第二背光灯102连接。所述控制模块105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背光灯102和所述第二背光灯104开启。另外,还用于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104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104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所述第一功能组件101可以是所述组合仪表100上的一个功能组件,也可以是所述组合仪表100上的多个功能组件,当所述第一功能组件101为所述组合仪表100上的多个功能组件时,每一功能组件均具有其对应的背光灯。同样的,所述第二功能组件202也可以是所述组合仪表100上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组件。为了能够在夜间行车时,降低组合仪表100上的背光对驾驶员的干扰,本技术中将组合仪表上的部分功能组件(即上述第二功能组件103)对应的背光灯熄灭或者亮度调暗(即上述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104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所述预设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设置),保持较为重要的功能组件(即上述第一功能组件101)的背光灯处于开启状态。举例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仪表、用于产生背光灯开启指令的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用于产生夜间模式切换指令的夜间模式开关;所述组合仪表包括:第一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一背光灯;第二功能组件;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二背光灯;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背光灯和所述第二背光灯开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背光灯、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所述夜间模式开关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合仪表、用于产生背光灯开启指令的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用于产生夜间
模式切换指令的夜间模式开关;
所述组合仪表包括:
第一功能组件;
用于为所述第一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一背光灯;
第二功能组件;
用于为所述第二功能组件提供背光的第二背光灯;
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指令,控制所述第一背光灯和所述第二背光
灯开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熄灭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背光
灯、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背光开启控制开关和所述夜间模式开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仪表板开关;
用于为所述仪表板开关提供背光的第三背光灯;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背光灯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
指令,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开启,以及根据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控制所述
第三背光灯熄灭或者控制所述第三背光灯的亮度调整到预设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仪表板显示器;
用于为所述仪表板显示器提供背光的第四背光灯;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四背光灯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背光灯开启
指令,控制所述第四背光灯开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产生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的背光调节开关;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背光调节开关连接,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背光


灯亮度调节指令时,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当未接收到所
述夜间模式切换指令时,根据所述背光灯亮度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一背光灯、
所述第二背光灯、所述第三背光灯和所述第四背光灯的亮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功能组件对应的报警信息,
当存在所述第二功能组件对应的报警信息时,控制所述报警信息对应的第二功
能组件的第二背光灯开启的。
6.一种组合仪表,应用于一仪表板装置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玲程新化张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