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其主要是于导光板的承置框的侧边板墙上向内凸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顶制部,通过承置框上的顶制部来对导光板近入光面的二侧边端形成一确实的定位效果,并利用顶制部对导光板及承置框形成一可供导光板热胀冷缩的空间;另于灯反射器的二端至少设置一凹部,该承置框对应于该凹部的位置设有可嵌合于凹部的挡墙,使导光板的入光面于定位后可抵顶于该挡墙上,以避免灯源的灯管因导光板的压迫而造成破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尤指于可将楔形导光板予以确实定位并避免灯源的灯管因导光板的压迫而造成破裂的装置。
技术介绍
按,液晶显示器(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主要是由一液晶面板(LCD panel)及一面光源装置(Back Light Module)所组成;其中,该液晶面板是做为显示之用, 但其本身却不具发光的特性,当欲进行显示时,所利用的光源则必需借助于面光源装置予以提供,足见面光源装置于一液晶显示器中是一极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部件。已知的面光源装置1,请参阅图1所示,该面光源装置1包括有一承置框11、一反射膜片12、一导光板13、扩散膜片14、棱镜片15、灯源16 (图中以冷阴极灯管为例)、灯反射器17。承置框11,具有一底盘111,该底盘111的周缘形成有板墙112,通过该板墙112而构成一容置区113,其中,该承置框11的侧边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可供导光板13定位的凹槽 114。反射膜片12,主要是使光源能充分的被利用,以改善漏光的现象。导光板13,是以具良好透光性材质的板片体所制成,该导光板13具有出光面131 及相对于出光面131的一反射面132,并至少设一侧端面为入光面133,该反射面132的表面设置有为数众多的导光点1321,这些导光点1321的面积大小,则依距离灯源越远而越予以放大,或距离灯源16越远而越予以加大其导光点1321的密度,其中,该导光板13的侧边设有相对应于承置框11凹槽114的凸耳134。扩散膜片14,置于导光板13的上方,其主要在于提升光的使用效率,并使灯源16 的光源勻化。棱镜片15,用以修正光的方向,而达到聚光的效果以及提高正面的辉度。灯源16,设置于入光面133的外侧,该灯源16的选用有的以发光二极管(LED)为之,有的则以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为之。灯反射器17,为具一开口的罩体,该灯反射器17设置于灯源16的一侧,以供灯源 16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导入导光板13中。请参阅图2所示,已知的面光源装置1于组立时,是先将灯源16及灯反射器17设置于承置框11的一侧边,再将反射膜片12置于承置框11的底盘111上,并依序将导光板 13、扩散膜片14、棱镜片15置于承置框11中,通过承置框11周缘所设置的凹槽114与导光板13的凸耳134,来使导光板13获得一良好的定位,如图3所示。但,一般使用平板式导光板13的面光源装置,尚可以上述的方法来令导光板13达到定位的效果,但大多数的笔记型计算机,由于是讲求轻、薄,该承置框11并无多余的空间来设置凹槽114来供导光板13的凸耳134定位。因此,一般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面光源装置所搭配的导光板,通常是以楔形导光板为之,请参阅图4所示,该面光源装置2包括有一承置框21、一反射膜片22、一导光板 23、扩散膜片24、棱镜片25、灯源沈、灯反射器27。承置框21,具有一底盘211,该底盘211的周缘形成有板墙212,通过该板墙212而构成一容置区213。反射膜片22,主要是使光源能充分的被利用,以改善漏光的现象。导光板23,是以具良好透光性材质的板片体所制成,该导光板23具有出光面231 及相对于出光面231的一反射面232,并至少设一侧端面为入光面233,该反射面232的表面设置有为数众多的导光点2321,这些导光点2321的面积大小,则依距离灯源越远而越予以放大,或距离灯源沈越远而越予以加大其导光点2321的密度。扩散膜片24,置于导光板23的上方,其主要在于提升光的使用效率,并使灯源沈的光源勻化。棱镜片25,用以修正光的方向,而达到聚光的效果以及提高正面的辉度。灯源沈,设置于入光面233的外侧。灯反射器27,为具一开口的罩体,该灯反射器27设置于灯源沈的一侧,以供灯源 26所发出的光线反射导入导光板23中。再请参阅图5所示,该面光源装置2于组立时,是先将灯源沈及灯反射器27设置于承置框21的一侧边,再将反射膜片22置于承置框21的底盘211上,并依序将导光板23、 扩散膜片对、棱镜片25置于承置框21中,此时,该导光板23入光面233的二端是抵顶于灯源沈二端的电极261上,借此来使导光板23来获得一定位的效果。然而,由于该楔形导光板23无法于侧边设置定位用的凸耳,仅能通过灯源沈二端的电极261来达到导光板23定位的目的,而灯源沈二端的电极261是以具有弹性的软性材质制成,于安装导光板23时,非常容易因施力不当挤压到灯源沈的灯管,使灯管发生破裂的情形,进而提高产品的不良率。有鉴于上述楔形的导光板23并无一良好的定位方式,而导致灯源的灯管常因导光板的压迫而造成破裂,故,针对这一部分,实有加以改进的必要性。申请人:是从事面光源装置相关产业开发的专业人员,有鉴于已知的面光源装置中导光板的定位未臻完善,乃以长年工作经验积极的进行研究,在不断的试验及改良后终获致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其主要是于导光板的承置框的侧边向内凸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顶制部,通过承置框上的顶制部来对导光板近入光面的二侧边端形成一确实的定位效果,并利用顶制部对导光板及承置框形成一可供导光板热胀冷缩的空间。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通过于灯反射器的二端至少设置一凹部,该承置框对应于该凹部的位置设有可嵌合于凹部的挡墙,使导光板的入光面于定位后可抵顶于该挡墙上,以避免灯源的灯管因导光板的压迫而造成破裂。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应用于面光源装置上,该面光源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承置框,该承置框具一底盘,且于底盘周缘形成有板墙,而构成一容置区;一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及相对于出光面的一反射面,并至少设一侧端面为入光面;灯源,设置于入光面的外侧;以及灯反射器,为一具开口及反射功能的罩体,其中,该承置框的侧边板墙中向内凸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顶制部,通过承置框上的顶制部来对导光板近入光面的二侧边端形成一确实的定位效果。在一实施例中,该承置框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挡墙。在一实施例中,该灯反射器设有可与承置框挡墙相嵌合的凹部。本技术的导光板的定位装置,可令面光源装置中的导光板获得一较佳的定位,更随时保持导光板定位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已知面光源装置的组立示意图;图3是已知导光板与承置框结合的示意图;图4是另一已知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面光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导光板与承置框的结合示图8是本技术导光板与承置框结合的另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面光源装置11...承置框111...底盘112...板墙113...容置区12...反射膜片114...凹槽12...反射膜片13.. 导光板131...出光面132...反射面1321...导光点133...入光面134...凸耳14.. 扩散膜片15.. 棱镜片16...灯源17...灯反射器2...面光源装置21...承置框211..底盘212..板墙213..容置区22..反射膜片23..导光板231..出光面232. 反射面2321 · 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应用于面光源装置上,该面光源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承置框,该承置框具一底盘,且于底盘周缘形成有板墙,而构成一容置区;一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及相对于出光面的一反射面,并至少设一侧端面为入光面;灯源,设置于入光面的外侧;以及灯反射器,为一具开口及反射功能的罩体,其特征在于:该承置框的侧边板墙中向内凸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顶制部,通过承置框上的顶制部来对导光板近入光面的二侧边端形成一确实的定位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是应用于面光源装置上,该面光源装置至少包括有一承置框,该承置框具一底盘,且于底盘周缘形成有板墙,而构成一容置区;一导光板,具有出光面及相对于出光面的一反射面,并至少设一侧端面为入光面;灯源,设置于入光面的外侧;以及灯反射器,为一具开口及反射功能的罩体,其特征在于该承置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竣琪,薛惠菁,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