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5569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属于电动自行车制造领域,其包括径向叠加的内套、中套和外套,所述内套和中套组成第一离合器,所述中套和外套组成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单向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由于内套、中套和外套径向叠加,为一体机构,因此结构简单;同时,在使用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可以分别连接人力和电力动力源,由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单向离合器,所以在人力和电机驱动时互不干扰、并且传动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的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一种新能源交通工具,其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加装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同时加装控制和显示等部件而得。近几年,伴随着蓄电池技术的突破,同时在提倡绿色环保的大环境下,电动自行车因其所具有的环保节能优点,所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中,除蓄电池技术外,实现人力和电机驱动互不干扰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把驱动电机置于前轮或后轮的轴心位置,由电机直接驱动前轮或后轮转动。此方案存在动力装置安装困难、维修困难及启动阻力大的缺点。虽然有一些改进方案,例如人力通过链条驱动链轮,中间加装单向超越离合器,同时使电机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驱动链轮。该方案方便了电机的安装,同时通过分别安装的两个离合器,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和电机驱动互相干扰的问题。但是上述方案由于在链条上安装了电机驱动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在完全由人力驱动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人力消耗,传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其结构简单、人力和电机驱动时互不干扰、并且传动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包括径向叠加的内套、中套和外套,所述内套和中套组成第一离合器,所述中套和外套组成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单向离合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止动方向相反。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由于内套、中套和外套径向叠加,为一体机构,因此结构简单;同时,在使用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可以分别连接人力和电力动力源,由于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单向离合器,所以在人力和电机驱动时互不干扰、并且传动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给力驱动盘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给力驱动盘的侧视图;图3为使用本技术给力驱动盘的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给力驱动盘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使用本技术给力驱动盘的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示意3图6为使用本技术给力驱动盘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内套;2…. 中套;3…. 外套;4…. 第一离合器;5…. 第二离合器;6…. 中轴;7….…脚踏板;8…. 螺栓;9…. 驱动电机从动链轮;10.. …驱动电机主动链轮;11"…·电机;12.. …电动自行车主动链轮13.. …电动自行车从动链轮;14.. …驱动电机从动齿轮;15.. …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和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包括径向叠加的内套1、中套2和外套3,内套1和中套2组成第一离合器4,中套2和外套3组成第二离合器5,第一离合器4和第二离合器5为单向离合器。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由于内套1、中套2和外套3径向叠加,为一体机构,因此结构简单;同时,在使用时,第一离合器4和第二离合器5可以分别连接人力和电力动力源,由于第一离合器4和第二离合器5为单向离合器,所以在人力和电机驱动时互不干扰、并且传动效率高。另外,第一离合器4和第二离合器5的止动方向最好相反。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将本技术提出的给力驱动盘用于电动自行车的实施例。图3和图4分别为将本技术的给力驱动盘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和侧面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给力驱动盘的内套1通过中轴6与脚踏板7固定连接;外套3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从动链轮9,驱动电机从动链轮9通过链条与驱动电机主动链轮10相连,驱动电机主动链轮10设置在电机11上;中套2通过螺栓8连接电动自行车主动链轮12,电动自行车主动链轮12通过链条连接电动自行车从动链轮13。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其内套1与脚踏板7相连,即与电动自行车的人力动力相连;外套3与电机11相连,即与电动自行车的电动力相连;中套2与电动自行车主动链轮12相连,并通过主动链轮12与电动自行车从动链轮13 相连,即与电动自行车的驱动装置相连。同样,由于内套1和中套2组成第一离合器4,中套 2和外套3组成第二离合器5,也可以说第一离合器4通过内套1和中套2分别与脚踏板 7 (人力动力)和主动链轮12 (驱动装置)相连;第二离合器5通过外套3和中套2分别与电机11 (电动力)和主动链轮12 (驱动装置)相连。由于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状态一般分为3种人力驱动、电机驱动、人力驱动电机助力(电机驱动人力助力),所以结合上述3种使用状态说明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的使用情况。在人力驱动时,人力通过脚踏板7经中轴6将动力传送到内套1上,然后由内套1 传给中套2,最终输出到主动链轮12上,同时通过链条可以输出到从动链轮13上,从而人力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行。此时,第一离合器4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二离合器5处于超越状态, 因此中套2和外套3没有任何联动,外套3保持静止状态,从而实现了人力驱动时不对电机存在任何阻力的状态。在电机驱动时,电机的动力通过电机轴链轮10、链条、电机驱动链轮9传送到外套 3上,然后由外套3传给中套2,最终输出到主动链轮12上,同时通过链条可以输出到从动链轮13上,从而电机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行。此时,第二离合器5处于工作状态,而第一离合器4处于超越状态,因此中套2和内套1没有任何联动,内套1保持静止状态,从而电机驱动时不会带动中轴6和脚踏板7旋转,也不会消耗额外的电力。在人力驱动电机助力或电机驱动人力助力的情况下,根据单向离合器的原理,内套1、中套2和外套3之间无相对运动,第一离合器4把人力动力传递到中套2上,第二离合器5把电机动力传递到中套2上,只要保持人力驱动的内套1转速不低于中套2,电机驱动的外套3转速不低于中套2,就能达到人力和电机驱动力能够共同作用于中套2,从而将动力输出到主动链轮12上,同时通过链条可以输出到从动链轮13上,最终人力和电机共同驱动电动自行车前行,实现了助力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不仅具有在人力和电机驱动时互不干扰、传动效率高的特定,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修理。除上述实施例之外,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还可以在其他结构的电动自行车中使用。图5和图6分别为将本技术的给力驱动盘用于另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和侧面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其内套1通过中轴6与脚踏板7相连;外套3通过螺栓8固定连接驱动电机从动齿轮 14,驱动电机从动齿轮14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15咬合,驱动电机主动齿轮15设置在电机 11上;中套2通过螺栓8连接有电动自行车主动链轮12,主动链轮12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13。在本实施例中,除外套3与电机11的连接方式为齿轮连接之外,其他的结构及动力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给力驱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径向叠加的内套、中套和外套,所述内套和中套组成第一离合器,所述中套和外套组成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为单向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永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龙跃锂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