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荣昌专利>正文

一种游览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26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览车座椅,该座椅包括座垫、靠背、靠枕、扶手,该座椅的座垫具有双人座的宽度,靠枕的一侧面具有一对凹弧部,供双人的头部靠放,若形成单人座椅,能将靠枕转一百八十度,以靠枕另一侧面具有单一的凹弧部,靠枕的两侧各枢接一头侧靠部,使头侧靠部于转动九十度后固定位置,靠背亦有设于两侧为各枢接有一扶手靠部,使扶手靠部转动九十度后固定位置,且接于扶手内侧,让座垫的空间未变,而靠背的空间移动,形成单人的座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览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能迅速将双座的座椅改成单座的座椅或将单座的座椅改成双座的座椅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公知的游览车设置方式,以一排表示单座的型式(如图1所示)设置,另一排表示双座的型式(如图2所示)设置,均是固定的方式设置于车中,其中在椅子的座垫3、4上,单座椅1与双座椅2是相同的宽度,但单座椅1的背垫5较宽且有宽大状的两侧扶手7,但双座椅2的背垫6为一对,以平分座垫4宽度而形成较窄的形式,座垫4的两侧各接设有一扁薄状的扶手8,也就是于设置双座椅2的位置能坐两个人,设置单座椅1的位置处能坐一个人,无法变换,于是让游览车的座位设置成为固定式,无法产生变化,便无法因应载客量的变化需求;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本技术设计人对此进行研发,以解决公知的座位使用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游览车座椅,运用椅背部分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设计,不仅能作为双座椅,也能作为单座椅,而且具有很容易的变换性,让随车的服务人员或乘客都能很方便快速地进行单、双座间的变换,于是车上的座位数随时能因应乘客数的多寡状态进行调整,若人多则使用双人座,若人少即能人人都有豪华舒适的单人座供其使用。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游览车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垫、靠背、靠枕、扶手,其中,所述座椅的座垫具有双人座的宽度,靠枕的一侧面具有一对凹弧部,便可供双人的头部靠放,若要形成单人座椅,能将靠枕转一百八十度,以靠枕另一侧面具有单一的凹弧部,同时靠枕的两侧为各枢接设有一头侧靠部,使头侧靠部于转动九十度后固定位置,另外靠背亦有设于两侧为各枢接有一扶手靠部,也使扶手靠部转动九十度后固定位置,且接于扶手内侧,让座垫的空间未变,而靠背的空间受到移动,而形成单人的座椅。所述靠背设有一横轴,横轴突伸出并插入扶手靠部内,并与一涡轮相接,在扶手靠部的上端面设有一旋钮,旋钮与一轴杆相接,以轴杆穿入并枢接于扶手靠部内,并使轴杆的内端接有一涡杆,涡杆与涡轮相接,于是使扶手靠部由上端面转动九十度后,在不转动的横轴上设一卡制片,以卡制片与轴杆的另一端面相接处而达成固定,并能以旋钮调整扶手靠部的水平性。所述靠枕的底侧面设有一底板,底板的中心接一转杆,靠背中设置一套管,转杆插入套管,并于底板的底面设有一对的定位销,靠背顶面对应设置一对定位插孔,以定位销插入于定位插孔。所述靠枕的底板两侧为各枢接有头侧靠部,于底板上设有一突柱,头侧靠部中设有一轴套,以轴套让突柱插入枢接。所述套管的顶端处设有一按压扣,其具有一内环与一外环,内环有一按压头,外环有一穿孔,按压头由穿孔处突伸而出,在内环与外环间设有一弹性件,以内环扣住设于转杆的一缺槽。所述转杆上设有数缺槽,以能调整转杆的高低位置。所述转杆的近下端有一缩小部,在缩小部与转杆的枢接座间有一弹性件。本技术不仅能作为双座椅,也能作为单座椅,而且具有很容易的变换性,让随车的服务人员或乘客都能很方便快速地进行单、双座间的变换,于是车上的座位数随时能因应乘客数的多寡状态进行调整,若人多则使用双人座,若人少即能人人都有豪华舒适的单人座供其使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图1为公知的单座椅的立体图;图2为公知的双座椅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为双座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为单座时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纵剖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按压扣的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的按压扣动作时的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的移动动作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动作中的侧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整体实施于车上的立体图。如图3至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游览车座椅,所述座椅10设有座垫11、靠背12、靠枕13、扶手14,其中所述座椅10的所述座垫11具有双人座的宽度,所述靠枕13具有宽面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与左、右侧面及顶侧面、底侧面,其中,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一对的第二凹弧部15,也就是所述第二侧面的中段17为形成突起的状态,便可供双人靠放,若要形成单人座椅,能将所述靠枕13转动一百八十度,以所述靠枕13第一侧面为具有一第一凹弧部16,也就是所述第一侧面之中为形成凹陷的状态,其由图3显示双座的状态,再由图4显示单座的状态。如图5至图9所示,显示所述靠枕13的底侧面具有一底板18,底板18的中心接一转杆19,所述转杆19插入于设在所述靠背12中对应设置的一套管20之中,并于所述底板18的底面设有一对的定位销21,以插入于对应设在所述靠背12顶面对应设置的一对定位插孔22处,所以相对地使套管20顶端接设有一定位板23,以方便所述定位插孔22的设置,为进一步使所述转杆19具有定位性,如图5和图6所示,在所述定位板23的上方设有一定位的按压扣24,也就是在套管20的上端设置有按压扣24,所述按压扣24的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按压扣24具有一内环25与一外环26,所述内环25有一按压头27由外环26的一穿孔28处突伸而出,在所述内环25与所述外环26间设有一弹性件29,能利用所述内环25以扣住设于所述转杆19的缺槽30,若所述转杆19上有数缺槽30,亦能进而调整转杆的高低,在所述转杆19的近下端有一缩小部31,于所述缩小部31与转杆的枢接座44间有一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当所述按压扣24释放对所述转杆19的限制,所述转杆19便会自动弹起,以方便单、双座的调整动作。如图5和图7所示,同时在所述靠枕13的所述底板18两侧为各枢接有一头侧靠部33,其结构为于底板18上设有一突柱34,使头侧靠部33中设有一轴套35,以所述轴套35让所述突柱34插入枢接,于使头侧靠部33水平转动九十度的空间状态后固定位置,如图7所示,而头侧靠部33也能整组形成垂直设置的状态;并于头侧靠部33相对于第二凹弧部15设有对应的凹弧部36。如图10所示,另外于靠背12亦于两侧各设有呈枢接状态的一扶手靠部37,使其能由靠于靠背处转动成为另一扶手供使用,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靠背12设有一横轴38,所述横轴38突伸出靠背12并且插入扶手靠部37内与一涡轮39相接,在扶手靠部37的上端面设有一旋钮40,旋钮40系与一轴杆41相接,以穿入枢接于扶手靠部37内,并使轴杆41的内端接有一涡杆42,使涡杆42与涡轮39相接,于是使扶手靠部37转动九十度后固定其位置,并能以旋钮40调整扶手靠部37的水平性,以方便手肘的靠放,且更能顺着靠背的翻转移动进行调整,由于靠背的翻转机构为公知,不再说明其结构,当把扶手靠部37往上翻回时,利用不转动的横轴38上的一卡制片43与轴杆41的另一端面相接处而固定,由于扶手靠部37接于扶手14内侧,让座垫11的空间未变,而靠背的空间受到移动,而形成单人的座椅。其整体的实施如图13所示,即具有单、双座的自由变换使用情形。综上所述,本技术运用靠枕的转动形成双面使用的型式,并配合按压扣与定位销的卡制与定位,便能形成单双座的使用,另外,配合以头侧靠部与扶手靠部的转动,以缩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游览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垫,其具有双人座的宽度;一靠背,其形成与座垫的后端垂直相接的状态;一靠枕,具有为宽面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与左、右侧面及顶侧面、底侧面,其底侧面与靠背的顶面间为枢接,其中第一侧面为具有一第一 凹弧部,第二侧面为具有一对的第二凹弧部,使能选择以第一侧面朝前,也能选择以第二侧面朝前;一对的头侧靠部,其分别枢接于靠枕的两侧,于第一侧面时则转动移出;以及一对的扶手靠部,其分别枢接于靠背的两侧,于第一侧面时则转动移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游览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垫,其具有双人座的宽度;一靠背,其形成与座垫的后端垂直相接的状态;一靠枕,具有为宽面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与左、右侧面及顶侧面、底侧面,其底侧面与靠背的顶面间为枢接,其中第一侧面为具有一第一凹弧部,第二侧面为具有一对的第二凹弧部,使能选择以第一侧面朝前,也能选择以第二侧面朝前;一对的头侧靠部,其分别枢接于靠枕的两侧,于第一侧面时则转动移出;以及一对的扶手靠部,其分别枢接于靠背的两侧,于第一侧面时则转动移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览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设有一横轴,横轴突伸出并插入扶手靠部内,并与一涡轮相接,在扶手靠部的上端面设有一旋钮,旋钮与一轴杆相接,以轴杆穿入并枢接于扶手靠部内,并使轴杆的内端接有一涡杆,涡杆与涡轮相接,使扶手靠部由上端面转动九十度后,在不转动的横轴上设一卡制片,以卡制片与轴杆的另一端面相接处而达成固定,并能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黄荣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