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87865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流量计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该装置包括稳压容器I,稳压容器I侧壁下部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与由电机驱动的水泵连接,稳压容器I顶部设有放气阀和压力表,还包括顶部设有放气阀和压力表、底部设有排液管的稳压容器∏;所述稳压容器I侧壁上部设有一溢流管,溢流管另一端连接稳压容器∏;稳压容器I顶部与稳压容器∏顶部通过进气管连通,进气管同时与气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两个相互连通的稳压容器,无需太大的稳压容器即可利用水塔稳压原理实现稳压,具有占空间小、稳压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流量计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流量计量仪表的检测和校准过程中,液体流量的稳定至关重要,而决定流量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于液体的输出压力,为了保证容器内液体输出压力处于平稳范围,在计量过程中需对液体进行稳压。现在常用的稳压方法有水塔稳压法、容器稳压法、变频调速法等,其中水塔稳压法是利用塔顶的溢流槽使液面高度保持恒定,实现稳压,此方法虽然稳压效果好,却由于液源压力受塔高的限制,要达到较高准确度的液源压力,需配备大型的水塔,造成水塔占据空间大、投资成本高。而现在常用的容器稳压法利用密闭的稳压容器实现气路的闭环调节,从而使液面恒定,实现稳压,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液源的压力,但液体稳定性不高,更趋于缓冲效果,不宜用于流量稳定性要求较高的情况。另外,变频调速法对液泵的频率-流量特性要求较高,易产生干扰信号。现在常用的稳压方法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因此急需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液体稳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将上述方法的优点相结合,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且具有良好的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体稳压装置,包括稳压容器 I,稳压容器I侧壁下部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与由电机驱动的水泵连接,稳压容器I 顶部设有放气阀和压力表,还包括顶部设有放气阀和压力表、底部设有排液管的稳压容器 π ;所述稳压容器I侧壁上部设有一溢流管,溢流管另一端连接稳压容器π ;稳压容器I顶部与稳压容器π顶部通过进气管连通,进气管同时与气源连接。本专利技术同时设置两个稳压容器,并将两容器通过溢流管连通,从进液管向稳压容器I内注入液体,直至液面到达溢流管处,当液面高于溢流管时,液体沿溢流管流入稳压容器π内,使得液面始终处于溢流液位处,保证出液管水流压力的稳定。同时还将两容器与气源连接,气源同时为两容器提供稳定气压,这样保证了稳压容器I和稳压容器π的气空间压力相等,气源气压的大小可根据需要的水头高度确定。稳压容器I的体积可根据所需流量大小确定,稳压容器π的体积可与稳压容器I相同大小也可稍小,为减小稳压装置占地面积,可将稳压容器π的体积做的尽可能小。所述溢流管位于稳压容器I高度的2/3-3/4位置,溢流液面位于溢流管最大截面处,因此稳压容器I内的气空间体积约为罐体容积的1/4-1/3。稳压容器I内溢流管入口处设有液位计,用于将液面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液位计随时检测液面高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液面低于溢流液位时,控制水泵动作向容器内注入液体,与溢流管配合,使水压进一步稳定。所述稳压容器I内设有透水隔板,透水隔板位于溢流管下侧2-5cm处,透水隔板边缘与稳压容器I内壁连接。利用透水隔板过滤空气,消除液流的脉动,多余的液体从溢流管排到稳压容器Π中,从而保证从出液阀输出无脉动的液体。稳压容器Π的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稳压容器Π—侧设有用于控制排液阀开闭的液位控制开关。在稳压容器π上设有上限液位和下限液位,液位控制开关可根据实际液位与上限液位和下限液位的位置关系,开启或关闭排液阀,即实际液位达到上限液位时,开启排液阀排出液体,实际液位达到下限液位时,关闭排液阀,确保稳压容器Π内的液位低于溢流管且高于排液管。所述稳压容器I内设有一竖直挡板,用来将稳压容器I分成左右两区域,其中左侧区域设有用于过滤空气的带有透水孔的水平挡板,左侧区域与进液管连接,右侧区域与出液管连接。竖直挡板将进液区与出液区隔开,防止新流入液体影响已具有稳定压力的液体, 更好的保证了输出液体压力的稳定。另外,为调节输入液体和输入气体的速度,以便更好的控制容器内液体的压力,该装置还设有变频控制系统,所述变频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其中计算机的输入端与液位计连接,接收液位计反馈的液位信号,其输出端与气源、放气阀连接, 控制稳压容器的充放气,计算机的输出端还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与变频器连接,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连接,控制电机的输出频率。液位计监测液位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计算机,当液位低于溢流液位时,计算机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和变频器,调节电机的输出频率,进而通过水泵向容器内注入液体,在此,利用变频调速进一步实现稳压,减少了压缩空气调压环节,缩短了调压时间。两容器上设置的压力表实时监测容器内的压力值,根据压力情况可调节气源充气和放气阀排气的速度。另外,本装置还可通过一些改进实现常规稳压容器的功能,即在溢流管上设置溢流阀,稳压容器π—侧的进气管上设置关断阀,当关闭溢流阀和关断阀时,可阻止气体和液体流入稳压容器Π内,将稳压容器I作为常规稳压装置使用。所述气源为气泵或高压气瓶。要求稳压准确度不高的场合,可以使用气泵作为气源;因为本装置气体消耗量极少,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压稳定性,可以使用高压气瓶经减压阀减压后作为装置的气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两个相互连通的稳压容器,无需太大的稳压容器即可利用水塔稳压原理实现稳压,具有占空间小、稳压效果好、投资成本低的特点;2、利用透水隔板将容器内空间分成两部分,液面以上为自然气室,无需储能器就能实现消除脉动的功能;3、将稳压容器I分为液体流入区和液体流出区,可有效防止流入液体影响流出液体的稳定;4、利用变频控制系统随时根据容器I内液面位置调整输入液流的频率,实现了稳压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稳压调节的效率;5、溢流管与进液泵配合,使水压进一步稳定,相当于水塔的溢流槽,所以装置具有动态稳压效果;6、由于采用了溢流装置,可以大幅提高稳定准确度,并通过液位计控制进液流量,保持进液和出液的动态平衡,具有比水塔更好的额稳压性能,有效减小稳压罐的体积。7、关闭关断阀和溢流阀后,该装置还能作为常用液体稳压装置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透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变频控制系统方框图;图中,1、稳压容器1,2、溢流液位,3、透水隔板,4、水平挡板,5、竖直挡板,6、进液管,7、进液阀,8、水泵,9、出液阀,10、出液管,11、液位控制开关,12、液位计,13、溢流管,14、 溢流阀,15、排液管,16、排液阀,17、下限液位,18、上限液位,19、稳压容器Π,20、第二压力表,21、第二放气阀,22、关断阀,23、气源,24、进气管,25、第一放气阀,26、第一压力表,27、 计算机,观、可编程控制器,四、变频器,30、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种具有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稳压容器I 1和稳压容器Π 19,稳压容器I 1顶部通过进气管M与稳压容器Π 19连通,进气管M同时与气源23 连接。稳压容器I 1顶部设有第一压力表沈和第一放气阀25,稳压容器Π 19顶部设有第二压力表20和第二放气阀21,稳压容器Π 19下部设有排液管15,排液管15上设有排液阀 16,排液阀16为电磁阀。稳压容器I 1侧壁2/3高度位置设有一溢流管13,溢流管13另一端与稳压容器Π 19连通。稳压容器I内溢流管13入口下侧2cm位置设有一透水隔板3,透水隔板3水平设置,透水隔板3边缘与容器壁固定连接。稳压容器I内溢流管13入口处设有液位计12,用于将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水塔稳压效果的液体稳压装置,包括稳压容器I(1),稳压容器I(1)侧壁下部设有进液管(6)和出液管(10),进液管(6)与由电机(30)驱动的水泵(8)连接,稳压容器I(1)顶部设有放气阀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部设有放气阀和压力表、底部设有排液管(15)的稳压容器∏(19);所述稳压容器I(1)侧壁上部设有一溢流管(13),溢流管(13)另一端连接稳压容器∏(19);稳压容器I(1)顶部与稳压容器∏(19)顶部通过进气管(24)连通,进气管(24)同时与气源(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