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锋涛专利>正文

井控防喷安全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6563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控防喷安全舵,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多个支撑臂,各支撑臂的外端均固接有舵柄;壳体空腔的上端安装有上接头,且下端固接有下接头,壳体的空腔内安装有球阀总成,壳体的侧壁上开有通孔,球阀总成的球阀键槽通过通孔伸出在壳体的外部;各支撑臂上均开有U形槽,在各支撑臂的上部且位于U形槽的弧形端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杆的方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安装并有效控制住油管内腔的溢流,防止管柱上顶,适合现场抢险作业和日常的井控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井控防喷安全舵
技术介绍
井喷失控、着火是油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的灾难性事故,威胁着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井下作业中,如果井控设备的安装、使用不当,就可能发生井喷,井喷往往伴随着井喷失控和着火爆炸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在新井投产、射孔作业,捞桥塞、起下大直径工具施工时都有可能发生井涌造成井喷事故,如果不能迅速、安全的控制油管内油气溢流喷出和管柱上顶,就会发生恶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毁损、和环境污染,给油田建设发展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井控装备不能完全满足井控工艺技术发展的需要,不管是在井下作业防喷演习、还是在实际的井喷抢险作业中,现有技术防井喷的旋塞阀实践效果不理想。在抢险过程中更是如此。井下作业井控装备从钻井井控装备沿袭而来,没有实现钻井井控装备修井化, 目前在井场装备的旋塞阀的缺点包括1、难以抢装。难以抢装成功的原因有四个方面(1)、由于井口周围充满着油管内喷出的高压油气流,使抢险人员视线不清、呼吸屏蔽,脚下不稳,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操作;O)、由于油管内腔喷出高压油气流,旋塞阀内通径过小导致产生断面节流效应, 抢装时油气流对旋塞阀产生很大的上顶压力;(3)、目前的旋塞阀为圆柱状外形,通体光滑、外径太大,发生溢流井喷时双手沾满了滑腻的原油,不能抓牢圆柱形的旋塞阀,不利于抢险人员有效抓握进行上扣对接。0)、旋塞阀外表通体光滑浑圆,抢险上扣时作业人员紧张,使用防爆铜质管钳时不好咬和旋塞阀外体,难以进行有效的上、卸旋塞阀的操作。2、没有防上顶功能,在防喷器和旋塞关闭时容易发生管柱上顶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控防喷安全舵,能够快速安装并有效控制住油管内腔的溢流,防止管柱上顶,适合现场抢险作业和日常的井控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控防喷安全舵,包括内部为纵向贯通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多个支撑臂,各支撑臂的外端均固接有舵柄;壳体空腔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放喷管件的上接头,壳体空腔的下端固接有用于连接油管接箍的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的内部均纵向贯通开有空腔,且上接头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下接头位于壳体下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壳体的空腔内安装有球阀总成,壳体的侧壁上开有通孔, 球阀总成的球阀键槽通过通孔伸出在壳体的外部;各支撑臂的一侧均开有U形槽,在各支撑臂的上部且位于U形槽的弧形端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杆的方形凹槽。其中,各支撑臂上U形槽的背向的厚度大于支撑臂其他部分的厚度。3各U形槽的开口在同一圆周上呈顺时针分布。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有水平凹槽。上接头位于所述壳体上的部分为正六方形。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用于限制球阀总成位置的定位装置。壳体、下接头、多个支撑臂和舵柄为一体式结构。壳体和支撑臂的外表面为光滑弧形。上接头与壳体为螺纹连接。支撑臂的数量为两个且位置为对称分布。本技术井控防喷安全舵的优点是1、支撑臂的U形槽和方形凹槽的设计,使本技术通过方头螺杆与防喷器的上法兰固定连接,使本技术在正常工作和出现事故时均能实现快速可靠安装。2、使用的球形阀具有通径大的特点,能明显降低断面节流效应,在实现防喷功能的同时,减小油气流上顶压力,便于抢险作业。3、上接头位于壳体上的部分为正六方形,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有水平凹槽,方便了防爆铜质管钳的咬合,不至于在抢险时出现管钳滑脱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井控防喷安全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其中,1.上接头,2.方形槽孔,3.舵柄,4.壳体,5.定位装置,6.球阀总成,7.球阀键槽,8.下接头,9.安装孔,10.支撑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井控防喷安全舵,包括内部为纵向贯通空腔的壳体 4,壳体4的上部向外延伸有两个支撑臂10,两个支撑臂10的位置为对称分布。两个支撑臂 10外端均固接有水平方向的舵柄3,且舵柄3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壳体4空腔的上端安装有上接头1,壳体4空腔的下端安装有下接头8,上接头3和下接头8的内部均纵向贯通开有空腔,且上接头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下接头8位于壳体7下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上接头1与壳体4为螺纹连接。壳体7的下端部设置有水平凹槽。上接头1位于壳体 4上的部分为正六方形。壳体4、下接头8、两个支撑臂10和两个舵柄3为一体式结构。壳体4和支撑臂10的外表面为光滑弧形,以分散机械应力。壳体4的空腔内安装有球阀总成6和定位装置5,并通过定位装置5限制球阀总成 6的位置。壳体4的侧壁上开有通孔,球阀总成6的球阀键槽7通过通孔伸出在壳体4的外部。两个支撑臂10的一侧均开有U形槽,在各支撑臂10的上部且位于U形槽的弧形端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杆的方形凹槽。两个支撑臂10上U形槽的背向的厚度大于支撑臂10其他部分的厚度。两个U形槽的开口在同一圆周上呈顺时针分布。本技术在使用时,当油田油管内出现溢流或井喷现象时,通过球阀键槽7将球阀总成6处于打开状态,将本技术的下接头8与油管接箍通过螺纹连接,将方头螺杆对应水平推入各支撑臂10的U形槽内,并使方头螺杆的方头卡装在支撑臂10的方形凹槽内,螺杆的下端部穿过承受油管接箍和油管吊卡的防喷器的上法兰,并通过螺帽固定,这样,就将本技术固定在油管上,通过球阀键槽7将球阀总成6关闭。在需要时,通过上接头1连接放喷管件。 本技术在发生井涌或者井喷时,能快速有效控制住油管内腔的溢流,防止管柱上顶,避免井喷或者井喷失控所造成的恶性事故,且结构紧凑、简单、使用时迅速、安全、 高效,非常适合现场抢险作业和日常的井控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控防喷安全舵,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纵向贯通空腔的壳体(4),所述壳体(4)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多个支撑臂(10),所述各支撑臂(10)的外端均固接有舵柄(3);所述壳体(4)空腔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放喷管件的上接头(1),所述壳体(4)空腔的下端固接有用于连接油管接箍的下接头(8),所述上接头(3)和下接头(8)的内部均纵向贯通开有空腔,且所述上接头(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接头(8)位于壳体(4)下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壳体(4)的空腔内安装有球阀总成(6),所述壳体(4)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球阀总成(6)的球阀键槽(7)通过所述通孔伸出在所述壳体(4)的外部;所述各支撑臂(10)的一侧均开有U形槽,在所述各支撑臂(10)的上部且位于所述U形槽的弧形端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杆的方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控防喷安全舵,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为纵向贯通空腔的壳体G),所述壳体 (4)的上部向外延伸有多个支撑臂(10),所述各支撑臂(10)的外端均固接有舵柄(3);所述壳体(4)空腔的上端安装有用于连接放喷管件的上接头(1),所述壳体(4)空腔的下端固接有用于连接油管接箍的下接头(8),所述上接头(3)和下接头(8)的内部均纵向贯通开有空腔,且所述上接头⑶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下接头⑶位于壳体⑷下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壳体(4)的空腔内安装有球阀总成(6),所述壳体(4)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球阀总成(6)的球阀键槽(7)通过所述通孔伸出在所述壳体(4)的外部;所述各支撑臂(10)的一侧均开有U形槽,在所述各支撑臂(10)的上部且位于所述U形槽的弧形端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杆的方形凹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控防喷安全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0)上U形槽的背向的厚度大于所述支撑臂(10)其他部分的厚度。3.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涛
申请(专利权)人:李锋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