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式插秧机的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旋转式分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0520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坐式插秧机的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旋转式分插机构。链轮箱内的中心链轮带动结构相同左右齿轮盒转动,盒内的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固定不动,与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在两侧啮合的两个共轭非圆齿轮随齿轮盒转动,它又分别与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啮合,五个齿轮的转动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随着齿轮盒作匀速转动,又相对于齿轮盒作非匀速转动。通过行星轴与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固结的一对栽植臂的绝对运动是非匀速摆动,即为齿轮盒绕中心轴的圆周运动与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相对齿轮盒的非匀速转动的复合运动,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栽植臂上的秧针形成“腰子形”的工作轨迹,满足插秧机前插式作业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乘坐式插秧机的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旋转式分插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用于步行水稻插秧机的栽植机构形式主要有两种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和旋转式分插机构。旋转式分插机构与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相比,具有惯性力小、振动小和稳定性好的优点。非圆齿轮传动有着传动平稳,结构紧凑,运动精度高,易于实现动平衡来减小惯性力等特点,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现用于旋转式分插机构上主要有椭圆齿轮,偏心齿轮,偏心变位齿轮等传动形式。传统的偏心圆齿轮分插机构式是日本专利技术的,该机构由9个偏心齿轮构成,由于偏心齿轮传动过程中齿轮间隙会发生变化,引起振动和冲击,所以该机构采用两个窝卷弹簧装置来消除齿轮间隙,结构复杂。后提出了一种偏心非圆共轭齿轮来消除齿轮间隙,但是整个分插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秧针的相对速度较快,对秧苗的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坐式插秧机的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旋转式分插机构,对于变形偏心圆齿轮利用变形的特性,通过改变变形系数使整个分插机构的齿轮行星系的传动比关系成不对称关系,整个分插机构相对原来的偏心非圆齿轮分插机构在速度分配上有了更好的分配,在取秧、送秧和插秧过程中相对速度大大的降低、大大的降低了伤秧率,秧苗有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它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部件;传动部件是在链轮箱内的传动轴上装有主动链轮,经链条与装在链轮箱内的中心轴上的中心链轮连接,中心轴伸出链轮箱外的左、右两侧轴上分别固定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盒;伸出左齿轮盒外的左上、左下行星轴上分别装有左上、左下栽植臂部件,伸出右齿轮盒外的右上、右下行星轴上分别装有右上、右下栽植臂部件。左齿轮盒的结构为左齿轮盒内的中心轴左端装有通过左法兰固定在链轮箱上的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中心轴用花键带动左齿轮盒作旋转运动;左齿轮盒内的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两侧的左上、左下中间轴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相互啮合的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两侧的左上、 左下行星轮轴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相互啮合的左上、左下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左上、左下行星轴伸出左齿轮盒外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左上、左下栽植臂部件。右齿轮盒的结构为右齿轮盒内的中心轴右端装有通过右法兰固定在链轮箱上的右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中心轴用花键带动右齿轮盒作旋转运动;右齿轮盒内的右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两侧的右上、右下中间轴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右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相互啮合的右上、右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右上、右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两侧的右上、右下行星轮轴上, 分别对称装有与右上、右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相互啮合的右上、右下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 右上、右下行星轴伸出右齿轮盒外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右上、右下栽植臂部件。所述的左、右两个齿轮盒的转动中心、中间共轭非圆齿轮转动中心和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的转动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的变形偏心圆齿轮和共轭非圆齿轮的模数、齿数、节曲线的周长都相同。中心链轮通过中心轴带动齿轮盒转动,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通过法兰与链轮箱固定不动,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带动固装在行星轴一端的栽植臂相对于齿轮盒作非勻速转动,栽植臂的绝对运动为行星轮相对齿轮盒的非勻速转动和齿轮盒绕中心轴的圆周运动的合成运动。在此合成运动的影响下,栽植臂部件中的秧爪满足取秧时秧爪角度和插秧时秧爪角度的要求,其插秧静轨迹为“腰子形”轨迹,满足水稻插秧轨迹的要求。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传动机构由3个完全相同的变形偏心圆齿轮和2个全等的共轭非圆齿轮组成, 而且为单自由度机构,结构简单;(2)变形偏心圆齿轮,不但能实现非勻速传动比的要求,而且还能实现运动的非对称特性;(3)改变变形系数使分插机构的齿轮行星系的传动比关系成不对称关系,本专利技术的分插机构相对原来的偏心非圆齿轮分插机构在速度分配上有了更好的分配,在取秧、送秧和插秧过程中相对速度大大的降低、大大的降低了伤秧率,秧苗有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可以获得满足高速插秧机工作要求的“腰子形”静轨迹,该机构同时适合大小苗插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图3是非对称传动比函数。图4是本专利技术栽植臂部件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变形偏心圆齿轮”五轴轴心为直线排列的传动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分插机构形成的静轨迹曲线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插秧轨迹图。 图8是轨迹随偏心率K变化规律图。图9是轨迹随变形系数mn变化规律图。图10是Hi11 = 1秧针速度随K变化规律图。图11是K = 0. 165时秧针速度随mn变化规律图。图12是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与偏心非圆齿轮分插机构秧针速度对比示意图。图中1、1'.左、右中心变形偏心非圆齿轮,2、2'.左、右中间上共轭非圆齿轮, 3,3'.左、右上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4、4'.左、右中间下共轭非圆齿轮,5、5'.左、右下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6、6'.左、右齿轮盒,7、7'.主动链轮,8.、传动轴,9.链条,10、 10'.左、右上栽植臂部件,11、11'.左、右下栽植臂部件,12.链轮箱,13.中心轴,14.中心链轮,15、15'.左、右下行星轴,16、16'.左、右上行星轴,17、17'.左、右左、右法兰盘,18、18'.左、右上中间轴,19、19'.左、右下中间轴,20.、20'左、右定位销,21.凸轮, 22.推秧杆,23.秧针,24.拨叉,25.推秧弹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变形齿轮节曲线在非圆齿轮及非勻速传动类的教科书早有提出,但是至今未见任何文献把这种变形功能应用在偏心非圆齿轮上,更没有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如图3所示绘出了按非对称规律变化的传动比函数i21曲线,曲线1为对称的传动比函数曲线,曲线2为变形非对称的传动比函数曲线,i21由两段光滑函数I、II给定的。第一段的区间为权利要求1.一种乘坐式插秧机的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旋转式分插机构,它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部件;传动部件是在链轮箱(1 内的传动轴(8)上装有主动链轮(7),经链条(9) 与装在链轮箱(12)内的中心轴(13)上的中心链轮(14)连接,中心轴(13)伸出链轮箱 (12)外的左、右两侧轴上分别固定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盒(6、6');伸出左齿轮盒 (6)外的左上、左下行星轴(16、巧)上分别装有左上、左下栽植臂部件(10、11),伸出右齿轮盒(6')外的右上、右下行星轴(16' ,15')上分别装有右上、右下栽植臂部件(10'、 11');其特征在于左齿轮盒(6)的结构为左齿轮盒(6)内的中心轴左端装有通过左法兰(17)固定在链轮箱(1 上的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中心轴(1 用花键带动左齿轮盒(6)作旋转运动;左齿轮盒(6)内的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两侧的左上、左下中间轴(18、19)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相互啮合的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0、4),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两侧的左上、左下行星轮轴(16、15) 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相互啮合的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坐式插秧机的变形偏心圆-非圆齿轮旋转式分插机构,它包括传动部件和栽植臂部件;传动部件是在链轮箱(12)内的传动轴(8)上装有主动链轮(7),经链条(9)与装在链轮箱(12)内的中心轴(13)上的中心链轮(14)连接,中心轴(13)伸出链轮箱(12)外的左、右两侧轴上分别固定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齿轮盒(6、6′);伸出左齿轮盒(6)外的左上、左下行星轴(16、15)上分别装有左上、左下栽植臂部件(10、11),伸出右齿轮盒(6′)外的右上、右下行星轴(16′、15′)上分别装有右上、右下栽植臂部件(10′、11′);其特征在于:左齿轮盒(6)的结构为:左齿轮盒(6)内的中心轴左端装有通过左法兰(17)固定在链轮箱(12)上的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中心轴(13)用花键带动左齿轮盒(6)作旋转运动;左齿轮盒(6)内的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两侧的左上、左下中间轴(18、19)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相互啮合的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两侧的左上、左下行星轮轴(16、15)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左上、左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相互啮合的左上、左下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3、5),左上、左下行星轴(16、15)伸出左齿轮盒(6)外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左上、左下栽植臂部件(10、11);右齿轮盒(6′)的结构为:右齿轮盒(6′)内的中心轴右端装有通过右法兰(17′)固定在链轮箱(12)上的右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中心轴(13)用花键带动右齿轮盒(6′)作旋转运动;右齿轮盒(6′)内的右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两侧的右上、右下中间轴(18′、19′)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右中心变形偏心圆齿轮(1′)相互啮合的右上、右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右上、右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两侧的右上、右下行星轮轴(16′、15′)上,分别对称装有与右上、右下中间共轭非圆齿轮(2′、4′)相互啮合的右上、右下行星变形偏心圆齿轮(3′、5′),右上、右下行星轴(16′、15′)伸出右齿轮盒(6′)外的一端分别固定有右上、右下栽植臂部件(10′、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匀高林弟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