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永磁工作台,包括底盘和沿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极组,每个第一磁极组在底盘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上,每个第一磁极组包括多个单元磁极,相邻两个单元磁极彼此磁隔离开,每个单元磁极包括外磁极、设在外磁极内的内磁极、和设在外磁极和内磁极中至少一个上的磁源,内磁极在外磁极内可旋转以使单元磁极生磁和消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的尺寸可变,提高了利用率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永磁工作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金属工件的铣、磨、刨等加工中,大部分工件利用铸铁工作台的T型槽配合螺栓和压铁进行装夹固定,加工完成后拆下压铁和螺栓。这种工件固定方式存在精度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电磁和小型永磁工作台,但是,传统的小型永磁工作台的磁力小。电磁工作台利用线圈、铁芯通电产生磁场,线圈和导线容易受到加工冷却液的影响而损毁,击穿绝缘层,容易引起触电事故。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金属工件加工永磁工作台,其中将磁极组根据需要的尺寸组合在一个固基底盘上形成永磁台的磁极工作面。但是,由于磁极组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固基底盘上,内磁极扭转时受内部矫顽力的影响,内磁极长度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目前通常在800mm以下),太长了要么扭转不动、要么容易扭断内磁极连接头。因此,圆形永磁台的直径太大时,其内孔(即没有磁极工作面部分)也必须加大,由此限制了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例如,一个直径^OOmm的圆形永磁台,其内孔直径必须大1600mm,由于内孔范围内不能吸附工件的,因此这严重地局限了大型永磁工作台的利用率和适用范围,特别不适于加工不同直径的环形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永磁工作台,该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的尺寸可变,从而扩大了永磁工作台的吸附范围, 提高了利用率和适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永磁工作台,包括底盘和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极组,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在所述底盘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包括多个单元磁极,相邻两个所述单元磁极彼此磁隔离开,每个所述单元磁极包括外磁极、设在所述外磁极内的内磁极、和设在所述外磁极和内磁极中至少一个上的磁源,所述内磁极在所述外磁极内可旋转以使所述单元磁极生磁和消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永磁工作台,通过将第一磁极组沿底盘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底盘上,可以改变永磁工作台的磁极工作面的尺寸大小,与现有的工作面尺寸固定的永磁工作台相比扩大了永磁工作台的吸附范围,提高了永磁工作台的利用率和适用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多个第二磁极组,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的外侧邻近所述底盘的外周沿。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第一磁极组与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均勻交替设置,且所述底盘为圆形且设有中心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第二磁极组的上表面上邻近所述底盘外周沿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插入安全挡销的安全挡销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通过固定在一块连接板上或焊接而连接成一个整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磁极形成有容纳孔,所述外磁极包括由隔磁材料件彼此磁隔离开的第一和第二外磁极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外磁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源的外磁极沟槽,所述内磁极为圆柱状,所述内磁极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容纳孔内且包括由隔磁材料件彼此磁隔离开的第一和第二内磁极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内磁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源的内磁极沟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的至少一个内磁极上设有用于旋转该第一磁极组的全部内磁极的旋转开关,且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内磁极对应的外磁极上设有指示所述旋转开关位置的开关标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设有与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对应的且沿所述底盘的径向延伸的紧固槽,所述紧固槽内设有紧固块,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通过至少一个穿过该第一磁极组且与所述紧固块相连的螺栓紧固在所述底盘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紧固槽为T型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多个导向槽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沿所述底盘的径向延伸,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对应至少一个导向槽,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的下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至少一个凸台与所述至少一个导向槽适配以便导引该第一磁极组在所述底盘的径向上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设有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组定位孔,每组定位孔沿所述底盘的径向直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对应至少一组定位孔,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适配的弹性定位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设有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开设置的多组定位孔,每组定位孔沿所述底盘的径向直线排列,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的至少一个外磁极上设有定位通孔,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通过穿过所述定位通孔配合到对应定位孔内的销轴定位在所述底盘上的预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的平面示意图,其中移动磁极组位于中间位置;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的平面示意图,其中移动磁极组位于内极限位置;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的平面示意图,其中移动磁极组位于外极限位置;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的底盘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的单元磁极的内磁极的立体示意图;和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的单元磁极的外磁极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参见图1-图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永磁工作台包括底盘1和多个第一磁极组3,多个第一磁极组3沿底盘1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磁极组3在底盘1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安装在底盘1的上表面上,每个第一磁极组3包括多个单元磁极,相邻两个单元磁极彼此磁隔离开(换言之,相邻两个单元磁极之间不导磁)。这里,第一磁极组3在底盘 1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应理解为,第一磁极组3沿底盘1的径向可移动,并且移动到所需位置时将第一磁极组3紧固到底盘1上,这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能够容易理解的。具体地,每个单元磁极可以包括外磁极311、设在外磁极311内的内磁极312、和设在外磁极311和内磁极312中至少一个上的磁源(未示出),内磁极312在外磁极311内可旋转以使单元磁极生磁和消磁,即内磁极312在外磁极311内可旋转可以使单元磁极对外产生磁力和对外不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极组,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在所述底盘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包括多个单元磁极,相邻两个所述单元磁极彼此磁隔离开,每个所述单元磁极包括外磁极、设在所述外磁极内的内磁极、和设在所述外磁极和内磁极中至少一个上的磁源,所述内磁极在所述外磁极内可旋转以使所述单元磁极生磁和消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磁极组,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在所述底盘的径向上位置可调地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包括多个单元磁极,相邻两个所述单元磁极彼此磁隔离开,每个所述单元磁极包括外磁极、设在所述外磁极内的内磁极、和设在所述外磁极和内磁极中至少一个上的磁源,所述内磁极在所述外磁极内可旋转以使所述单元磁极生磁和消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磁极组,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且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的外侧邻近所述底盘的外周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磁极组与所述多个第二磁极组沿所述底盘的周向均勻交替设置,且所述底盘为圆形且设有中心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磁极组的上表面上邻近所述底盘外周沿的位置上设有用于插入安全挡销的安全挡销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磁极组通过固定在一块连接板上或焊接而连接成一个整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磁极形成有容纳孔,所述外磁极包括由隔磁材料件彼此磁隔离开的第一和第二外磁极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外磁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源的外磁极沟槽,所述内磁极为圆柱状,所述内磁极可旋转地设在所述容纳孔内且包括由隔磁材料件彼此磁隔离开的第一和第二内磁极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内磁极件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磁源的内磁极沟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争,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