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植物杀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733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含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植物杀菌剂,其特点是由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与常规的助剂和赋型剂复配成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剂、悬乳剂、颗粒剂在内的常用剂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可降低施用活性成份总量,扩大防治谱,协同增效、增收,特别适用于防治假尾孢属、喙孢属、子囊菌属、担子菌属、核腔属病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lant bactericide containing allyl alcohol and zinc salt of miconazole

The plant fungicide containing diniconazole and prochloraz zinc sal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diniconazole and prochloraz zinc salt and conventional adjuvant and excipient mixture into common formulations including powder, wettable powder,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suspension, emulsion and granules. The bactericidal agent of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applic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to expand the spectrum of prevention, synergistic effect, incom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revention of pseudocercospora, beak Cladosporium, ascomycetes, basidiomycetes genus, belonging to the nuclear cavity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杀菌剂,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含有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杀菌剂。咪鲜胺锌盐是对多种作物都具有保护性杀菌作用,是用于叶部的保护性杀菌剂,一般无植物毒性,主要用于防冶对麦类、水稻、果树、蔬菜和烟草等多种作物病害如麦锈病、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纹病;玉米大斑病;苹果和梨的赤星病等,是通过抑制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112g亩,叶面喷施,可防治黄瓜炭疽病;0.8-1.2g商品量溶于1升水中,喷施1平方米的田地上,可用来防治黄瓜霜霉病、甜菜褐斑病;120-200ppm用于柑桔采后防腐保鲜,可防治柑桔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但是,将这两种药单独使用,对梨和苹果和黑星病、马铃薯疫病、黑肿病、轮腐病,白菜、萝卜、芜菁等软腐病、黑斑病及枯锈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芹菜叶斑病、疫病的防效不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与已知助剂、赋型剂复合制成常规剂型。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是含0.1-95重%(最佳0.5-90重%)的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乳油剂、颗粒剂在内的制剂,所述的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混合重量比为1∶1-100,最佳为1∶1-40。所述的制剂是按常规的制备方法即在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中添加已知的溶剂和/或载体、乳化剂、分散剂,制成所需的剂型。本专利技术制剂用的表面活性剂物质包括月桂基醚硫酸和脂肪醇硫酸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盐,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或聚氧丙烯烷基醚月桂醇,聚乙二醇醚乙酸酯,失水山梨醇酯,甲基纤维素、萘或萘磺酸与苯酚或与甲醛的缩合产物、聚氧乙烯辛基酚醚、乙氧基烷基化的异辛基、辛基或壬基酚、烷基苯酚或三丁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异三癸基醇、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等。所述的粉剂可以通过将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混合物与固体载体一起混合、研磨面成。所述的颗粒剂是将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混合物等粘合到固体载体上而制得。所述的固体载体包括硅胶、二氧化硅、硅酸盐、石灰、石灰石、高岭土、白垩、硅藻土、黄土、树皮粉、陶土、硫酸钙和硫酸镁、氧化镁、塑料粉、化肥。上述表面活性剂和载体均为市售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可降低施药量,改进单独使用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杀菌作用谱,扩大防治谱,协同增效、增收,适用于防治梨、苹果、香蕉、菠萝、葡萄、瓜类、柑桔、芒果、蘑菇等作物的病害,特别是防治假尾孢属、喙孢属、子囊菌属、担子菌属、核腔属病菌,如梨的黑星病、柑桔的绿霉病、芒果炭疽病、蘑菇白腐病等;本专利技术杀菌剂可与其它成分如除草剂、杀虫剂或其它杀菌剂混合使用。实例1将烯唑醇6%、咪鲜胺锌盐24%、乳化剂农乳0210 5%、溶剂二甲苯65%混合成均相液,得到乳油。实例2将烯唑醇2.5%、咪鲜胺锌盐30%、拉开粉LS(烷基萘磺酸盐)4%、羧甲基纤维素6%、扩散剂NNO(双萘磺酸甲醛缩合物)10%、轻质炭酸钙47.5%混合,混合物经研磨,制得可湿性粉剂。实例3将烯唑醇12%、咪鲜胺锌盐25%、乳化剂农乳0210 15%、水48%搅拌均匀,得到水剂。实例4将烯唑醇0.5%、咪鲜胺锌盐0.5%、乳化剂农乳0210 10%,其余为二甲苯混匀,得乳油。实例5将烯唑醇0.5%、咪鲜胺锌盐50%、拉开粉LS 5%羧甲基纤维素5%,扩散剂NNO 10%,轻质碳酸钙29.5%,得可湿性粉剂。实例6将烯唑醇12%、咪鲜胺锌盐25%、乳化剂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醚磷酸单酯或双酯和单酯混合物的三乙醇胺盐15%、共乳化剂十二烷醇-15%,抗微生物剂苯甲酸2%,NaCl水溶液41%搅拌均匀,得到水乳剂。实例7将烯唑醇45%、咪鲜胺锌盐45%、填料白炭黑8%,其它助剂2%(其中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盐0.5%,分散剂烷基磺酸钾盐0.5%,稳定剂十七醇1%),混匀,研磨得到可溶性粉剂。实例8本实例为应用实例。采用实例1制备的乳油防治香焦叶斑病试验。试验条件及结果如下表 权利要求1.一种含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植物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与助剂、赋型剂复配成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乳油剂、颗粒剂在内的制剂,所述的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混合物占制剂重量的0.1-95%,所述的烯唑醇与咪鲜胺锌盐的混合重量比为1∶1-10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混合物占制剂重量的0.5-90%,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混合重量比为1∶1-40。3.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杀菌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防治假尾孢属、喙孢属、子囊菌属、担子菌属、核腔菌属病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含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植物杀菌剂,其特点是由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与常规的助剂和赋型剂复配成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剂、悬乳剂、颗粒剂在内的常用剂型。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可降低施用活性成份总量,扩大防治谱,协同增效、增收,特别适用于防治假尾孢属、喙孢属、子囊菌属、担子菌属、核腔属病菌。文档编号A01N43/653GK1399882SQ0112380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仲汉根, 陈晓东, 季自珍 申请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的植物杀菌剂,其特征在于由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与助剂、赋型剂复配成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乳油剂、颗粒剂在内的制剂,所述的烯唑醇和咪鲜胺锌盐混合物占制剂重量的0.1-95%,所述的烯唑醇与咪鲜胺锌盐的混合重量比为1∶1-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汉根陈晓东季自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