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303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它的结构包括气缸、底座、导轮、光杆、减震胶垫,在底座上设置安装有四组导轮,通过四组导轮的凹槽将两根光杆夹持其中,并在光杆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简洁,维护简单,使用可靠。解决了经常损坏直线轴承的费工费时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制品行业中的导线生产
,尤其属于一种简易实用可靠的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中使用的是直线轴承以保证滑动的灵活度, 但由于铜线大,拉的张力要求比较大,一旦出现断线就会因张力过大导致冲击力很大,从而把直线轴承打坏。为了克服这种问题,本设计将该机构进行改进以消除经常打坏轴承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克服因张力大出现断线,因冲击力很大而把直线轴承打坏的故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原来的直线轴承改装为四对轮子结构的导向轨。本调节控制装置,它的结构包括气缸、底座、导轮、光杆、减震胶垫,在底座上设置安装有四组导轮,通过四组导轮的凹槽将两根光杆夹持其中,并在光杆上下移动。 所述的导轮由尼龙制成,导轮顺着光杆直线上安装。所述的导轮由两只圆周呈半圆弧轮组合成一只中间有凹槽的导轮或整体成“工”形导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洁,维护简单,使用可靠。解决了经常损坏直线轴承的费工费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结构总装图;图中1-气缸、2-底座、3-导轮、4-光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加以说明。该装置由气缸1、底座2、导轮3、光杆4、减震胶垫组成,在底座2上设置安装有四组导轮3,导轮3顺着光杆4的直线上安装,导轮3用尼龙制成,由两只半圆弧轮组合成一只中间成凹槽状的导轮3或导轮3整体形状为“工”字形,四组导轮3的凹槽将两根光杆4夹持包围其中,并在光杆4上下移动,在底座2的顶上端设置安装有减震胶垫以减少冲击。权利要求1.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包括气缸(1)、底座O)、导轮(3)、光杆G)、减震胶垫,在底座( 上设置安装有四组导轮(3),通过四组导轮C3)的凹槽将两根光杆(4)夹持其中,并在光杆(4)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轮(3) 由尼龙制成,导轮(3)顺着光杆(4)直线上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轮 (3)由两只圆周呈半圆弧轮组合成一只中间有凹槽的导轮或整体为“工”字形导轮(3)。专利摘要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它的结构包括气缸、底座、导轮、光杆、减震胶垫,在底座上设置安装有四组导轮,通过四组导轮的凹槽将两根光杆夹持其中,并在光杆上下移动。本技术在结构上简洁,维护简单,使用可靠。解决了经常损坏直线轴承的费工费时的问题。文档编号B65H59/00GK202046754SQ201120094540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胡汉乐 申请人:贵州长江通信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大拉张力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包括气缸(1)、底座(2)、导轮(3)、光杆(4)、减震胶垫,在底座(2)上设置安装有四组导轮(3),通过四组导轮(3)的凹槽将两根光杆(4)夹持其中,并在光杆(4)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汉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江通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