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1103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冷却装置,安装在输送极板的极板输送线下面,包括水槽、马达、以及固定在马达转轴上的冷却刷,所述冷却刷旋转时与水槽里的水接触,也与极板上的极耳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极耳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却方式对极板上的极耳进行冷却,与传统风冷却方式处理相比,水冷却的效果好,降低了后续作业中出现极板掉落铅膏等不良现象的几率,提高了蓄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蓄电池极板涂板的工艺流程为涂板一淋酸一干燥一冷却一收板。在极板进行干燥后进行冷却的主要原因是极板淋酸后在进行干燥过程中,由于在淋酸中主要是针对极板的本体部分,极耳的位置并没有进行淋酸处理,导致干燥后整个极板的温度不一致。极耳部位相比本体部分温度较高,依据温度传送原理,它就会吸收极耳部位过高的温度,这样就容易造成极板本体部分在靠近极耳的地方容易出现干裂,在后续的生产中容易出现掉铅膏的现象,而这样的极板大大降低了蓄电池的质量。传统的涂板生产中,干燥后的冷却方式多数使用风冷方式,使用风冷方式,由于风冷的冷却速度较慢,极板的冷却效果不理想,后续作业中容易出现极板掉落铅膏等不良现象,影响蓄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极耳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却方式冷却极耳,冷却效果好,提高了蓄电池的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耳冷却装置,安装在输送极板的极板输送线下面,包括水槽、马达、以及固定在马达转轴上的冷却刷,所述冷却刷旋转时与水槽里的水接触,也与极板上的极耳接触。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刷为圆形冷却刷,旋转时圆形冷却刷的圆周部分与水槽里的水接触,部分与极板上的极耳接触。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冷却刷勻速旋转。一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冷却刷的旋转方向和极板输送线的运动方向相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耳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却方式对极板上的极耳进行冷却,与传统风冷却方式处理相比,水冷却的效果好,降低了后续作业中出现极板掉落铅膏等不良现象的几率,提高了蓄电池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耳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耳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耳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极耳冷却装置安装在输送极板1的极板输送线2下面,包括水槽3、马达4、以及固定在马达4的转轴5上的冷却刷6,所述冷却刷6旋转时与水槽3里的水接触,也与极板 1上的极耳7接触。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刷6为圆形冷却刷。旋转时,圆形冷却刷的圆周部分与水槽3里的水接触,部分与极板1上的极耳7接触。圆形冷却刷保持勻速旋转,本实施例中,设置圆形冷却刷的旋转方向和极板输送线的运动方向相对,保证水能很好的刷到极耳7 上。当马达4启动后,马达4驱动转轴5带动圆形冷却刷6旋转,圆形冷却刷6转动带动水槽3里的冷却水向上移动来对其上方不断输送过来的极板1的极耳7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冷却。水槽3里的冷却水会定时定量的进行补充,保证冷却水平面不低于圆形冷却刷6 旋转时接触到的最低点。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极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输送极板(1)的极板输送线(2)下面,包括水槽(3)、马达(4)、以及固定在马达(4)转轴(5)上的冷却刷(6),所述冷却刷(6)旋转时与水槽⑶里的水接触,也与极板⑴上的极耳(7)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刷(6)为圆形冷却刷, 旋转时圆形冷却刷(6)的圆周部分与水槽(3)里的水接触,部分与极板(1)上的极耳(7) 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冷却刷(6)勻速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冷却刷(6)的旋转方向和极板输送线(2)的运动方向相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冷却装置,安装在输送极板的极板输送线下面,包括水槽、马达、以及固定在马达转轴上的冷却刷,所述冷却刷旋转时与水槽里的水接触,也与极板上的极耳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耳冷却装置采用水冷却方式对极板上的极耳进行冷却,与传统风冷却方式处理相比,水冷却的效果好,降低了后续作业中出现极板掉落铅膏等不良现象的几率,提高了蓄电池的质量。文档编号H01M4/04GK102255067SQ20111013262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彭小勐, 李旭晓 申请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输送极板(1)的极板输送线(2)下面,包括水槽(3)、马达(4)、以及固定在马达(4)转轴(5)上的冷却刷(6),所述冷却刷(6)旋转时与水槽(3)里的水接触,也与极板(1)上的极耳(7)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勐李旭晓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