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增荣专利>正文

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5951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其包含:一棘轮,其设于一握把内,其内置一弹性件;一绳索,其一端固定且弹性收卷于该棘轮上,而另一端可固定于一伞中棒的外管上或一芯管上;及一卡掣件,其呈倒L型状,其具有一上部及一下部并内置一弹性件,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设一中间轴以轴设在该握把内部,当该卡掣件位于该伞中棒由收合状态操作成伸长状态时,该卡掣件的上部顶面触抵于一扣头的尖端且其下部底端与该棘轮的棘齿分离;当该卡掣件位于该伞中棒由伸长状态操作逐渐收合状态时,该卡掣件的上部顶面与该扣头分离且其下部底端卡制于该棘轮的棘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弹回装置,尤指应用在自动开收伞在收伞过程中能安全有效地防止伞中棒回弹的防弹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自动开收伞是通过按下握把上的压钮使伞骨自动打开与收合,在操作收伞时则再对伞中棒以持续压缩伞中棒以使其长度逐渐收缩一直到达卡制定位点(意即达到收伞状态),但在伞中棒的收缩过程中,因为操作疏忽而使伞中棒瞬间向外弹开伸长因而对操作者造成危害。因此,有厂商揭示出相关结构来防止伞中棒在长度收缩的过程中突然向外弹开伸长。如图1所示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642319A「一种自动开收伞」内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开收装置及防空弹装置,其中该防空弹装置主要由防空弹拉绳101、棘轮102、棘轮支撑盖103、发条弹簧104、防空弹挡件105、复位弹簧106组成,该防空弹拉绳 101上端固接在滑轮座上,而下端穿过内管及子弹头110内腔缠绕在棘轮102上,棘轮102 的轮轴转动套置在棘轮支撑盖103上且位于子弹头导管107下方,该发条弹簧104缠绕在棘轮102的轮轴上,防空弹挡件105的上端铰接在主体108内且可沿该铰接点摆动,该防空弹挡件105上部横向延伸的压条109可穿过子弹头导管107的通槽而与子弹头110顶靠, 复位弹簧106设在防空弹挡件105背部与主体108之间,当伞中棒呈伸长状态时,是通过子弹头110的侧面推动防空弹挡件105的压条109,以使防空弹挡件105以其上端的铰接点摆动而与棘轮102分离。然而,上述组成结构存在有缺点如下子弹头110设有内腔而增加制造工序且降低强度,子弹头110与防空弹挡件105之间的对应动作关系,防空弹挡件105是以第三种杠杆型态进行动作,也就是支点在一端而施力点在中间(永远是费力的),使得子弹头110需施以较大力量推动防空弹挡件105脱离棘轮,因此,使子弹头110容易产生磨耗而造成防空弹挡件105摆动位移的误差,进而造成防弹动作失灵而发生危险。如图2所示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438877A「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收伞」内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辘轳201,设在伞头200内,该辘轳201上设有一绳索 202,该绳索202 —端固定在该辘轳201上,另一端与伞中棒上端的上巢连接;一发条弹簧 203,辘轳201正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203上紧,发条弹簧203松开时驱动辘轳201反转; 一离合器,包含一离合盘204以及一驱动该离合盘204向该辘轳201方向合上的离合弹簧 205,该离合盘204与该辘轳201的相对面设有互相配合可单向滑动的斜齿206 ;伞中棒顶端设有滑轮座,该滑轮座底部设有一向下延伸的连杆管,该滑轮座上设有滑轮,下巢也设有滑轮,另有一拉绳207,其一端固定该滑轮座上,另一端向下绕过下巢上的滑轮,再向上绕过上巢的滑轮,然后向下穿过该连杆管的底部伸出,拉绳207的端部连接有一倒钩形的扣头 208,伞头200内设有与该扣头208配合定位的扣部以及驱使该扣头208配合于该扣部中的弹片,伞头200还设有驱使该弹簧脱离弹簧孔和驱使该扣头208脱离该扣部的按钮;该扣头208与该离合盘204之间设有一受该扣头208驱动而使该离合盘204离开该辘轳的连动杆 209。然而,上述组成结构存在有缺点如下构造复杂、不易组装且耗工费时、增加生产成本, 并且各构件之间的对应动作容易磨耗而造成防弹动作失灵的危险性。上述专利技术专利的申请人另有提出相关专利的申请案,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特开2009-125581与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US2009/01337^A1。如图3所示为上述日本及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内容,图中显示该绳索 301 一端固定在该辘轳302上,另一端向上穿过伞头300顶面并沿着伞中棒303的外侧直到与上巢连接,然而,此结构易使绳索与拉绳产生缠绕,同时,显露于伞中棒外侧的绳索容易产生磨损而降低使用寿命,进而发生动作失灵的危险性。如图4所示为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653309A「一种可安全收合的自动开收伞」内容,其内容与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CN101438877A「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自动开收伞」 内容大致相同且为相同的申请人,其组成结构中仅以棘轮401棘爪402装置取代辘轳及离合器,同样在扣头403与棘爪402之间设一可在扣头403配合于扣部中时受扣头推动而使棘爪402脱离棘轮401的连动杆404,并且绳索405的另一端连接于扣头403 ;其中棘轮401 棘爪402装置,设在伞头400内,该棘轮401的转轴绕设一绳索405,该棘轮401连接有发条弹簧,棘轮401反向转动时使该发条弹簧上紧,发条弹簧松开时驱动棘轮401正转,伞头 400内设有驱使该棘爪402配合于该棘轮401的棘爪弹簧406。然而,上述组成结构存在有缺点如下无论是伞中棒呈伸长状态或逐渐收合状态,其是通过连动杆与棘爪之间的对应动作关系,而棘爪是以第三种杠杆型态进行动作,也就是支点在一端而施力点在中间(永远是费力的),使得连动杆需施以较大力量推动棘爪脱离棘轮,扣头403的内部设有穿孔供绳索405通过而增加制造工序且降低扣头403强度,扣头403下端产生开口而增加了与连动杆404上端开口之间的磨耗性,降低扣头403使用寿命,而造成防弹动作失灵危险。如图5所示为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1303659Y及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M358556「自动收折伞的安全装置」内容,一种自动收折伞的安全装置,设置在一握把500 上,该自动收折伞更包含一固设在该握把上且由多数杆件套接而成的中棒单元、一安装在该中棒单元内部的开伞弹簧、一固设在该中棒单元顶部的上巢、一对应该上巢且套设在该中棒单元的下巢、多数枢设在该上、下巢的伞骨支架、一设置在该中棒单元内部且链接于该下巢的连动单元及一用于控制开、收伞的开关,其中该安全装置501具有一轴设在该握把 500内部的转盘502、一连结在该转盘502的掣动索503、一提供该掣动索503恒保持卷绕于该转盘502趋势的弹性组件504及一提供该转盘502卡制定位的卡制单元505,该掣动索503具有一连结于该转盘502的连结端部、一连结于该上巢及该连动单元其中一者的牵动端部。然而,上述组成结构存在有缺点如下构造复杂、不易组装且耗工费时、增加生产成本,需要使用较大握把体积,因而增加伞具整体大小,因此,除了降低伞具携带的方便性,也不利于实际操作的简便性。然而,以上所揭示出的各组成结构,虽然具有防止伞中棒与伞骨瞬间弹开身长的功效,但实际上存在有下列各项缺点1、主要构件数量多,故单一构件尺寸较小而降低构件强度。2、主要构成组件数量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3、组成结构复杂,而不易组装且耗工费时。4、各构件之间的对应动作容易磨耗而降低使用寿命,并且造成防弹动作失灵。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解决上述各项缺点的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以供自动开收伞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其利用该扣头的尖端推动该卡掣件的驱动部,并且该扣头的尖端不易磨损,因此作动精确且行程稳定。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其组成结构精简,因此组装容易还可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其组成结构精简而使该握把内空间加大,因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有效的防弹回装置,该自动开收伞包含:一伞中棒,其至少由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套接组成,该伞中棒上端设一上巢,其上滑动套设一下巢,并且凭借该上巢及该下巢与一伞骨组合成一连动结构,又该外管上端套接一上滑轮座,该上滑轮座下端固接一可与该外管同步上下移动的芯管;一主绳索,其一端固定于该上滑轮座,另一端向下绕过该下巢再向上通过该上滑轮座而再向下连接于一扣头;一握把,其连结于该伞中棒的下端,该握把内设一控制管件,该控制管件的上端套接于伞中棒的下端,又该握把上设一压钮供操作以控制自动开收伞的开、收伞动作;该防弹回装置包含一棘轮、一绳索及一卡掣件,其特征在于:该棘轮设于该握把内,该棘轮内设一弹性件以驱使该棘轮正向转动,该棘轮上设有多个环状均匀排列的单向棘齿;该绳索的下端固定且可收卷于该棘轮上,该绳索上端沿该伞中棒内部向上而固定于该外管的上部所设一开槽上;该卡掣件呈倒L型状且凭借一弹性件以提供复位弹力,其具有一上部、一下部及一中间轴,该中间轴设在该上部与下部之间供轴设在该握把内部并形成第一种杠杆型态的作动,其中该上部横挡于该伞中棒的下方以使该扣头触抵于该上部的顶面上;当该伞中棒由收合状态操作成伸长状态时,该扣头的尖端触抵于该卡掣件的上部的顶面以驱使该卡掣件以中间轴枢转而向外摆动位移并使该下部的底端自该棘轮的一棘齿离开;当该伞中棒由伸长状态操作逐渐成收合状态时,该扣头的尖端与该卡掣件的上部的顶面分离,该卡掣件凭借内置弹性件向内摆动复位以使其下部的底端随该棘轮的正向转动而保持卡制于下一棘齿上以防止该棘轮反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增荣陈先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增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