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金属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362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端子,包括外不锈钢层,其中,所述外不锈钢层包括由不锈钢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和第四折边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大于第三折边的宽度,所述第一折边超出第三折边的部分构成防错边,所述防错边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所述开口上方的防错边上向着第三折边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四折边的末端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扣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金属端子,通过第四折边上的第二凸起与防错边上的第一凸起卡扣在一起实现外不锈钢层的开口连接,从而省去了激光焊接工艺,所以可以有效提高良品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金属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上所用的复合金属端子,外层不锈钢通常采用激光焊接工艺进行焊接固定,要求冲压后再进行一次定位,同时用激光焊接机把外层不锈钢开口焊接,增加端子在震动中的保持力和可靠性。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复合金属端子,该复合金属端子包括端子接触本体 100和外不锈钢层200,端子接触本体100用于夹紧并连接线束,外不锈钢层200用于包覆端子接触本体100的前端部分以便于与其它零部件连接,外不锈钢层200通常为钢板直接冲压折弯而成,在外不锈钢层200的开口处300利用激光焊接工艺把折弯后的外不锈钢层 200焊接成固定端子接触本体100的长方形空间。而这样做的难点在于外层不锈钢在模具压接后不能有变形,更不能有开口合不拢的现象,而且要求时效性比较高,必须在模具压接后连续进行激光焊接,否则会因为端子在搬运过程中极易发生外金属层回弹变形而出现不能焊接或者焊接不紧的现象,从而降低复合金属端子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复合金属端子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良品率的复合金属端子。一种复合金属端子,包括外不锈钢层,其中,所述外不锈钢层包括由不锈钢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和第四折边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大于第三折边的宽度,所述第一折边超出第三折边的部分构成防错边,所述防错边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所述开口上方的防错边上向着第三折边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四折边的末端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扣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包括弧形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二凸起为竖直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竖直部与所述第二凸起卡扣在一起。所述第二凸起背离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扣处的端面与所述防错边背离第三折边的端面共面。所述第一凸起为所述防错边冲压成型。所述第四折边对应于所述防错边上的开口的位置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凸起为所述第四折边的凸块折弯成型。所述复合金属端子还包括端子接触本体,所述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扣合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端子接触本体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中。本技术的复合金属端子,通过第四折边上的第二凸起与防错边上的第一凸起卡扣在一起实现外不锈钢层的开口连接,从而省去了激光焊接工艺,所以可以有效提高良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复合金属端子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金属端子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金属端子的外不锈钢层扣合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一种复合金属端子,包括外不锈钢层1,其中,该外不锈钢层1包括由不锈钢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9、第二折边11、第三折边12和第四折边13,第二折边11和第四折边13的宽度相等,第一折边9的宽度大于第三折边12的宽度,第一折边9超出第三折边12的部分构成防错边10,防错边10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 2,开口 2上方的防错边10上向着第三折边12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凸起 8,第四折边13的末端对应于开口 2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3,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3卡扣在一起。第一折边9垂直于第二折边11,第二折边11垂直于第三折边12,第三折边12垂直于第四折边13,第一折边9、第二折边11、第三折边12和第四折边13连接在一起形成长方形的空间。防错边10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复合金属端子与其它零部件的连接,防止复合金属端子插错。进一步地,第一凸起8包括弧形部6和竖直部7,第二凸起3为竖直凸起,第一凸起 8的竖直部7与第二凸起3卡扣在一起。为了防止第二凸起3超出第一折边9 (或者防错边10)背离第三折边12的端面 15,从而影响复合金属端子的使用,进一步地,第二凸起3背离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3卡扣处的端面14与防错边10背离第三折边12的端面15共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或竖直面内), 即第二凸起3不超出防错边10背离第三折边12的端面15,这样,防错边10 (或第一折边 9)背离第三折边12的端面15上不会有突出部分,因而有利于复合金属端子的插接使用。第一凸起8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设置,如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将一凸起固定到防错边10上。为了简化工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凸起8为防错边10冲压成型。即在开口 2的上方直接冲压形成。第二凸起3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设置,如可以将一方块焊接到第四折边13上形成。为了简化工艺,利于自动化生产,第四折边13对应于防错边10上的开口 2的位置设置有凸块5,第二凸起3为第四折边13的凸块5折弯成型。即在第四折边13上设置有凸块5 (凸块5与第四折边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可以与第四折边13 —体),凸块5向上折弯即可形成第二凸起3。进一步地,复合金属端子还包括端子接触本体4,第一折边9、第二折边11、第三折边12和第四折边13扣合形成容纳空间,端子接触本体1固定在容纳空间中。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复合金属端子的外不锈钢层1的加工过程如下外不锈钢层1包压在端子接触本体4的周围,即外不锈钢层1依次折弯90度形成第一折边9、第二折边11、第三折边12和第四折边13,第一折边9超出第三折边12并形成防错边10,在防错边10设间隔一定距离冲裁设置两个或多个开口 2,然后在开口 2上方的防错边10上冲压成型具有一定尺寸的第一凸起8,第一凸起8整体向着第三折边12的方向凸起,即由防错边10背离第三折边12的方向向着第三折边12冲压而成。在第四折边13 上对应于开口 2的位置预留两个或多个凸块5,凸块5初始状态时与第四折边1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当第四折边13折弯压向第一折边9时,凸块5穿过开口 2通过模具折弯90度形成第二凸起3,第二凸起3卡扣在第一凸起8上。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3的尺寸即可使得第二凸起3形成后,第二凸起3背离第三折边12的端面14与第一折边9背离第三折边12的端面15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本技术的复合金属端子,通过第四折边上的第二凸起与防错边上的第一凸起卡扣在一起实现外不锈钢层的开口连接,从而省去了激光焊接工艺,所以可以有效提高良品率。S卩,本技术的复合金属端子能将复合金属端子的外不锈钢层直接进行机械扣接,从而省去了激光焊接等工艺,有效避免了因前后两个独立工艺的时间差对端子所带来的外部损坏,又能在生产过程中省去激光焊接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品质也更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金属端子,包括外不锈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不锈钢层包括由不锈钢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和第四折边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大于第三折边的宽度,所述第一折边超出第三折边的部分构成防错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金属端子,包括外不锈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不锈钢层包括由不锈钢依次折弯而成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二折边和第四折边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折边的宽度大于第三折边的宽度,所述第一折边超出第三折边的部分构成防错边,所述防错边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所述开口上方的防错边上向着第三折边的方向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四折边的末端对应于所述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卡扣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雷雨曾葵汪俊超苏玲玲张运苟何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