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旋转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7876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换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旋转换向阀,它包括手柄,罩壳,底座,所述手柄一端从上自下依次串设有罩壳、固定板、橡胶垫,伸出橡胶垫底部的手柄端部卡接有圆形拨块;所述底座上中心部位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拨块设于圆形凹槽内,圆形拨块底部与圆形凹槽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口和若干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圆形凹槽连通,所述出气口贯通底座底部与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紧凑,操作方便,极大地改善了现有气体设备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换向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旋转换向阀
技术介绍
气体控制阀是气体管道中常用的设备,为人们所熟知。目前自动控制对气体管道的通断控制一般采用电磁阀或者机械阀,现有电磁阀或者机械阀一般只能控制一条管路, 所以在管路较为复杂的设备中,需同时采用多个电磁阀或者机械阀来进行控制,这样,设备的制造成本将大幅度提升,而且阀使用得越多,故障率也就越高。只要其中一个出现故障, 将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样,设备的维护成本将也较高。故研制一种多管线路控制阀现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可同时有效控制多条管线的气体旋转换向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气体旋转换向阀,它包括手柄,罩壳,底座,所述手柄一端从上自下依次串设有罩壳、固定板、橡胶垫,伸出橡胶垫底部的手柄端部卡接有圆形拨块;所述底座上中心部位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拨块设于圆形凹槽内,圆形拨块底部与圆形凹槽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口和若干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圆形凹槽连通,所述出气口贯通底座底部与上表面;所述罩壳、固定板、橡胶垫以及底座依次固定连接; 所述橡胶垫上设有若干出气孔,出气孔的位置与底座上出气口的位置对应,所述与出气孔相对应地设有若干进气孔,相对应的出气孔和进气孔设于同一直径上;所述拨块上表面上设有半圆形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的位置与橡胶垫上若干进气孔的位置对应,所述拨块上设有气孔,气孔贯通拨块;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若干通气槽,所述通气槽连通出气孔和进气孔;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与手柄之间设有旋转定位机构。其中,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伸出手柄外的插梢和设于固定板上表面的扇形凹槽,所述插梢置于扇形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扇形凹槽的扇形夹角为90度。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与固定板之间设有碗型弹片。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外围的底座上连接有压板。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拨块底部设有金属弹片,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金属弹片上。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另一端上设有防滑把手。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以通过旋转手柄,带动圆形拨块旋转,通过圆形拨块上表面上的半圆形出气槽来控制橡胶垫上一个或者多个进气孔进气,从而达到本技术一个或者多个出气口出气的目的,有效地实现一阀而控制多条管线的目的。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紧凑,操作方便,极大地改善了现有气体设备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板上表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固定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橡胶垫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圆形拨块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F-F剖视图。图中1、手柄;11、防滑把手;12、插梢;13、压板;2、碗型弹片;3、固定板;31、通气槽;32、扇形凹槽;4、橡胶垫;41、进气孔;42、出气孔;5、圆形拨块;51、卡槽;52、半圆形出气槽;53、气孔;6、弹簧;7、底座;71、进气口 ;72、出气口 ;73、圆形凹槽;8、金属弹片;9、罩壳;a、固定孔;b、连接孔;C、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气体旋转换向阀,它包括手柄1,罩壳9,底座 7。此三者构成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一般均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当然也可视情况选择硬度较好的塑胶材料制作。本技术所述手柄1设有弯状结构,一端(即竖直端)从上自下依次串设有罩壳9、固定板3、橡胶垫4,伸出橡胶垫4底部的手柄1端部卡接有圆形拨块5。所述罩壳9、 固定板3以及橡胶垫4的中心位置均设有可供手柄1穿过的通孔C。手柄1端部卡设于圆形拨块5上的卡槽51内,卡槽51为方形,以便圆形拨块5能随手柄1的旋转而旋转。通孔 c的直径稍大于手柄1的直径,从而有效地实现手柄1相对于罩壳9、固定板3以及橡胶垫 4的自由左右旋转。手柄1另一端上设有防滑把手11,便于手握住并实现左右旋转,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便利度。所述罩壳9、固定板3、橡胶垫4以及底座7上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接固定4的固定孔a,本技术通过螺丝将罩壳9、固定板3、橡胶垫4以及底座7依次连接固定。所述底座7上中心部位设有圆形凹槽73,所述圆形拨块5设于圆形凹槽73内,所述圆形拨块5与圆形凹槽73的大小形状匹配,圆形凹槽73的直径稍大于圆形拨块5的直径。圆形拨块5底部与圆形凹槽73底部之间设有弹簧6。为避免长期旋转弹簧6给圆形拨块5底部造成的损坏,所述圆形拨块5底部设有金属弹片8。所述底座7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口 71和若干出气口 72,本技术优选三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 71与圆形凹槽73连通,进气口 71与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出气口 72贯通底座7底部与上表面。所述橡胶垫4上设有若干出气孔42,所述出气孔42的位置与底座7上出气口 72 的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所述橡胶垫4上与出气孔42相对应地设有若干进气孔41,相对应的出气孔42和进气孔41设于同一直径上。橡胶垫4上下紧贴固定板3和底座7,主要起密封作用,为本技术的主要密封元件。所述拨块5上表面上设有半圆形出气槽52,所述出气槽52的位置与橡胶垫4上若干进气孔41的位置对应,所述拨块5上设有气孔53,气孔53贯通拨块5。所述固定板3底部设有若干通气槽31,所述通气槽31连通出气孔42和进气孔41 ; 所述固定板3上表面设有扇形凹槽32。本技术所述固定板3上表面与手柄1之间设有旋转定位机构,它包括伸出手柄1外的插梢12和设于固定板3上表面的扇形凹槽32,所述插梢12置于扇形凹槽32内。 插梢12随手柄1的旋转而旋转,扇形凹槽32是插梢12的运动空间,扇形凹槽32对插梢12 进行定位,插梢12运动空间由扇形凹槽32的扇形夹角大小确定。本技术优选所述扇形凹槽32的扇形夹角为90度。所述罩壳9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碗型弹片2,其主要作用在于有效控制手柄的上下移动。另外,所述罩壳9外围的底座7上连接有压板13,压板13通过螺丝固定于连接孔 b内固定连接于底座7。压板13为本技术的安装部件,可将本技术安装于各种设备之上。工作原理本技术进气口 71与进气管道连接,若干个出气口 72与若干个出气管道连接。气体从进气口 71进入本技术,气体经进气口 71进入圆形凹槽73,经圆形拨块5的气孔53达到圆形拨块5的上表面,后经半圆形出气槽52进入进气孔41,由进气孔 41经通气槽31达到出气孔42,最后由出气口 72进入出气管道。本技术主要通过旋转手柄1,从而带动圆形拨块5旋转,连通或者切断出气槽52与进气孔41相通来实现气体换向的变化。可以是一个出气口 72出口,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的出气口 72出气,从而达到控制多条管线的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旋转换向阀,它包括手柄(1),罩壳(9),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一端从上自下依次串设有罩壳(9)、固定板(3)、橡胶垫(4),伸出橡胶垫(4)底部的手柄(1)端部卡接有圆形拨块(5);所述底座(7)上中心部位设有圆形凹槽(73),所述圆形拨块(5)设于圆形凹槽(73)内,圆形拨块(5)底部与圆形凹槽(73)底部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底座(7)底部设有一个进气口(71)和若干出气口(72),所述进气口(71)与圆形凹槽(73)连通,所述出气口(72)贯通底座(7)底部与上表面;所述罩壳(9)、固定板(3)、橡胶垫(4)以及底座(7)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4)上设有若干出气孔(42),出气孔(42)的位置与底座(7)上出气口(72)的位置对应,所述橡胶垫(4)上与出气孔(42)相对应地设有若干进气孔(41),相对应的出气孔(42)和进气孔(41)设于同一直径上;所述拨块(5)上表面上设有半圆形出气槽(52),所述出气槽(52)的位置与橡胶垫(4)上若干进气孔(41)的位置对应,所述拨块(5)上设有气孔(53),气孔(53)贯通拨块(5);所述固定板(3)底部设有若干通气槽(31),所述通气槽(31)连通出气孔(42)和进气孔(41);所述固定板(3)上表面与手柄(1)之间设有旋转定位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喜刚胡托克
申请(专利权)人:奉化市仁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