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立亚专利>正文

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929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纵向底连杆若干和横向底连杆若干,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用螺栓定位连接,横向底连杆上安制有底座,底座上端设有管桩孔,管桩一端插入孔内并径直插入底座内的镶入块,镶入块上安装有卡簧,管桩壁上打有侧孔,卡簧可卡入管桩的侧孔,以限制管桩使其不能转动或上下串动。镶入块下部为矩形体,上部为圆柱体,镶入底座后与底座封闭焊接。需拆卸时,管桩可自底座管桩孔内徒手拔除,站桩小直径的管子套在管桩另一端部,即管桩的上端插入站桩小直径的管子内,且为一种紧配合,以限制轴向串动与径向的相互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传统梅花桩立柱方式,灵活、方便的实现随时随地的练功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强身健体成为广大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梅花桩是“干枝五势梅花桩”的简称,也叫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主要特点是在高于地面的木桩上练习或展示功夫。梅花桩所用木桩,直径大约3 5寸,下面一段埋于地下,以求稳固。上半截高出地面,用于练功。而且,桩与桩的间距都有尺寸要求。随功力增进,地面的木桩还要调整高度。由于有较严格的埋设要求,使梅花桩栽桩花费大。栽桩后,不仅要占据较大一块地面。而且也不利于日后调整高度。同时为避免儿童等无关人员登桩玩耍出现危险,梅花桩多埋设在封闭场所,使得在电视台演播厅现场表演较难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弘扬我国武术,克服现有梅花桩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纵向底连杆若干和横向底连杆若干均为薄钢板材加工制作,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用螺栓定位连接,形成稳固的平面框架结构。横向底连杆上安制有底座,底座上端设有管桩孔,管桩一端插入孔内并径直插入底座内的镶入块,镶入块可为铸铁材质。其重量使整体梅花桩重心下移,可起到稳定加固作用,镶入块上安装有卡簧,管桩壁上打有侧孔,卡簧可卡入管桩的侧孔,以限制管桩使其不能转动或上下串动。镶入块下部为矩形体,上部为圆柱体,镶入底座后与底座封闭焊接。需拆卸时,管桩可自底座管桩孔内徒手拔除。站桩小直径的管子套在管桩另一端部,即管桩的上端插入站桩小直径的管子内, 且为一种紧配合,以限制轴向串动与径向的相互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梅花桩结构形式与栽桩方法,使得立桩迅速、灵活,便于拆装、携带。可直接抬上舞台,有利于电视现场直播。可实现随时随地练功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图。图2本专利技术若干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外形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镶入块和卡簧剖面图。图中1、纵向底连杆,2、横向底连杆,3、站桩,4、管桩,5、螺栓,6、底座。7、镶入块,8、卡黃ο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纵向底连杆1和横向底连杆2用螺栓5定位连接,形成稳固的平面框架结构。横向底连杆2上安制有底座6,底座6上端设有管桩孔。在图2中,放置有4组纵向底连杆和3组横向底连杆。在图3中管桩4 一端插入孔内并径直插入底座内的镶入块7,镶入块7上安装有卡簧8,管桩4壁上打有侧孔,卡簧8可卡入管桩4的侧孔,以限制管桩4使其不能转动或上下串动。镶入块7下部为矩形体,上部为圆柱体,镶入底座6后与底座6封闭焊接。需拆卸时,管桩4可自底座6管桩孔内徒手拔除。站桩3小直径的管子套在管桩4另一端部,即管桩4的上端插入站桩3小直径的管子内,且为一种紧配合,以限制轴向串动与径向的相互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其特征是,它设有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交接点有连接,在底连杆上还设有底座,在底座空腔内设有镶入块, 底座上端设有管桩孔,管桩孔贯穿镶入块,镶入块上安装有卡簧,管桩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孔,管桩设有孔的一端与底座管桩孔和内部镶入块连接,卡簧与插入管桩孔的管桩侧孔有连接,管桩的上端与站桩小直径的管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其特征是,所述的镶入块下部外形为矩形体,上部外形为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设在纵向底连杆或横向底连杆或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交织点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纵向底连杆若干和横向底连杆若干,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用螺栓定位连接,横向底连杆上安制有底座,底座上端设有管桩孔,管桩一端插入孔内并径直插入底座内的镶入块,镶入块上安装有卡簧,管桩壁上打有侧孔,卡簧可卡入管桩的侧孔,以限制管桩使其不能转动或上下串动。镶入块下部为矩形体,上部为圆柱体,镶入底座后与底座封闭焊接。需拆卸时,管桩可自底座管桩孔内徒手拔除,站桩小直径的管子套在管桩另一端部,即管桩的上端插入站桩小直径的管子内,且为一种紧配合,以限制轴向串动与径向的相互转动。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梅花桩立柱方式,灵活、方便的实现随时随地的练功使用。文档编号A63B69/00GK102240444SQ20111017342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孙立亚, 胡向赤 申请人:孙立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场组合便携式武术梅花桩,其特征是,它设有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纵向底连杆和横向底连杆交接点有连接,在底连杆上还设有底座,在底座空腔内设有镶入块,底座上端设有管桩孔,管桩孔贯穿镶入块,镶入块上安装有卡簧,管桩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孔,管桩设有孔的一端与底座管桩孔和内部镶入块连接,卡簧与插入管桩孔的管桩侧孔有连接,管桩的上端与站桩小直径的管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向赤孙立亚
申请(专利权)人:孙立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