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瑞浩专利>正文

一种拉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46933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筋装置,包括拉筋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拉筋椅一端组装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主要由收纳装置、杆体、至少一组折叠支撑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固定套筒组成。当欲收纳折叠支撑架时,可将原先用以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之活动件的固定套筒移开,此时可将第二支架藉由活动件与第一支架相对折,而后再藉由杆体的枢接而旋转到收纳装置摆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收纳拉筋器材,更能节省收纳空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筋装置,特别涉及拉筋装置之收纳结构。
技术介绍
按人体需藉由肌肉连接各骨骼才能达到完成各种不同作动,当肌肉因不当使用而产生劳损,且肌肉劳损没有经过适当的缓解;日积月累后就会造成肌肉紧绷,使得各细骨骼的关节部位活动范围缩小,甚至造成骨骼在动作时产生酸痛,其系由于肌肉劳损时,肌肉大多保持绷紧的状态,因此,可藉由一些伸展或拉筋运动以抒解肌肉之劳损。有鉴于此,则设计出一种用来伸展以抒解肌肉的拉筋装置,请参阅图15所示,系为习知拉筋椅之示意图, 但此款习知拉筋装置7在拉筋椅一端形成有习知穿孔70,以供插设有一组习知支撑架72, 当使用者欲拉筋时则须将习知支撑架72插置习知拉筋装置7上得习知穿孔70予以固定, 而后使用者可将脚抵靠于习知支撑架72上,此时脚与身体呈90度角状态。当拉筋完毕后则必须再将习知支撑架72折掉,再连同拉筋椅另外收纳于其它空间,此种拉筋椅在收纳时需腾出较大的空间才能收纳。且在组装时,必须对习知支撑架72另外做组装,由此得知,此种习知拉筋装置7不仅在收纳时需要大的收纳空间,且在组装操作上更是十分不便,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本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收纳拉筋装置,更能节省收纳空间的拉筋装置。技术方案一种拉筋装置,包括拉筋椅,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拉筋椅一端组装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系分别装设于所述拉筋椅一端,且收纳装置系向拉筋椅下方延伸有一平板;杆体,所述杆体系连接收纳装置;至少一组折叠支撑架,所述折叠支撑架系枢设于所述杆体,所述折叠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端设有供枢接于杆体之枢接部,另一端设有供枢接活动件之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一端设有与活动件相枢接之第二连接部;及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系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中。本技术还可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一固定所述固定套筒位置的挡止部。所述拉筋椅邻近收纳装置处设有依一预定间距穿设之穿孔。所述拉筋椅下方邻近收纳装置处装设有与穿孔相对应之安装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固定脚,且固定脚系穿设固定于穿孔及安装件中。还包括设在所述收纳装置一侧之隔板。所述拉筋椅中有供所述折叠支撑架转动之活动空间。在固定套筒上下端套设有一承放件。所述折叠支撑架系装设有至少一组供固定腿脚之固定件。还包括一装设于所述拉筋椅另一端、以供使用者用手拉之拉持件。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能有效收纳拉筋装置,更能节省收纳空间;并更易于组装折叠支撑架,且能视情况而改变折叠支撑架的使用位置。运用拉筋椅上组装的折叠支撑架及支撑件,并藉由调整支撑件角度可让腿部达到伸展拉筋之功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收纳状态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收纳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收纳状态示意图之三;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收纳状态示意图之四;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收纳状态示意图之五;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收纳状态示意图之六;图9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系为第9图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是将整体拉筋装置折叠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3是携带拉筋装置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4是改变支撑件角度位置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5是习知拉筋装置之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收纳结构1,拉筋椅2,支撑件3,安装件4,固定件5,拉持件6,习知拉筋装置7,收纳装置10,杆体11,折叠支撑架12,档止部13,承放件14,活动空间15,隔板 16,第四支架20,第五支架22,第三支架M,支架板30,枢接件32,习知穿孔70,习知支撑架 72,平板102,穿孔104,第一支架120,第二支架122、活动件124,固定套筒126,固定脚303, 枢接部1202,第一连接部1204,第二连接部122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系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拉筋装置之收纳结构,收纳结构1系组装于一拉筋椅2 —端,其中收纳结构1主要由两收纳装置10、一杆体11及一折叠支撑架12组成。其中各收纳装置10系分别装设于拉筋椅2 —端,且收纳装置10延伸有一平板102 ;此平板102位于拉筋椅 2下方并有一固定距离,而各收纳装置10则由杆体11连接,利用此杆体11可供折叠支撑架12左右移动。而所述折叠支撑架12主要由两个第一支架120、两个第二支架122、两个活动件124及两个固定套筒126组成;其中第一支架120分别于一端形成有一供枢接于杆体11之枢接部1202,且于另一端则界定有供枢接活动件124之第一连接部1204 ;第二支架 122分别于一端系形成有一与活动件124相枢接之第二连接部1220。第一支架120及第二支架122上套设有供固定活动件124转动及固定第一支架120、第二支架122直立位置之固定套筒126。由于位在第一支架120上设有档止部13,因此藉由此档止部13能让固定套筒 126固定其位置,避免固定套筒126滑落而脱离活动件124位置,在固定套筒126上下端套设有一承放件14。以供使用者的腿做抵靠动作。所述拉筋椅2中、两个收纳装置10之间有供所述折叠支撑架12转动之活动空间15。利用此活动空间15足以供折叠支撑架12转动。收纳装置10 —侧设有一隔板16,可以在其中之一收纳装置10上枢接有一隔板16,而隔板16另一端则抵触至另一收纳装置10,因此利用此隔板16能以开闭方式决定折叠支撑架12的收纳与否。 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请同时配合参阅图3-8所示,当使用者使用完拉筋椅2且欲收纳时,可先将固定套筒126向上拉,见图3,此时固定套筒126会脱离原先用以让固定活动件124转动的位置。 见图4,而后将第二支架122通过第二连接部1220与活动件124的枢接状态做转动;同时第一支架120上通过第一连接部1204与活动件124同步做转动,藉此使第二支架122与第一支架120呈现相重叠的状态。完成上述第二支架122与第一支架120的重叠后,使用者为了能让折叠支撑架12 转移到拉筋椅2下方,见图5,必须先将收纳装置10上的隔板16打开,隔板16打开后则让收纳装置10之间的活动空间15呈现可自由通过的状态,因此折叠支撑架12可通过第一支架120上的枢接部1202对杆体11旋转,使折叠支撑架12转移到下方。由于收纳装置10上的平板102与拉筋椅2下方有一段固定距离,因此,折叠支撑架12可收纳至此固定距离处,让折叠支撑架12摆设于平板102上,必须再次利用第一支架 120上的枢接部1202对杆体11向一侧移动,使得折叠支撑架12能抵触到平板102,进而达到让折叠支撑架12收纳于拉筋椅2下方,进而达到好收纳且不占空间之目的。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以加装支撑件3为例,利用此支撑件3能让使用者的脚以垂放的方式摆放于此,由于拉筋椅2邻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筋装置,包括拉筋椅(2),其特征是:所述拉筋椅(2)一端组装有收纳结构(1),所述收纳结构(1)包括:收纳装置(10),所述收纳装置(10)系分别装设于所述拉筋椅(2)一端,且收纳装置(10)系向拉筋椅(2)下方延伸有一平板(102);杆体(11),所述杆体(11)系连接收纳装置(10);至少一组折叠支撑架(12),所述折叠支撑架(12)系枢设于所述杆体(11),所述折叠支撑架(12)包括:第一支架(120),所述第一支架(120)一端设有供枢接于杆体(11)之枢接部(1202),另一端设有供枢接活动件(124)之第一连接部(1204);第二支架(122),所述第二支架(122)一端设有与活动件(124)相枢接之第二连接部(1220);及固定套筒(126),所述固定套筒(126)系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20)及所述第二支架(12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瑞浩
申请(专利权)人:叶瑞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